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古代深厚友谊故事150字

关于古代深厚友谊故事150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67 更新时间:2024/1/16 4:59:14

1春秋时,齐国有两个人,一个叫管仲,字夷吾;一个叫鲍叔,字宣子。两人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后来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就举荐管仲为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曾有几句言语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2俞伯牙,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相传生于春秋时代。他善于弹琴,荀子认为他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琴曲《水仙操》即为伯牙当时所作。古曲《高山流水》相传也是他的作品。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隐居的山中,虚心求教。三年过去了,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未能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创作新乐曲的高度境界。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他说:“伯牙,我的琴艺你已学得差不多了,我再也无法教你什么了。我有一位老师,住在东海。我就带你去向他请教,帮助你完成学业吧!”于是,师徒两人驾着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伯牙上了岸,要他自己去拜老师,便驾舟径自回去了。岛上荒无人烟,伯牙一个人登上了岸,面对着四顾茫茫的浩瀚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啁啾的鸟语,不由心潮起伏,涌起了创作激情。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就在这时,成连先生又撑船回来,出现在伯牙面前,向他表示祝贺。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成连先生听了伯牙的弹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弹到“高山”章节时,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弹到“流水”的乐章时,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久,钟子期因病不幸去世。伯牙抱着琴来到他的灵前,《高山流水》一曲送别朋友,伯牙悲痛欲绝,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便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关感恩父母的古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

  • 为什么汉武帝穷兵黩武就是“千古一帝”,隋炀帝就落得国灭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与隋炀帝都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所不同的是汉武帝登位时己经历过文景之治,国力雄厚,有他折腾的资本。由于长期以来北方边境遭受匈奴人搔扰,连秦始皇只能修长城抵御,自汉朝建立以来也只能以和亲的方式来缓解,国家颜面受损。年轻气盛的汉武帝为了驱去匈奴,练兵买马,成功地驱去了匈奴,安定了边境。也算他有运气,

  • 司马迁内心中对于”理想国家“和”理想君臣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是纪传体史书《史记》的作者,这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必然有其他史书独特的特质,书写人物,在司马迁看来,是尤其潜在含义,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显现得尤为明显。文章以对《史记》隐含读者作为分析视角,希望从中窥伺司马迁内心中对于”理想国家“和”理想君臣关系“的模板。一、隐含读者与

  • 信阳楚王的历史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信阳有楚王城,也称作楚城,在《资治通鉴》里就有记载。根据书中记录,楚王城的具体位置在汝南和信阳之间,具体位置更近于信阳。楚王城早先叫做“城阳”,是楚武王打败申国时修建,一座军事重镇。到了魏晋朝,改名为楚王城。著名的“亡羊补牢”典故,就发生在楚王城。关于楚武王,全名王熊通,湖北宜昌,他在位时间很长,具

  • 出将入相,范仲淹如何从草根成为千秋颂扬的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啄木》诗,以及一篇《灵乌赋》,写的是两种鸟类:啄木鸟和乌鸦。写完了,他把这两首(篇)奇怪的诗文寄给了范仲淹。此时大约是宋仁宗景三年(1036),范仲淹刚刚被贬谪,从帝都开封贬到了鄱阳湖畔的饶州。境遇十分凄苦,据说一路经过十几个州,都没人出来接待他。梅尧臣的诗文,是出于朋友的叮

  • 为什么说《滕王阁序》传递的是正能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滕王阁序》述志言情,语简意丰,在刻意铺叙高阁美景之后,以跌宕起伏的妙笔,由逸游的豪兴引出仕途坎坷的感慨,抒写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原文先是被“四美具,二难并”的场景所感染而“逸兴遄飞”,接着由宴会美景的易散而生发感慨“识盈虚之有数”,“觉宇宙之无穷”,感到人生无常,个体渺小,联系自身的怀

  • 朱元璋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祝他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的历史功绩我认为不在唐宗宋祖之下,他之所以成功有以下优点:1、出身贫苦,深知民间疾苦。元朝的残暴统治使老百姓民不聊生,朱元璋这样的领袖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2、精力旺盛,历史上朱元璋一朝没有宰相,重大朝政亲自处理,每天处理400多件大事,精力不可为不旺盛,直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

  •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历史恩怨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历史恩怨不过200年。所谓深仇大恨,就是犹太人掠地杀人。巴勒斯坦人势单力薄,阿盟友各怀鬼胎,犹太人依仗美国无恶不作,各有各的报应。犹太人必遭报应。这个历史恩怨其实历史很短,犹太人被赶出耶路撒冷是罗马人干的,阿拉伯人并不是从犹太人夺取了这里。相对犹太人假借上帝的名义血腥征服迦南,阿拉伯人据有巴勒斯

  • 历史上以色列的国土是属于土耳其吗?土耳其鼎盛时期究竟有多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在地理方面书籍上就有明确的记载,以色列原来的国土是属于那个被称为“西亚病夫”土耳其的,土耳其一共统治了那块国土整整600多年的时间。一说到“西亚病夫”想必就会有人纳闷了,因为大家出从来只听说过东亚病夫,还没有听过西亚病夫呢。土耳其国旗其实在世界上的近代史里面,土耳其和中国一样,都是

  • 犹太民族的发展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犹太人历史(或犹太民族的历史)是关于犹太人、以及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的历史,它也包括在历史进程中犹太人与其他人种、宗教和文化的互动和发展。虽然犹太教作为一个宗教首先出现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1年)的希腊记载中,而且,最早提到的“以色列”的是公元前1213-1203年刻在麦伦普塔赫石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