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影响较深的有以下三位帝王:第一位康熙大帝玄烨。第二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三位元世祖忽必烈。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积极吸以汉民族的先进文化,提升了本民族的文化水平,有的少数民族逐渐融入汉民族中。在众多少数民族帝王之中,能排列前三甲的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世祖忽必烈和清圣祖康熙皇帝。
北魏孝文帝(476一499)卑族,北魏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改革家。他在祖母文明太后的扶佐下,进行了一糸列改革。为了便于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话,行汉俗,同汉人通婚等。
孝文帝的改革对于鲜卑人来说,或许是不幸的,这导至了鲜卑民族的消失,同时也是幸运的,鲜卑人融入汉民族之中,避免了各民族之间的仇杀,有利于北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鲜卑人以分子形式存在汉民族之中。
忽必烈(1215一1294)蒙古族,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1251年,蒙哥汗任命忽必烈为总理漠南汉地庶事,南驻爪忽都之地。忽必烈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亲征大理,完整对南宋的战略包围。蒙哥汗死后,忽必烈继任汗位,并依靠汉地丰富的资源打败弟弟哈里不哥,于1271年建立大元,发兵变了南宋。
忽必烈任用汉人制定合项规章制度管理汉地,又引入行省制度,分片治理,有利于社会的的安定和经济发展。元朝的时候,西藏首次并入中华的版图,四大汗国也都臣服于大元,今日辽阔的版图是元朝奠定的。元朝的疆域广阔,用鲁迅的话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阔绰时期”。
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满族,清朝第四任皇帝。圣祖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17岁灭三藩,在位61年,是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平定了内乱,有利于社会稳定,亲征噶尔丹,率军抗击沙俄,划分中俄东部边界走向,并首次把中国作为国名推向世界舞台。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康熙皇帝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得到各民族的认同。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由于晚清的腐败,把中华民族引向灾难的深渊,饱受诟病,这是诸多历史原因造成的,并不是哪个王朝,哪个民族,哪个皇帝的错误。
清朝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是在领土方面,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边疆地区用羁縻政策,时叛时附,没有有效的政策,清朝是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很好的解决了也疆问题。
清朝首次把东北,外蒙,内蒙,新疆,西藏,中原,台湾等七大板块融合成一个整体,并得到国际法的确任,虽然,清末丢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清朝交给中华民国的国土仍有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汉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主要是在文化,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少数民族给汉民族注入新鲜血液,在版图扩张方面贡献尤巨。原创不易,引经据典,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气呵成,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作为一个君王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
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所以帝王最重要的是驭人之术选择能够做事的人并且完成,实际上好的帝王都必须是伯乐,刘邦个人能耐不怎么样但是能力超出他的项羽最后败了是因为他虽然不善于将兵却善于将将,他和臣子的对话已经表明了刘备亲自打仗大部分都是输的但是能够成为最后群雄逐鹿中胜出者之一靠的就是人和就是利用人才~孔明虽然满腹妙计但由于事必躬亲,也就是打仗了出谋划策了什么的都能够自己来却也造成后期蜀国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帝王也许没有坐高堂而提笔安天下,外出上马定乾坤的能力,却要有能够把文臣武将各式能人汇聚于朝堂的能力,所以自古有忠臣必有奸臣,帝王并不排斥,帝王要做的是,忠臣强则摆出奸臣,制约忠臣的个人影响力发展,奸臣太强则除奸臣,总之要保证任何臣子在任何时候都不至于枝叶过大而不好控制,保证自己的权力始终是巅峰,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千古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