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皇帝乔装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了什么?吓得崇祯脸色发白,惊慌失措?

崇祯皇帝乔装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了什么?吓得崇祯脸色发白,惊慌失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74 更新时间:2024/1/23 23:37:14

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外有满洲八旗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反叛。崇祯皇帝找人测字,为何连写了三个,算命先生都说:大明必亡?

崇祯皇帝是个勤政节约的皇帝,但是即使他宵衣旰食、日理万机,依然收拾不了整个烂摊子。他是个皇帝,是整个国家的象征、一个国家走的指示标,如果表现出忧心害怕,那么臣子必然人心浮动,加剧民心不稳,对整个国家而言是一种更为直接、更为猛烈的打击。而后人千方百计想揣测他当时的内心情感,民间便流传起他测字的故事。

一日,崇祯皇帝乔装出宫,遇见一个算命先生,便起意测字,竟全是不祥的征兆。崇祯皇帝一开始说“友”字,算命先生问:“你要测什么?”崇祯说:“国事!”算命先生沉吟了一会儿:“友字乃是“反”字出头,预兆着反贼出了头,大事不妙啊!”

皇帝自然是一惊,连忙说:“不,不是这个‘友’字,而是‘有’,有没有的‘有’字!”算命先生说:“‘有’字本是好事,但如果仍问国事,便是一场灾难。”崇祯不解,算命先生便说:“你看这个有字,便是大明二字各去一半,国家垂危,江山不保。”崇祯皇帝强作镇定:“你又听错了,不是有没有的‘有’,而是地支的第十位的‘酉’字。”算命先生迟疑地问:“还问国事吗?”崇祯皇帝答:“还问国事。”算命先生摇摇头,说:“‘酉’字为九五之尊的‘尊’字去头除尾,身为皇帝,头没了,脚也不在了,您说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崇祯皇帝又惊又怒,嘴咬着大衣巾,取出银两付款,先生却连连摆手,道:“这钱我不能要。你口咬着巾,可不就是吊死的‘吊’字吗?这般不吉利,这钱我收不得。”崇祯皇帝顿时面如死灰,失魂落魄地回宫了。

在民间传说中,还有流传出其他崇祯皇帝测字版本,大体相同,不过测的字有所改变。比如说,崇祯皇帝本命朱由检,于是便测“由”字,算命先生说:“田字出头视为由,意思是农民反叛,要出头了。”也有说崇祯皇帝在没招的情况下,最后测了个“幽”字,算命先生说:“‘幽’字是山中两根绳,在山中上吊的意思,不能再算下去了。”

同音不同字,却给出了相似的结局。这不能完全说是算命先生的神机妙算,其实在这段明朝可说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明朝气数已尽,必亡。但一个算命先生怎么有胆识议论国事,直接说出“不吉利”的话语呢?曾有人说,这个算命先生是李自成手下军师宋献策,他眼见军队久攻不下,想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计策,混入城中演了这么一出戏,目的就是为了击溃了崇祯皇帝守城的决心,这便是民间传说的“崇祯测字”的故事了,虽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也表明了当时明朝灭亡结局的必然性。没过多久,李自成攻入城中,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了。

看起来,算命先生的预言都一一实现了,可传说也许只是传说。但这也告诉我们“三十六计,攻心为上”,倘若一个国家人心惶惶、难以管教、不能团结,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远胜于身体上的折磨,那么这种国家不必攻、内自破,而这时候最需要的是领袖的力量,以一种令人信服信任的姿态带领大家一起面对,而在这个传说中,明显崇祯皇帝解决不了自己内心的焦躁不安,谈何抚慰天下呢?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这件事其实是被李自成给算计了,据我了解,当时崇祯虽然面对局势已经无力回天,但是却不到坐以待毙的时候,他再坚持坚持,或许真的有转机,但是经过此事,信心受到了打击,加速了灭亡。

宋献策的计策这一天,李自成唉声叹气,久攻不下的大明朝,让李自成有点着急,于是他找到了他的军事宋献策,这位宋献策外号“宋矮子”,但是他是人类的矮子,却是智谋的巨人,正是因为有他在,李自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宋献策见到李自成,第一句话就是,大哥不必烦闷,很快就会成功了。李自成有点吃惊,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想问你什么呢?宋献策哈哈大笑,此时胜局只是时间问题,您的问题肯定就是时间啊。

李自成一听,很高兴,赶紧说道:“先生可有良策?”宋献策神秘一笑,我亲自去一趟京城,来一招“杀人诛心”。随后两人密谋了起来。

忧国忧民的崇祯大明朝到了崇祯的手里时,就像是一个破筛子,四处堵漏,忙了崇祯身心疲惫,可是千疮百孔的大明朝依然没有什么起色。

关外有大清,关内有李自成。内忧外患,如假包换。崇祯经常夜不能寐,却也无计可施,有点失落的崇祯决定出去走走,散散心。

这一天崇祯乔装打扮一下后,来到了京城之内,热闹的京城让崇祯有点感慨万千,这景象或许未来不久他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吧。

正在他郁闷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这位先生的“口气”不小,旗子上写了八个大字,“鬼谷为师,管恪为友”。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宋献策本来就精通测字和六爻八卦、周易和奇门遁甲。当年李自成起义的时候,就是宋献策制造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营销手段,扩大了李自成的影响力,声称未来姓李的称帝,这才有了李自成的成功。

今天宋献策来假装算卦先生,没什么压力,属于本色出演。

崇祯皇帝见到这位算命先生,觉得他的广告语很嚣张,他就想看看到底这算命先生有什么本事。于是他来到了算命先生的摊子前,要求算命。

宋献策问他想算什么,崇祯说想测字。宋献策暗喜,正中下怀。看崇祯仪表不凡,定然是权贵出身,宋献策心中已有了计较。

崇祯说他要测一个“由”字,宋献策这次前来,就是为了他的“攻心”之计,所以不论这位公子哥测什么,他都会想办法蛊惑人心,让大家相信大明朝要完蛋,李自成要称帝。

当崇祯说明要测国事的时候,宋献策多看了崇祯一眼,便开始解字。

宋献策故意吃惊的看这个“由”字,然后夸张的说道,完了完了,这下完了。崇祯一听,有点不悦,什么玩意就完了?宋献策接着说,这个“由”字是“田”出了头啊,说明农民起义要成功啊,这可不就是要完了吗?

崇祯一听,赶紧辩解道,我说我要测的是“有”,不是什么“由”。宋献策故意装作吃惊,啊??完了完了,更完了。崇祯这时候有点心虚,赶忙问宋献策到底咋了?宋献策说,这“有”字上方是“大”字少一点,下方是“明”字没了“日”,这说明大名江山已经丢了一半了呀!

崇祯脑袋嗡一下,赶紧继续辩解道,我说测的是“友”,你说的什么玩意啊。宋献策一屁股坐回了凳子上,开始冒汗了。崇祯一看,他也冒汗了。宋献策说道:“友”正是“反”字出了头,这说明反贼要打败大明朝了啊。

崇祯脸色难看,辩解道:我说我要测的是“幽”,宋献策一听,突然劝崇祯快走吧,不测了,银子也不要了。崇祯急了,逼着宋献策要说出原因。宋献策“无奈”的继续测字,他说这“幽”字,正是一座山和两根绳子啊,说明您要大祸临头啦!

崇祯或许是急了。他大喊道,你放屁,我要测的是“酉”字。宋献策一看,再看看脸色惨白的崇祯,慢慢的说道,这“酉”是“尊”没了头,下无寸地立足的意思啊。听了这个话,崇祯下的用嘴咬住了自己的领口的方巾,紧张的颤抖起来,汗珠不断的留下来,一见此景,宋献策计上心来,对他说,你用嘴咬着方巾,这不正是“吊”字吗?

宋献策又问道:“您到底是谁?为何下场如此凄惨啊?”崇祯一听,几乎昏厥过去,赶紧逃离此地,匆匆回宫去了,很快就病倒了。

随后不久,李自成杀进京城,崇祯在煤山上吊自尽身亡了。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别忘记关注我哦,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和大家分享。您的顺手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谢谢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封建迷信的存在是古人的愚昧还是智慧,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封建迷信是古代乃至当今都是一种愚昧。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你去信仰它,那就是迷信。为此,我们要在各个领域里彻底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以科学的理念开拓进取。现如今也是愚昧多智慧少的可怜。佛陀说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听!非要弄一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搞迷信,搞形式,搞一些没有经典依据的假修行真迷信的玩

  • 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给了世人什么警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给了我们什么警示呢?谈谈我的看法。一,要有防人之心。出门在外,特别是单身女性,要有防范意识,对于不熟悉的人,尽量不与他们打交道,要懂得保护自己,社会很复杂,那些狡猾凶残的狼,改变不了本性。二,善良不能滥施。“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施以援手,送给他们温暖,当然值

  • 为什么在古代揣测皇帝的想法是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可以想见的。在古代,人们又都比较迷信,把皇帝视作“真龙天子”,认为皇帝是上天派来的,统管天下是天意使然。在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皇帝被无端神化,皇帝穿的衣服被称为“龙袍”,坐的椅子被称为“龙椅”,睡的床铺称为“龙床”,甚至众人在对皇帝叩拜时还会认为是在拜一条真龙。皇帝若是笑了,被称作“龙颜大喜”,

  •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古代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成语的名字:杞人忧天成语的来源:源于《列子天瑞》。春秋战国时代,杞国有一个人,整天发愁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到时自己也没有安身之处了。他不但饭吃不下去,觉睡不好,甚至因为此事而害起病来。另外一个人看到他忧愁成这个样子,得知其中的原因后,笔着解释说:“天是由气聚集而成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这种气,

  •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什么意思?事实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看来,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是明朝最大的政治性错误。风骨虽然好,但是真不该如此迁都北京就是最大错误如果没有迁都北京而是依靠南京,发展远海,从陆权国家慢慢转变为海权国家中国历史走向就不会如此。北京:帝都,处华北腹地,上接东北,下通天津,勾连大海,左慑内蒙,剧中而引领华北中原,地理位置优越,

  • 燕昭王面对一蹶不振的燕国,如何招揽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代霸主齐威王开创了齐国一片崭新的局面,在他去世后继任者齐宣王继承了霸业。此时,齐宣王抓住一个机会那就是燕国内乱。燕王哙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在一堆纵横家的怂恿下,决定效仿尧舜禹进行禅让。这引起了太子平的不满,导致燕国大乱内战爆发。齐国趁虚而入,燕国毫无招架之力。在一番波折之后,太子平终于当上了国君,

  • 为什么感觉古代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感觉古代皇帝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呢?。享福人福深还祷福,长寿人寿长乃思寿,这乃人之奢望。遗憾的是,在一个以农业为本,而且还相当落后的一个封建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广大农民奢望的富裕农家生活,一代一代,均以泡影告终,因此也只能扎在死亡线上,吃了上顿无下顿,过了一天少一天,只奢望活看能享一天

  • 宋真宗为什么特别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晚年迷信,大搞封禅,大修道观,大封“宫官”,把大宋几十年积攒的家底消耗殆尽,让“咸平之治”的成果归零,并给后世留下一个“未老先衰”的国家。宋真宗为何从亲征抗辽、创造了“咸平之治”的明君,堕落成国家罪人?这跟宋真宗需要“天命”炫耀其功,及个人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有关。宋真宗的迷信活动为了获得神仙的

  • 古代帝王的死为什么用"驾蹦"一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叫做九五之尊,所以称为驾,一般都是御驾亲征嘛,所以叫做驾崩.因为古代有等级之分,在秦朝皇帝死了就叫驾崩,就一直流传下来,老百姓根本不能用.驾就是指皇帝,崩是指山倒驾崩,是指很重要的人死的意思.作为唐朝最出名的名君,李世民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了,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的榜样。历史对他的评价可以说是

  • 古人为何会相信有不老之术?古代皇帝对于长生有多渴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常态,古人相信有不死不老之术,事实上并不是简单的愚昧问题,而是因为害怕,害怕老去,害怕死亡。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害怕死亡,只是这点在古代帝王身上体现的比较明显罢了。跟普通人不同,普通人相信不死之术,主要是希望通过这种心理寄托来延长自己的生命以减少自己对死亡的恐惧,而帝王除了畏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