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曾子言传身以身作则教,为后世传颂。
痛饮黄龙的故事梗概20字
痛饮黄龙注:“黄龙”不是酒的名称。“痛饮黄龙”语出《宋史岳飞传》,表现的是岳飞的豪情壮志:“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黄龙”是金人的京城。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能说明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故事20字
一只小羊和一只高大的骆驼相遇了,恰好骆驼肚子也饿了。于是,它就抬头吃起了树上的树叶,吃得很开心。小羊见了也十分眼红,它见那树太高,怎么跳都够不着。这时,小羊和骆驼同时发现了一个木栏中有许多又鲜又嫩的小草,骆驼十分为难,因为它的个子太高,无法钻进去吃草,可它舍不得这一片小草,这回,小羊笑着钻进木栏里吃了个饱,留下的骆驼在木栏外干瞪眼。请采纳,谢谢!
古人劝诫的故事
古代劝谏的故事:
1、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魏征曾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
2、邹忌向齐王进谏。通过兼听则明、受蒙蔽的程度来讲治国的道理,最终使齐王接受了自己的建议。
3、晏子向景公进谏。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4、烛之武进谏秦伯。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烛之武说服了秦国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然后秦伯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5、秦朝李斯进谏。一些官吏建议秦王嬴政驱逐所有的客卿,李斯反对并向秦王进谏,李斯并分析了驱逐客卿坏处,反复阐明了驱逐客卿的错误。秦王嬴政接受了李斯的意见,为秦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同时李斯也得到了嬴政的重用。
6、中臣镰足向孝德天皇提议改革(大化改新)。掌握实权的苏我父子被平定,社会百废待兴,落后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改革派(中臣镰足)的提议得到了天皇的支持,同年实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天皇的统治得以巩固。
扩展资料:
劝谏拼音:quànjiàn
出处与详解:规劝谏诤唐
2、《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同乡有个举人朱大径善口劝谏了几遭,只是不悟。”[1]
3、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弟自今以后,不饮酒,诸般听人劝谏便了。
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秦生》:“取W将尝,妻苦劝谏。生笑曰:‘快饮而死,胜於馋渴而死多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