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是睡了皇帝的妃子被逼造反的吗?

李渊是睡了皇帝的妃子被逼造反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4/1/24 8:37:55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18路反王声势浩大与隋争锋,64处烟尘风起云涌抢夺四方,72处盗贼祸患不断,临幸江都的皇帝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在群雄逐鹿的竟争中,李渊凭借根基深厚、兵强马壮而登上皇帝宝座。

说起李渊造反的原因,与一个桃色事件有关。隋大业13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与晋阳宫副监斐寂在晋阳宫喝酒,其间有歌舞助兴。当李渊喝得醉眼迷离的时侯,斐寂叫来两个美女陪睡。身为唐国公睡两个美女不在话下,然当他醒来后,发现所睡女人并非凡人,而是当朝皇帝杨广的张妃、尹妃,一时惊出一身冷汗,忙向斐寂求救。斐寂本是他的好友,套也是他和李世民设置,见李渊进入计划,就为他分析形势:而今你睡了炀帝的妃子,并且是两个,轻则杀头,重则满门抄斩,不如就此造反,凭你的能力,不仅能摆脱危险,而且能大富大贵。李渊别无选择,于农历7月发布讨隋檄文,正式起兵反隋。

以上是《新唐书》记载的关于李渊造反的理由,听起来觉得有些牵强附会。现在史学界有一种新观点,认为所谓睡皇妃只是他起兵的遮羞布,其实睡不睡皇妃他都要造。之所以这样说,有如下根据:

一,李渊睡皇妃的故事经不起推敲,有很多漏洞。首先,在隋炀帝没有倒台的情况下,斐寂不敢叫张妃尹妃侍侯李渊,如果政治风云朝有利于杨广的方向发展,斐寂祸乱后宫的后果是什么?这个小小的晋阳宫副监应该很清楚。其次,斐寂也叫不动张妃尹妃去侍侯李渊,既使叫动了,知道是李渊而非皇上,也不会稀里糊涂就上床。

二,就算是误睡了皇妃,以李渊的精明,来个瞒天过海,或者请求杨广将这两个皇妃赐于自己,以杨广的豁达,以及他当时孤立无援的处境,不是不可能答应他的要求,何况这两个妃子仅仅为杨广临幸了一两次,并不受宠。

三,李渊和杨广为嫡亲姨老表,他们的母亲为亲姐妹。天下人都可反隋,唯李渊不可。李渊要反隋,必须给出足够的理由。在注重礼义的古代,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李渊要背上六亲不认、不重人伦的恶名。

四,李渊7岁袭封唐国公,16岁执掌御制千牛宝刀,可谓皇恩浩荡,待遇崇高。如若李渊反隋,易被看作恩将仇报、不讲礼义廉耻的小人。如若李渊是小人,谁人跟他混?谁人响应他?他怎么立身、怎么立德、怎么立威?

五,天下大乱,隋朝漂摇,迫使有根基、有能力的李渊尽快作出反隋的打算。皇朝更替、江山易主,李渊听过很多,他知道机会来了要善于把握。否则如白驹过隙,一闪即逝。天下反王虽多,但真正能成气侯的有几个?抓住机会,成九五至尊,这,就是李渊造反的真正动机。

但是光有动机不行,动机只是前进的源动力,路上还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要克服路上的障碍,必须师出有名,理由必须堂而煌之,或者是被逼无奈,否则你的理想只能胎死腹中。试想,一个连表弟都不放过的人,谁还敢亲近他?

李渊睡皇妃的故事,总算给了世人一个造反“合理”的答案,但这个答案似乎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好吧,首答,回的不对请大家理性打脸。不要看到电视剧说什么就是什么,那里剧情,群众需要,剧情需要的走向。

首先李渊反的不是自己的小姨夫隋文帝杨坚。要知道隋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对李渊这个天资聪颖的小侄子还是很喜欢和疼爱的。

第二,假如是隋文帝统治期间谁敢叛乱,唐高祖会毫不犹豫的上马出征讨伐!可是高祖反叛的是他的表弟杨广。

第三,高祖和自己的小表弟杨广之间是没有多少感情的,甚至隋炀帝很讨厌高祖,甚至猜忌防范高祖。

第四,高祖事先也不是很想反隋,就是自己的小表弟杨广太差,毕竟也是表亲,反隋干嘛?一家人不和?自己人打自己人吃饱着撑着!以后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和姨娘。

第五,大家都反了,百姓民不聊生,高祖李渊也有点看不下去了,但是也在犹豫纠结,杨广也猜忌防范,史书上记载李渊还不想反,裴寂设计上醉酒的高祖睡了炀帝的妃子,酒醒后的高祖很是担心,这可是诛九族之罪,再说了,小表弟杨广可是个狠角色,你看他怎么对自己的哥哥弟弟就知道,更别说自己这个表哥了,他的表哥亲戚太多太多了。最后答应随大流,打的口号也不是反隋炀帝,而是作为皇亲国戚,进都城保护大隋江山,反对叛军,得知炀帝死在宇文化及之下,要为隋炀帝报仇。

第六,高祖只是创业成功的那一个,谁成功了,都会把公司名改一下,自己当董事长的。

综上,与其说隋文帝反隋,不如说他创业成功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南唐宫廷、民间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晓岚在《百家讲坛》讲过李煜,其中也有不少关于南唐宫廷的故事。李煜的爱情故事(根据赵晓岚讲稿整理)李煜在他十八岁那年,走进了他的婚姻生活。他的结婚对象名叫娥皇。这个娥皇是南唐元老大臣周宗的女儿,这个周宗是李煜的祖父李的死党,在李篡权夺位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据《十国故事》上记载,当李还是吴国的幕

  • 我国古代著名的青楼女子又那些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第十位风流道姑鱼玄机第九位花开堪折杜秋娘l第八位吴盐胜雪李师师l第七位倾国倾城陈圆圆l第六位红笺才女薛涛n第五位诗画双绝马湘兰l第四位儒雅妩媚柳如是l第三位针神曲圣董小宛l第二位钱塘旎梦苏小小l第一位巾帼英雄梁红玉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在治国、领兵等方面都非常厉害的人才?他们都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镇楼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吴起出将入相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但是在战国出现专职武将之前,很多卿、士大夫等贵族,实际上都是文武兼任,军政一体。1、管仲:不光是娼妓祖师爷,还是货币战争的先驱者管仲的治国能力,毋庸置疑。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富国强兵,齐国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最早提出华夷

  • 汉武帝为什么要重用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汉武帝本生十分残忍,与酷吏惺惺相惜。汉武帝打陈皇后入冷宫,逼死卫太子、逼死卫皇后、杀死钩弋夫人,舅子兼连襟卫青的儿子也遭横死,武帝与酷吏心心相印。二、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武帝朝虽汉室诸王有所消停,但蠢蠢欲动者仍大有人在,豪强地主仍富得流油、骄横不法。武帝正好借张汤等酷吏收拾他们,以增加税

  • 康熙王朝,周培公智谋过人,战功显著,为何自称为“善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善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能够做到善败的人无一不是青史留名的栋梁之才,司马懿、韩信、诸葛亮都属于这一类。《孙子兵法》说“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就把善败者的标签推向了赢得最终胜利的高度。所以善败者不但是指挥全军走向最终胜利的将才,而且可以作为心灵之路的锤炼乃至人生处世之道的遵循的法则。所以周培公

  • 李世民当年被少林寺12棍僧救过,真相到底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说明一下,这是有关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故事,而不是十二棍僧。在历史上,“十三棍僧救唐王”真的存在吗?真相是怎样的呢?“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刚立,李世民出征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的时侯唐朝刚建立时,辖下疆土其实很有限,只是关中和河东一带,此时打败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为唐朝首要目标。

  • 元顺帝13岁登基,励精图治几十年,为何却成为了元朝的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元朝皇帝世系传承,是相当乱的。为啥?因为从忽必烈传位开始,就有点儿不正常。在封建时代,帝位传承不稳定,是天下动乱的根源。一、5个不正常的传位过程,造成了元朝的动荡局面。第一个不正常,忽必烈传位给皇太孙。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去世以后,他没有选择其他儿子,而是直接指定了孙子铁穆耳作为接班人。这骚操作大家

  • 周厉王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周厉王姬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先从人们给他的谥号“厉”字说起。简单来说,谥号就是君王或重臣名人死后,能高度概括其功过的一个字眼(后来谥号发展成使用两个字或者多个字),这个字具有盖棺定论的功能。比如说,周朝的开创者姬发谥号为“武”。一个“武”字,就说明他在位期间善于领兵征伐,并立下武功。比如汉哀

  • 八则君主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燕昭王求贤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跤趾统、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

  • 古代国君因小事积累贪图享乐导致败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隋文帝杨坚不听大臣言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