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善于纳谏的皇帝有哪几个?他们都有些什么故事?

历史上善于纳谏的皇帝有哪几个?他们都有些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75 更新时间:2024/1/29 12:37:19

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

康熙。李世民。康熙晚年,传位的时候,康熙听张廷玉和方苞的话,传位于四阿哥,并且那个时候康熙问他们为何老八和老十四不行,张廷玉他们答道:十四爷是个可以打天下的人,但是不是个可以管天下的人而八爷是个假面。

善于纳谏的事例

1.李斯纳谏秦王成功战国末期,秦王政发现韩国间谍利用为秦开掘水渠企图耗费秦的国力,遂下逐客之令,驱逐在秦任官的外国人。当时任秦客卿的楚人李斯上书秦王,列举秦国历代任用外国人所取得的业绩,并陈说“逐客”的害处,篇中大量运用铺陈排比手法,辞采华丽,富有说服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书》。秦王阅罢,幡然醒悟,于是取消逐客令,复李斯官2.邹忌纳谏齐威王成功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晏子齐景公成功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4.伍参谏楚王成功即位近三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参(一说申无畏)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参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面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参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参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乌。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参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5.、范雎纳谏秦昭王成功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秦末时期,原来的楚国贵族项羽趁乱起兵,依靠自己的军事天才和贵族的优势成为各个反秦独立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项羽力大无穷,身材高大,在注重外表的古代更容易取得威信。另外一个势力是刘邦,此人从小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打仗败多胜少,而且用语粗俗,根本没有王者风范。但是项羽在初期取得成功以后,随便屠杀诸

  • 帝尧凿井这个故事讲了帝王尧什么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尧帝凿井》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国古代一位帝王尧关心老百姓生活的故事。课文围绕“他非常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尧非常关心老百姓,看到人们饮水困难十分着急,他仔细观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找到了水源,指导人们凿井取水,为民造福,从而解决了百姓用水问题,说明尧帝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 历史上有什么依法治国的例子????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孟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师表里有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

  • 古代的君王明明看不起平民,为何还要假意和平民打好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太准确的,君王并不一定就是看不起平民的,而民生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本,君王自然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才想跟平民打好关系。君王虽然高高在上,看起来不会亲近任何人,但是事实上真正关心江山社稷,关心天下苍生的君王才有资格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而君王的爱也不再是小众的爱,他们的爱往往容纳万千,

  • 在古代,关于劝谏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李斯《谏逐客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论据充分有力。作者一方面列举客卿对于秦国的历史功绩,得出使秦成帝业……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以负于秦哉,打动秦王;另一方面,分析留客逐客的利弊,晓以利害,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接下来又从地

  • 中国历史上最孝顺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孝宗,明孝宗,汉文帝等等。赵(shèn),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生于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于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明孝宗朱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

  • 大克鼎有哪些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周穆王死后,儿子扈即位,是为共王(也作恭王),他之后的王位更迭,《史记》仅用了短短数言:“共王崩,子懿王立。……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比起前期的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着墨太少,尤其是懿王去世后,继位的不是懿王太子燮(即后来的夷王),而是恭王的弟弟、懿王的

  • 古代皇帝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注释:宁愿做高贵的玉被砸碎,也不愿做低贱的瓦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决不苟且偷生。南北朝时,高洋废掉了魏孝静帝元善见,建立了北齐朝廷,当上了文宣帝。高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肆意杀戮元帝的近亲,这使得大臣元景安感到十分惶恐。为了保全性命,他串联了几个人向高洋请求将自己的姓氏改

  •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直言进谏长乐公主李丽质因长孙皇后所生,李世民对她特别钟爱,将她许配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贞观六年(旧唐书魏徵传为贞观五年)开始准备嫁妆,唐李世民对众臣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大臣纷纷表示“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于是进言请求双倍于永嘉长公主,李世民欣然同

  • 与皇帝有关的成语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金屋藏娇_成语解释【拼音】:jīnwūcángjiāo【释义】: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出处】: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讳疾忌医中的君王是蔡桓公讳疾忌医[拼音]huìjíj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