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因为细节而失败的例子有哪些?

历史上因为细节而失败的例子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29 更新时间:2024/1/29 6:36:54

1、战国时某公子打仗前分羊肉犒劳士兵,忘记给自己的车夫。结果一开战,自己的车夫就倒戈,将己方的主帅车辆往敌方阵地赶,导致主帅意外被擒,此战迅速失败。

2、美国“挑战者”号飞船发射失败,导致重大人员财产损失,是因为外挂燃料箱上一小块材料的脱落。

3、1826年法国青年化学家巴拉尔研究从海藻中提取碘。他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浸取液中通进氯气,就得到紫黑色固体(碘的晶体),同时在提取碘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液体,它具有刺激性臭味,进行了仔细地研究,终于发现一种新元素溴,发表在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中。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读后深为后悔。因为他在几年前也做过与巴拉尔相似的实验,看到过类似的现象。所不同的是,他没有认真研究,只作凭空断定,这褐色液体不过是氯化碘。因此他贴上一张“氯化碘”标签了事。从而失去了发现这一新元素的机会。后来他把那张标签取下来挂在床头作为教训。在那以后,他在科学研究中变得更为严肃认真,在化学上作出了许多贡献。

霸王,闯王,天王都快要成功了,可最后却为何失败了呢?

这“三王”的共性严格来说就是没有确立建立政权的目的。

霸王的个人主义,闯王的享乐主义,天王的权力主义,他们无不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都想独步天下,称人间第一人也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从有史以来看,凡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观点的朝代或者是帝王,在其统治之下的时间里,都不是风平浪静的,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权建立在“私权”之上,采用专制专政的手段来统治人民。

一个伟人已经用历史的经验总结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断,这个已经告诉我们“三王”失败的根源!

历史是按照它自有规律向前发展的,任何人的个人意志是阻挡不了的。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霸王有勇无谋,典型的二杆子还不听谋士们的进言。以鸿沟为界给刘邦划了条界线,刘邦何许人也?一个乡野村庄里成长的泼皮,能将这条鸿沟当会事?经过喘息之后重整旗鼓,聚集人马,打得楚霸王到了乌江边上,别了姬,自吻乌江岸边。

霸王兵多将广,人强马壮,眼看到手的江山被刘邦给夺走了。霸王不是被刘邦给打败的,是个人打败了自己。楚霸王吃亏就是不老实,没有乘胜追击将刘邦给消灭掉,而是狂傲自大。伟人曾有诗为证:“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明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当然规模最大的当属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农民起义军。由南向北所向披靡,时间不长就打进了京城,逼得明朝末代皇帝崇桢吊死在宫墙外的眉山歪脖槐树上。李闯王大功告成,坐上了紫禁城的金銮宝殿中的龙椅上。好不威风、好不自在,沉浸在美女群拥的香榻上。只可惜好景不长,李自成仅仅潇洒了四十二天,由吴三桂所引导、由多尔衮所率领的清兵就将李自成赶出了北京城。可悲可叹!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从河北省的平山县西柏坡村进京的时候,戏称之为赶考。并且还拿李自成为例,不学李自成,伟人用多个“务必”号召全党,并戏称要争取考及格。可见李自成的失败决非偶然的,郭沫若在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京之前,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中心思想就是依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政权,为什么仅仅只存在四十多天?

伟人有言在先,告诫全党:“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谨慎,不骄不燥”,充分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得新生的政权不仅在京城站稳了脚跟,而且以风扫残云之势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中国。

李自成的失败就在于农民起义军没有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从上到下的官员们贪图享乐。政权尚未立足站稳,放松了警惕性,让吴三桂勾结关外清兵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至于天王洪秀全的农民起义,尚未成气侯就开始享乐,简止就是胸无大志的具体表现。洪秀全的农民起义,还没有对清朝政府伤筋动骨,伤着元气。被大清王朝所收买的湖南曾国藩兄弟给剿灭了。洪秀全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包括由他所建立的小朝廷如同流星般划过历史的长空。

针对题目所点出的:“霸王、闯王和天王”在争夺大位时“快要成功了,最后都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这三个人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出谋划策的班子。个人一意孤行,贪图享乐。不失败才是不正常的现象。(原创于:2021/11/12)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景泰帝为什么会在政变中失败、被废、身后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一)政治需不需要守信用呢?许多人认为,政治的原则跟用兵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应善于随势而变,不可拘泥,用术语来说,就是要一切“从权”。权,就是权变。政治谋略的根本,在于会变。政治史上从没有“个人征信档案”。迂腐、僵化、不知变通的人,在政治上只能是失败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莽。他的事今天咱

  • 我要找北齐的皇帝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前后共二十八年,凡六帝,从暴政凶狠淫乱而言,素有禽兽王朝之称。其中北齐统治有一半的时间无法可依,也就是国家十四年没有法律,全凭个人喜恶或当天的心情判案,叫你死就犯兽死刑,叫你活就杀人无罪。大量派遣奴仆担任县长,而不是因为有能或有才。北齐已非一夫一妻制,皇室几乎不断上演夺妻。北齐神武皇帝高欢先后纳取尔

  • 因玩物丧志而被灭国的君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很有趣,其中更有各种癖好的君王,要说因玩物丧志而亡国的君主,卫懿公绝对可以光荣上榜。春秋时期,小国卫国占了个地利,地处如今的河南壁、安阳地区。远离几个大国接壤的战乱中心,而且境内土地肥沃,植被茂密,山清水秀,是宜居的好地方,同时对飞禽也是非常适宜的栖息之地。其中的仙鹤以其优雅的身姿和美妙的歌声,

  • 历史上哪些名人奋斗了一生但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是崇祯皇帝,他是一个世人皆知的非常勤政的皇帝,但是明朝却还是最终亡在了他的手上。最初他的皇帝哥哥,是一个不问政事,将国家交给了宦官打理,干木匠活,但是明朝并没有发生什么足以导致国家危机的事情发生。而崇祯这样的努力,反而是让明朝灭亡了。其实一个勤奋皇帝不代表就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一个好皇帝,绝对

  • 渭南的历史,有谁知道告诉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渭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周、秦到汉、唐两千多年间,一直是十二个朝代的京畿之地,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交通都比较发达,形成许多名城古镇。经历代变迁,到公元1723年,清政府在渭南设八县一州一厅,基本形成了目前各市县的轮廓。新中国成立后在今渭南辖区设立渭南分区和大荔分区,后大荔分区并入渭南分区,197

  • 古时渭南属于魏还是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渭南一部分属于魏国,一部分属于秦国。夏(约前21前16世纪),传说属雍州,为有扈氏族活动区,境内有芮国、虞国等诸侯方国。商(约前16前11世纪),纳入中央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西部为骊戎国之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属当时的京畿之地,境内诸侯国列布,著名者如韩城之韩国、芮国,华州之郑国。东

  • 小时候古代孝道的故事,看到“郭巨埋儿”和“卧冰求鲤”的时候,觉得好蠢、愚孝至极,你觉得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古代孝道极端的个例。对孝道比较权威的诠释还是看看《开宗明义-孝道》:身体发肤,发自父母,不须随意毁损,此为孝始;大丈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天下,以显父母,是为孝终。夫孝,始于孝亲,中为事君,终为立身。这些话在现代也具有指导意义:所谓孝,就是自立自强,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最终下场

  • 古代皇帝负责任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刻苦崇祯皇帝,我自认为国家到了后期,已经无力回天的地步,前任君主只知道享乐,宦官把持朝政,内忧外患,就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帝能够铲除魏忠贤,积极改革,励志图强,六次罪己。虽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可能生性多疑杀死袁崇焕,被一些大臣蒙骗,不过还是尽力希望挽回国家的衰退,是明朝有复兴的希望,我对历史上的君主就

  • 姜子牙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历史上不但确有姜子牙其人,而且他还是一位商未周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被两代帝王(周文王、武王)奉为帝师。他是周朝的开国元勋,齐国的建立者,是功标青史之历史巨人。一、生平简介姜子牙,姓姜名尚,字望、子牙(俗称姜太公)。东吕乡东吕人(今山东日照东),其祖先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以封地为姓,故

  • 为什么在古代分封制的周朝八百年,郡县制王朝基本不会超过三百年?难道分封制比郡县制更先进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讲述这个问题之前,先要阐述什么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分封制是指统治者通过分封土地给王室贵族、奖赏功臣、前朝遗留贵族,共同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它发源于上古时代部落氏族首长对战败的土地和人口管理。根据史书记载,黄帝时“诸侯咸来宾从”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就是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分封制的记载。之后,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