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是如何发掘和使用人才的?

赵匡胤是如何发掘和使用人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59 更新时间:2023/12/21 1:45:42

赵匡胤,认清人才的本质,善于用真的贤能的人

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君主基本上都会去招纳人才,而广泛的去招纳人才,目的当然是为了使用这些人才,我还想要使用这些人才,就要善于在了解这些人才才能的基础上,充分的去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且将他们的长处发挥好,给这些人才提供一个最大限度的能够发挥出他们才能的环境与平台,才能让这些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效应,这也才是用人之道最重要的。当然在我国这么久的历史上,也涌现过很多善于用人的领袖或者君主,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宋太祖他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进行了很广泛的改革,也结束了那种很混乱的历史局面,同时他也为两宋百年的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治理军队,治理国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而他高超的用人艺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亲近贤明的大臣,疏远卑鄙的小人,这是诸葛亮他所说的名言,当然也一直是那些厉害的用人高手所认可的观点。而赵匡胤他在用人上就能够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曾经有一个叫曹彬比赵匡胤小四岁,他的姐姐是皇妃,所以他也是一个皇族的亲戚。在赵匡胤称帝之前,他是一个负责管理当时皇帝的饮食茶酒的人。当时赵匡胤是一位大将,非常的喜欢喝酒,所以他就经常去这个人那里要酒喝,而且经常能够得到。而后来他才知道他所拿到的那些酒全是曹彬自己去花钱从街市上买来的,所以赵匡胤就问曹彬,我是因为你管酒我才来找你要酒喝,你怎么还去街市上为我买酒呢?曹彬就回答到:我掌管的是官酒怎么能够私自动用呢?

对于这一件事赵匡胤他的印象也是非常的深刻,所以他在登基过后与他手下的大臣说起他之前的故事的时候,他就非常有感触的称赞曹彬这一个人。像曹彬这样一边不破坏公家的规矩,一边又为自己的私情自己付出,他这样的贤德自然就得到了赵匡胤的赞赏,后来也被赵匡胤所重用。可以说对于贤德的人,赵匡胤他是重用有加,而对于那些很肮脏的小人,他就是明察事理,不念私情,将这些人放弃,不任用他们。

就比如说,在他登基的时候,因为要举行禅让大礼,而由于事发非常的仓促,所以并没有提前准备好禅位诏书,但是这样东西是万不能少的,在这样紧迫的关键时刻,有一个人就不慌不忙的从衣袖里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禅位诏书进献给赵匡胤,说诏书已经写好了。而不仅如此,这份诏书写得非常的好,甚至让人看起来有一点肉麻,但也正因为这一份诏书,让赵匡胤能够被人扶上宝座,但是得登上了帝位,正因为有了这一个人的支持,才让赵匡胤的船上大理没有出现尴尬的局面。

按道理说,这个人在赵匡胤登上帝位的道路上是立了一件奇功的,应该对他进行封赏,但是赵匡胤却很鄙夷他,因为通过这件事,他也了解到这个人非常的善于拍别人的马屁,而且很会见风使舵,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小人,所以他对于这一个人既有感激又从内心去鄙视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的古代,历来都是提倡一种用忠孝去治理天下的观念,而这一个人作为后周的翰林学士,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反而擅自的起草了一份禅位诏书,这对于后周的皇帝来说可谓是一种非常的不尊敬。所以这一个人虽然很有才,但是他的德行非常差,他如今看到赵匡胤非常有权势,于是就对赵匡胤各种献媚,反而对之前的皇帝批评得一无是处。所以赵匡胤也很怀疑这一个人在明天是不是会对别人也见风使舵,而对自己落井下石,这种人他是不放心去动用的,所以最后在关键时刻赵匡胤他还是用理智去战胜了情感,并没有因为私情而重要的一个人。

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出来,赵匡胤他非常的善于去辨别一个人,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样也就是让赵匡胤他能够知道一个人到底能不能够重用。并且赵匡胤他在选人的这一个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着一种非常清醒的头脑,不会因为自己曾经与他要用的人有过一点旧情或者说这一个人曾经帮助他做了什么事而觉得自己欠这个人人情,就让这个人去做了大官。赵匡胤他用人都是基于这一个人是不是真正能够发挥出他的才能,把他要做的事情做好,不会出什么岔子,从而让整个国家都能够非常的安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君王慧眼识才的作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举贤任能,慧眼识才凡行大事业,必有大人才。有作为的封建帝王无不懂得人才是事业之根本,选拔和使用人才事关兴国安邦这样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他以封建政治家少有的胸怀和气魄,将各类人才收拢到自己身边,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群体,为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最为重要的基

  • 武则天重视爱惜人才,用过宰相75人,却为何最器重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和武则天是工作关系,绝不暧昧。唐朝的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宰相班子。同时会有好几个宰相在朝。宰相人员的调整也很正常。唐玄宗差不多是三年左右调整。一方面是形势在变,需要不同人才来任职;另一方面也不希望任何人任职时间太长,会产生太大的势力。所以,武则天用过75个宰相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不妥。她不是独

  • 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人才是一个组织机构或国家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们关键因素。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以及相关制度选人才。飞鸿曾在市级部门机关任人事教育科长多年的经历,对现阶段人才选拨机制相对熟悉,对古代选人用人机制也有所了解,现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古代是如何选拔优秀人才的,增进

  • 齐国的君王后是位怎样传奇的女性?她当年为何要委身下嫁家中的奴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由于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女人在历史上留下姓氏就很不容易了,名垂史册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但也有极少数女人能脱颖而出,在历史的天空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战国时代齐国的君王后就是这样的女人,她不仅大名鼎鼎,还留下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那么君王后究竟是谁?她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故事。

  • 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的人生最具“拼搏”意味,他的哪些东西打动了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武则天武。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史上的唯一。所谓拼搏,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用难度来衡量。其他所有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男性。他们再拼搏、再伟大,也都只需要面对一时一地的眼前的困难。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不仅要把登上皇位所面对的所有困难一一战胜,还要面对之前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巨大的正统观念

  • 古代名士为什么一出山就被托付重任?类似孙膑,诸葛亮,荀等之辈,直接参与大战或是给予国家制定战略或战术建议,难道不怕他们纸上谈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对人才的鉴赏、判断、使用是王者必备的能力,找对人、用对人是成就大业的关键。古代仕子读书也就是为了“货与帝王家”,所以古代学者读书锻炼,都是很有针对性的。在乱世之中,学者是打工仔,各路诸侯是老板,老板会挑自己中意的打工仔,而打工仔也会挑自己中意的老板,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老板对下属不满意,铁定会将其开

  • 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有什么共同点,哪位最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开国皇帝本身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谋算,但最大的共同点是出身贵族,又大权在握,依靠家族积累的人脉、财富成就自己的事业。历史上七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除了汉朝明朝开国皇帝出身低微,其他的无一例外是贵族出身,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富传奇色彩。七大统一王朝开国皇帝秦朝:始皇帝嬴政,被称为“千古一帝”,不仅是第一个实现

  • 唯一出身奴隶的罗马皇帝是谁?他都有哪些传奇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纵览古今中外,出身草根阶层或身份尴尬的帝王并不鲜见,他们的人生中往往充斥着各种不堪回首的经历。例如,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的开创者巴西尔一世,曾经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奴隶,而他也是罗马帝国历史上唯一的奴隶皇帝。那么,巴西尔一世是如何实现超级逆袭的?他在位期间都取得哪些成就?最终的结

  • 中国古代帝王与美女的爱情故事,哪个最感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NO.1霸王和虞姬(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争如何?虞兮虞兮奈若何;)NO.2杨玉环和李隆基(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大臣上表的名篇?比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乐毅的《报秦惠王书》,曹魏丞相《求贤令》,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魏征丞相《谏太宗十思疏》……。欧阳修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伯乐?因为这哥们实在是太牛了,一口气举荐了一票厉害的牛人,这些人全都是北宋时期的风云人物。从宰相之才的王安石、司马光,到文学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