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一生中最失败的一件事是什么?
秦始皇的一生失败的事情不少,比较著名的就有焚书坑儒、为自己修了36年的陵寝、修建阿房宫等。
不过说到他一生中最失败的一件事就是命徐福寻觅长生不老之仙药。为什么这么说?单纯的需求长生不老药,对于国计民生影响不是太大。但是秦始皇错在不该让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东渡日本!为一己之私,无意帮了倭国一个大忙:改良了日本矮小基因!我国古代一直称之为:倭国。很明显倭就是矮小猥琐的意思。根据中国方面的史籍记载,徐福要求的三千童男童女,秦始皇也没法一下子凑齐,这个时候,秦军刚巧征服了西南夷,于是秦始皇就下令这些被征服的部族提供所需要的童男童女。西南夷,就是现代云南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因此,如果这些西南夷的后代借徐福东渡融入日本人种,带给日本人1%的云南基因,这便有据可循了啊。徐福虽不是日本人的祖先,却帮助日本改良了人种。
你知道,你会生气不?!
再说说秦始皇干的其他几件坏事。
焚书坑儒:焚书发生于公元前213年,儒士淳于越向始皇帝进言废除郡县制,延续分封制。遭到李斯驳斥,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列国史记,以及《诗》《书》等名篇。引用“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焚书坑儒最直接的影响是:大量史书名典失传,历史断代。
修建陵寝和阿房宫:劳民伤财!史记记载:“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劳工达到70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修建阿房宫亦是如此。
《秦朝是怎样溃败的?》
转自(贺俊杰文库)
秦始皇兵力部署失误,导致横扫天下的秦军,15年后兵败于项羽
历史深度解密
秦朝的军队过于分散,由于当时交通方式落后,当项羽打到皇城根下,边境部队很可能还没有收到消息,等收到消息之后大秦帝国已经亡国了。再加上二世和赵高残害了不少忠良,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秦朝军队的战斗力。这就是曾经横扫天下的百万秦军在十五年后溃败的原因。
秦朝的兵力部署分散,从北方来看为了对抗匈奴,秦始皇在北方边境部署了三十万军队来防止匈奴南侵,为了保证边境安全,这支部队不能随意调动。最初由大将军蒙恬带领,被奸臣害死之后,王离接管了这支精锐部队的控制权。后来在秦朝末期,秦二世倒行逆施实施的暴政,让人民看不到活路,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各地纷纷响应。
秦朝版图上暴民闹事遍地开花,从最初的一小股只有几百个人的兵力根本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在极短的时间内遍地开花的响应,隐隐有按耐不住的趋势。朝廷终于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在北方镇守边关的王离奉命南下击赵王,围赵王于巨鹿。这就是著名的巨鹿之战,王离从北方边境抽走了十万人,留守二十万防止匈奴趁虚而入。这些人都是当时秦朝的精锐部队,本来这十万人收拾赵王乌合之众的几万人简单容易。可没想到在巨鹿城下碰到了项羽,这就牵扯到了破釜沉舟的故事。项羽的楚君十分英勇以一当十,将大秦帝国的十万精锐部队杀的片甲不留。
秦朝都城咸阳,只留下了一万五千人镇守,这些人碰到项羽就全军覆没了。秦始皇打的一手好算盘,他认为威胁自己统治地位的是外族,将绝大部分兵力被放到了边境地区。却没有想到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秦朝会发生内乱,京畿卫戍部队加起来一共有十万,仅布置十万的部队实在不堪一击,京畿重地就落入了项羽手中。
南方部队主要由大将军赵佗统帅,总共兵力有五十万左右。大秦帝国的百万军队,这里占据有绝对的分量。可在关键时期赵佗看不惯朝廷的统治,拥兵自重,自己称王了。
此人乃手握大军的秦朝著名将领,关键时刻反水叛国,为啥?
月望看历史
巨鹿之战后,其实整个大秦王朝之中,真正为大秦王朝分担忧愁的只有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章邯。
但是章邯经历一事后,心情倍受打击,不得不重新反省自己,还要不要将忠诚秦王朝进行到底。
这个事就是他王离被项羽消灭二十万大军后,秦二世闻听大怒,派人责骂章邯。而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汇报情况,不料赵高不接见就罢了,还派人追杀司马欣。
当时,司马欣一回到章邯处,就对章邯哭诉:“如果我不是逃得快,早就成为赵高的刀下鬼了。现在朝廷被赵高掌控,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今天我们如果战胜了,他肯定嫉妒您;如果战败了,则必死无疑。战是死不战也是死,将军您要考虑清楚啊。
章邯看着司马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的胸膛之内仿佛有千层浪在汹涌澎湃,赵高实在太让他寒心了,仗是我打的,功劳是你拿的,现在我有点闪失,你就想拿我开刀,我章邯到底哪点对不起你了?
一事未平,又来一事。
这时,章邯收到了一封意外的劝降信,来信人不是项羽,而是下岗将军陈馀。
陈馀被张耳炒掉后,没有另找工作,而是带着一帮兄弟游荡江湖以打鱼为生,正所谓人在江湖心系诸侯,于是给章邯写了这封信。
不得不说,陈馀这劝降信写得太有才了,连章邯都不得不服他三分,所以我把它摆出来,以飨读者:
章老弟,你知不知目前形势对你极度不利。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南征北战,赵国四十万兵被他打趴在地上,从此再也不敢跟秦国叫板。然而白起如此功高之人,后来竟然被赐死。还有蒙恬将军兄弟,北击匈奴,开山填谷,修筑万里长城,却被人活活地砍杀。
你知道白起和蒙恬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惨忍的地步吗?那是因为他们功劳太大,皇上无法酬报,所以只好找个借口把他们干掉。你当将军也快有三年了吧,三年来在你手上死亡的士兵也不止十万了吧。可是你没发现吗,你打来打去反秦的诸侯却越来越多,你这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你再回头想想,赵高是拍马屁升上丞相之位的,他现在发现你顶不住了,又怕秦二世杀他,所以想用法子把你干掉重新换将军,以此推辞责任。而你长期在外征战,却不知道朝廷内部已危机重重,所以现在才落得有功被杀,没功也被杀的窘样。
地球人都知道秦朝灭亡那是迟早的事,你却还一个人在外苦苦为朝廷卖命,难道不觉得悲哀吗?你为什么不反戈一击,与诸侯结盟一起打回咸阳杀了赵高,这样你不但可以报仇,还可以被封为王。你自己说说,那样比起你即将趴在砧板上被腰斩,妻子被杀,哪样会好一点呢?
章邯看完,心里不由对陈馀升起一股敬意。
与其说这是一封劝降书,倒不如说是一封救命书,陈馀就是有水平呀,分析问题入情入理,晓以利害,无不令人佩服。
章邯开始动摇了。
我将心儿对明月,奈何明月向沟渠。胡亥皇上,不好意思了,是你那个赵老师逼我反的,那我就不得不反了。
于是,章邯决定派人,秘密去跟项羽谈判。
你猜人家项羽怎么做的?
谈判可以,仗还要再打。打你就是让你刻骨铭心,打你是让你不要漫天要价,打你就是要告诉你,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项羽兵分两路,一路以蒲将军带兵日夜渡过黄河,从侧面进攻,一路是以项羽为主力军从正面穷追猛打。这一打真让章邯有苦说不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我明明都认输了你还要打。
章邯不得不再次派人去跟项羽说,我都向您求饶了,求求您不要再打了好吗?
项羽一声冷笑。当初你杀我伯父项梁时,眼睛都不眨一下,不打你教我如何出得了心头这口恶气,打你狗日的,求饶了也要打。
这一幕就像是在放电影:章邯一个劲地求饶,项羽一个劲地打。我打打打,打得你鬼哭狼嚎,打得你六亲不认,不把你脸打得像车祸现场不罢休。
这一战,项羽打得太解气了,他不但把章邯彻底打趴,还让他本有的声威越发壮大。最后,项羽打累了,也解恨了,那就休战吧。于是项羽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他对谋士们说道:“我们粮食不多了,不能再打了,不如接受章邯投降吧。”
大将军都发话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众将士也异口同声地说道:“好,就按您说的办。”
公元前207年夏天的六月,项羽选好日子在洹水(今安阳河)南岸举行受降仪式。举行盟誓过后,章邯见到项羽就一个劲地痛哭流涕。
项羽奇怪地看着章邯,我都不打你了,还哭个屁呀。
章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赵高迫害他的经过一一道来,又说当初是赵高命令他率军出来打诸侯的,所以你的伯父项梁战死一事,要怪就怪那太监赵高。
项羽长叹一声,行了,我知道了。
战事终于暂时平静了。如果说,项羽最后打章邯是打出了水平,那么章邯最后对项羽哭,也是哭出了水平,项羽不但原谅了他杀项梁之仇,甚至还封他为雍王。但章邯只能留置军中,军权亦被剥夺,秦军二十万俘虏兵交给司马欣,以他为先锋向导杀向咸阳。
咸阳,一场历史的巨大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贺俊杰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