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48 更新时间:2024/2/27 21:37:29

“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表述的是一个用人的原则问题,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

曾子(网络图片)

“用师者王”是说以他人为师,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成为“王”者。“用友者霸”是说与他人交友,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人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才能称霸。“用徒者亡”是说同小人为伍的人,这些人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有意讨好,喜好奉承的人,“用徒”(小人)处事,其结果是必然失败,走向灭亡的。中国当代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南怀瑾先生曾说:“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洞察未来;只有拥抱智慧,才能见证‘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之真谛。”

翻开历史书籍,我们看到,历史上周武王用姜太公,称之为尚父,代表着尊重,是对有才能尊长一辈人的称呼;周文王用吕望称师,治理天下为王,这就是“用师者王”。历史上“用友者霸”齐桓公管仲,汉高祖用陈平张良刘备诸葛亮等等,威震天下。“用徒者亡”就是那些惟命是从,不辨是非,很听话,很乖,“用徒”(小人)只能败下阵来,走向灭亡。

招贤纳士(网络图片)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用徒”让自己感到快乐,但必然走向灭亡;“用友”让自己受到约束,但能称霸;“用师”能让自己受到压抑,但能成为王着。结合现实理解“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句话,对我们现在经济各领域激烈的竞争有着强烈的警示。

如果企业领导者非常谦虚,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从而就能“王天下”大获成功。马云,王健林等著名企业家之所以能“王天下”,就是因为他们奉行了“用师者王”定律。

如果企业领导者对其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那么,他就能在今天的竞争中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称王称霸。华为总裁任正非就是很典型“用友者霸”的例子。

如果企业领导者不顾他人劝阻,只顾“用徒”(小人),信任使用那些惯用阿谀奉承拍马屁,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小人,只能使自己走向必然的失败与消亡”。

用人之道(网络图片)

总之,我们要坚持用人之道,即坚持“用师者王”,用师道与德才兼备的人相处;坚持“用友者霸”,用友道对待有贤能的人;牢记“用徒者亡”这一定律,坚持“用师”“用友”。

用师、用友还是用徒,甚至用“奴”,取决于创业者个人的格局,也决定着其事业的格局。

一用师者王,师就是师父、老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水平高于自己,可以指导自己的人”,如果倚重这样的人,你就可以成就一番王业。这里的“王业”极言事业之宏大、之覆盖性广,不必拘泥于“王”字,可以理解为“雄踞天下的伟业”。刘备用诸葛亮,就相当于用了一位老师。诸葛亮的智谋韬略远高于刘备,指引着刘备“三分天下而据其一”,建立了蜀汉政权。“用师”说易行难,这对创业者的胸怀是个极大的考验,事实上现实中的大多数老总都不愿意重用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人怕他太拽不好控制、怕他太牛抢了风头、怕他薪资高不好养活、怕他脾气大不好伺候。这几个“怕”,就是格局不够的体现。

二用友者霸,友就是朋友,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能够全力以赴帮助你的人”,用了这样的人,可以成就一番霸业。这里的“霸业”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独树一帜的事业”。从表面上来看,古往今来和朋友一起打天下的人不胜枚举,但实际上是“用友”者多,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自始至终“以友待之”。大多数情况是可以有苦同当不能有福同享,事业略有小成,就开始各自算计、患得患失;有些领导甚至忘记了当初打拼时与朋友的肝胆相照,开始妄自尊大,对下属朋友的言语冒犯难以容忍,这就是胸怀不够的体现。当今社会,与朋友一起创业的情况很多,皆当以此为戒。

三用徒者亡。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师”、“友”、“徒”,都是取其本意。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都把这里的“徒”理解为小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古人写排比句最讲究对称,师、友、徒,三者同属一个层面,互相对称,整个排比句论述的核心并不涉及道德层面。“徒”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徒弟,指那些“水平低于自己,干事离不开自己指导的人”。用样的人,不说是事业“亡”,至少是干着累,且难有大成。但现实恰恰是,最大多数的老总倚重的都是这种“徒弟”,因为他们对你唯命是从、俯首帖耳、诚惶诚恐、阿谀逢迎,使你心情舒畅,更加有“朕即天下”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成就高于常人的事业,就要具备高于常人的胸襟和格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的时候,老皇帝驾崩,新皇帝是如何处理老爹留下的妃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了武则天,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又做了唐高宗的皇后,后来她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就是一个传奇!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且听我慢慢道来。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唐朝的妃子制度四妃(即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

  • 中国的古代名人事迹,要有积极向上的的态度 外国的现代名人事迹,要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1、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他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他闯进了宫廷,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他醉着,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2、一叶舟,一个人,一壶酒.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一问之道出酒入

  • 中国古代仗义之人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自古就讲究行侠仗义,这个文化也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展现的淋淋尽致。不管是历代的文人还是侠客都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仗义的事情。我们了解的刺客最出名的或许就是荆轲了,其实这些惊天动地的侠客们也是有一个称号的,叫做刺客名人堂,那么这里面都有哪些人呢?1、荆轲我想这个人就不用多说了吧,秦朝暴政,荆轲为了百姓,刺

  • 诚实古代故事30字急急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

  • 古代的皇帝后宫有“七十二嫔妃”,这个说法是从哪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这只是一种概略的说法,形容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多认为这个说法从《礼记.昏义》衍生而出。各个朝代的后宫编制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朝代,不同的皇帝在位期间,后宫人数多寡也不相同。我以唐代的情况聊一聊这个问题。唐代是中国古代宫闱制度的成熟期。唐朝之前,各朝后宫中已经有或繁或

  • 李渊是睡了皇帝的妃子被逼造反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18路反王声势浩大与隋争锋,64处烟尘风起云涌抢夺四方,72处盗贼祸患不断,临幸江都的皇帝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在群雄逐鹿的竟争中,李渊凭借根基深厚、兵强马壮而登上皇帝宝座。说起李渊造反的原因,与一个桃色事件有关。隋大业13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与晋阳宫副监斐寂在晋阳宫喝酒

  • 关于南唐宫廷、民间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赵晓岚在《百家讲坛》讲过李煜,其中也有不少关于南唐宫廷的故事。李煜的爱情故事(根据赵晓岚讲稿整理)李煜在他十八岁那年,走进了他的婚姻生活。他的结婚对象名叫娥皇。这个娥皇是南唐元老大臣周宗的女儿,这个周宗是李煜的祖父李的死党,在李篡权夺位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据《十国故事》上记载,当李还是吴国的幕

  • 我国古代著名的青楼女子又那些啊?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第十位风流道姑鱼玄机第九位花开堪折杜秋娘l第八位吴盐胜雪李师师l第七位倾国倾城陈圆圆l第六位红笺才女薛涛n第五位诗画双绝马湘兰l第四位儒雅妩媚柳如是l第三位针神曲圣董小宛l第二位钱塘旎梦苏小小l第一位巾帼英雄梁红玉在中国古代昏君的排行榜上,汉成帝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上对他的定评是“湛于酒色”。他自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在治国、领兵等方面都非常厉害的人才?他们都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镇楼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吴起出将入相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但是在战国出现专职武将之前,很多卿、士大夫等贵族,实际上都是文武兼任,军政一体。1、管仲:不光是娼妓祖师爷,还是货币战争的先驱者管仲的治国能力,毋庸置疑。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富国强兵,齐国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最早提出华夷

  • 汉武帝为什么要重用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汉武帝本生十分残忍,与酷吏惺惺相惜。汉武帝打陈皇后入冷宫,逼死卫太子、逼死卫皇后、杀死钩弋夫人,舅子兼连襟卫青的儿子也遭横死,武帝与酷吏心心相印。二、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武帝朝虽汉室诸王有所消停,但蠢蠢欲动者仍大有人在,豪强地主仍富得流油、骄横不法。武帝正好借张汤等酷吏收拾他们,以增加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