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任能,慧眼识才
凡行大事业,必有大人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无不懂得人才是事业之根本,选拔和使用人才事关兴国安邦这样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类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群体,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础。
你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最爱惜人才、惟才是举?
个人选秦始皇。虽然太史公没少黑他,但和人才有关的段子,他是最多的。举几个例子:
对韩非:读到《孤愤》《五蠹》,看得入了迷,感叹一句,“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为了得到韩非,甚至立刻发兵攻打韩国。当然,最后韩非是死在了秦国,但其实史料记载很明确:“于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韩非也在秦国从事间谍活动,这个案子里他并不是无辜的。
对郑国:水工郑国也是韩国派来的间谍,秦王政发现后依旧对其重用,水渠修好还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郑国渠的由来。
对李斯:秦王政一度在盛怒之下发布逐客令,但看罢李斯的《谏逐客书》,立刻180度转弯,废除了这道命令,李斯更因此得到重用。
对尉缭:尉缭骂过秦始皇,说他少恩而虎狼心,后来逃跑了,秦王政硬是给追回来了,请他当国尉。
对顿弱:顿弱恃才傲物,见秦王不拜,又说秦王对母亲不孝,秦王政也并不在意。
对姚贾:韩非弹劾过姚贾,说他出身低,是看门人的儿子,还说他有前科,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秦王政一向很看重韩非,但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听他的。
对高渐离: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刺客的同党。秦王政因为爱惜他的音乐才能,只是把他眼睛弄瞎了,仍然留在身边。注意,这个举动看起来还是很残忍,但当时确实是有用盲人当乐师的传统,盲人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听力格外灵敏。做到这个份上,秦王政算得上仁至义尽。
如果说,以上这些例子只有一两件,秦始皇只是一两次的敬贤,那确实有作秀的可能。但是类似的故事这么多,作秀能做一辈子,还能说他是作秀吗?也只有秦始皇这样,能聚拢一大批人才为自己所用,才能完成统一天下,统一文明这样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