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巫蛊有哪些恐怖历史?

古代的巫蛊有哪些恐怖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79 更新时间:2024/1/23 14:06:35

汉武帝晚年宠信奸臣江充,制造一系列冤假错案,史称巫蛊案。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被人诬陷,说他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在驰道上埋偶人,以巫蛊邪术诅咒皇帝。

汉武帝盛怒之下,将公孙贺父子,诸邑公主,包括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全部诛杀。

江充与太子刘据素有怨恨,乘机陷害太子,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被迫自杀,上万人死于非命。

汉武帝后来知道太子被冤枉致死,除了夷灭江充三族,只能建造“望思台”,表达自己的无限悔意。明朝即将建立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朱文正是朱元璋兄长朱兴隆的儿子,追随叔父起兵,可谓战功卓著,但“性格乖张,心胸狭窄”,是个鼠肚鸡肠之辈。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屡立战功,却“暂未封赏”,发怒而“遂失常度,任部将掠夺其下妻女”。按察使李饮冰认为朱文正怀有异心,于是向朱元璋上奏弹劾他。

朱元璋派使者责骂侄子,朱文正心生忧惧。朱元璋乘船到南昌城下,急召朱文正,朱文正硬着头皮出迎。

朱元璋对侄子连连发问:“汝何为者?汝何为者?”你想咋地?你想咋地?

马皇后连忙为朱文正辩解:“儿特性刚耳,无他也。”朱元璋当即免除了朱文正的官职,废为庶人,安置在桐城。

朱文正心怀不满,就以朱笔写下四叔的生辰八字,“钉地压之”,以魇压邪术诅咒朱元璋不得好死。

朱文正属于被监视的对象,他的行为自然逃不过四叔朱元璋的“法眼”,很快被人举报,朱元璋暴怒,将侄子杖毙。

正史称朱文正私通张士诚,被叔叔免官,后来郁郁而终。

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巡幸出生地凤阳,把龙兴之地升格为中都,兴师动众,扩建凤阳城。

开工不到两周时间,朱元璋突然宣布停工,返回了南京,是什么原因令他改变主意呢?

《明史》记载:“时造凤阳宫殿。帝坐殿中,若有人持兵斗殿脊者。太师李善长奏诸工匠用厌镇法,帝将尽杀之。”

扩建凤阳城的时候,朱元璋坐在大殿上,隐约听到殿脊上传来奇怪的声音,仿佛有人手持兵器打斗。

太师李善长对皇帝说,这是工匠施了“厌镇法”,朱元璋非常气愤,于是下令将参与修建大殿的所有工匠统统斩杀。

大臣薛祥认为不可,他觉得工匠都是三班倒,另外还有生病请假的,当时肯定有不在工地的工匠,不能滥杀无辜。

薛祥的劝谏,使得上千工匠躲过了这场血腥的屠戮,所谓的野史《纪事录》则称:建造凤阳城的工匠“悉收戮之”,受株连者不计其数。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神秘事件?

1935年10月15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在甘肃环县耿湾镇宿营。第二天黎明,部队即将开拔的时候,中央军委接到一纵队报告:在耿湾镇外宿营的三个营,有300多人突然意外集体死亡。这些死去的红军将士,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睡了一夜就再也没有醒来,脸上也没有痛苦的表情,仿佛在睡眠中毫无痛苦地死去。

毛泽东震怒了,周恩来震怒了,张闻天震怒了,全军上下悲声一片,连年龄最大、一向文质彬彬的徐特立老人都发誓:一定要抓住凶手,为死难的将士报仇雪恨。

10月15日,是中央红军踏上长征路整整一周年。一个星期后,红军大部队就要进入吴起镇,取得长征的胜利了。一年来,这些意外死难的红军将士穿越了万水千山,身经百战,却在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突然间神秘地、无声无息地死去,怎么不令人痛心!

开国少将王智涛在长征中负责中央纵队的设营工作。据他回忆,神秘事件发生后,毛泽东极为愤怒,指示国家保卫局、军委保卫局和陕甘支队一纵队保卫局组成联合工作组,一定要侦破并严惩暗害红军将士的凶手。毛泽东对负责此事的邓发、张云逸和罗瑞卿说:

“中央红军出征时,有八万六千之众,一路恶战险征,爬雪山、过草地,现在只剩下七千多人。无论干部战士,个个都是宝贝,他们是革命的种子,将来撒向全中国,开花结果,能带动一大片。一夜间,莫名其妙地死了三百多人,真令人痛心啊!你们马上去查,查清真相。如果是敌人暗害,抓住凶手,严惩不贷。”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联合工作组带着保卫部门的破案人员,进行了认真负责地清查,也抓了几个嫌疑分子,但没有找到此案是国民党特务所为的真凭实据。由于战事紧急,陕甘支队很快离开耿湾镇,向吴起镇方向进发。部队离开前,毛泽东指示留下几个保卫局的干部和一个特别小分队,在环县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继续侦办此案,但同样没有线索。

中央红军进入陕北根据地后,毛泽东又派出几位经验丰富的保卫和敌工干部,返回耿湾镇,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就这样,侦办干部换了几茬,调查历时一年多,仍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也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红军西征时,毛泽东再次派人去侦办此案,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当时,中革军委总卫生部和陕甘支队一纵队卫生部的个别医务人员,怀疑可能是食物中毒或饮水中毒,但由于没有化验仪器和相关的药品,缺乏科学依据,大家也不敢乱说。

红军扎根陕北后,毛泽东又指示曾经负责白区工作的周恩来,让他亲自负责侦破此案。周恩来动用了白区地下党的所有关系,包括打入特务组织内部的党的内线,调查了当时能够查到的所有特务组织,没有找到一点特务投毒的记录或线索。这起神秘事件依然没有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公安部、甘肃省公安厅等部门也多次组织过对此案的侦办工作,仍然没能侦破此案。这起真实发生过的神秘事件,似乎成立一个未解之谜,成了一件悬案。当年对此事非常重视的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直到去世也没能看到这个谜团的揭开。

直到1989年,也就是事件发生54年后,这起悬案有了结果。这一年,兰州军区驻宁夏给水团到环县进行水文调查。该团的水文工程师王学印、王森林在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谈话中,偶然知道了这件事。出于职业习惯,他们想解开这个谜团。

他们踏遍六盘山路的沟沟坎坎,寻访当年的知情人。有当地的老人告诉他们:

“红军那年是从洪德那边过来后,是沿马坊川、罗山川到达耿湾,那时天已渐渐黑了,部队又累又渴又饿,许多人饥渴难忍,就到沟谷找清澈的泉水喝.万万没想到,第二天竟无声无息地死了好几百人。”

他们根据知情人的指点,找到了当年死难红军宿营的地方,对附近的水质进行了采样分析,发现水中的钾离子含量高出正常水含量的2-4倍。而当地的地质条件属于延长盆地的高含石油分布区,断层改造十分发育。泉水从地下溢出时,含有大量的氰气。氰气与水中的钾、钠具有亲和力,会形成氰化钾、两种剧毒化合物。人体摄入超过50微克的氰化钾,就会无痛苦地死去。至此,这个悬了半个多世纪的谜团才被揭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萨沙的文章,超级诡异的2次长江断流现象

在1972到1996年的25年间,黄河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

这并不稀奇。近代的黄河,水量日益减少,又建设了水坝,断流是正常。

令人费解的是,几千年水量超级丰沛的长江,也曾出现过2次神秘的断流现象。

谁都知道,长江水量极为充沛,绝不可能出现断流的情况。

即便长江水位最低的三峡地区,枯水期也在0.8米以上。

至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泰兴,自古以来没听说过长江断流。

这里的水量非常多,长江宽度有好几公里。

江边的青年,多以横游长江为强壮的象征。

然而,1954年1月13日下午4时,泰兴地区突然出现奇怪的现象。

在江中行驶的几艘渔船货船,觉得船的位置越来越低。15分钟后,最大一艘客船听到一声巨响。

水手跑到船头一看,大叫:不好了,船搁浅了。

船长骂道:胡说八道,船在江中心呢,怎么可能搁浅。

水手说:你自己看啊,长江断流了。

船长说:放屁!自古以来,哪有长江断流这回事!

然而,长江真的断流了。

客船搁浅在潮湿的江底,动弹不得。好在船只设计为平底船,不然直接就要翻掉。船长遥望过去,附近几里内还有其他几艘小船,也都搁浅在江中。

船长吓得大叫:见鬼了!真见鬼了啊!

江中淤泥厚达半米,还有齐膝高的积水,人员无法下船,只能留在船上。岸边的农民发现长江断流,也惊奇的不得了,纷纷跑到岸边观察。

一些老人还拿来香烛点燃,对长江进行跪拜,说:江神发威了。江神发威了!

自然,也有胆大的农民。

那个时候是毛时代,四处破除封建迷信,很多农民都不信邪。

他们纷纷跳入靠岸的河道,开始捞淤泥里的大量鱼虾。

断流持续了长达2个多小时,船员们不知道怎么办,纷纷准备下船徒步上岸。就在这时,突然传来滚雷一样的隆隆声!

一个老人大叫:不好,江神威风过了,大家快上岸。

江里的几十个人不顾一切狂奔,鞋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都上了岸。

果然,几分钟后,江水汹涌而下,就像浙江的钱塘潮一样。

这时,有2个男青年慢了一步,距离岸还有二三米,瞬间就被冲走。

万幸的是,男青年都长在长江边,水性极好。在江中被冲了半个小时,这2个小伙始终没有沉下去。他们侥幸被冲到岸边,保住了性命。江中船上的人不能下船,反而没事。

此次事件惊奇万分,倒是没有死一个人。

当时社会娱乐不发达,这种怪事瞬间传遍泰兴甚至整个江苏省。

根据历史记载,长江断流并不是只有一次。

明朝至正二年(1342年)八月,泰兴长江水一夜之间枯竭见底。

为什么长江会断流?至今没有可靠的说法。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非子备内》第十六章,民与臣,讲了什么?如何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十六章民与臣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上一章中韩非子重点讲了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基础是依,办法是治,结果是国。法是国法,依是根据,治是治理,国是国家。韩非子时代,治国理念还处在“人政合一”的理论里,这里的“人”就是“人为”意识,君主的喜好与习性。依法治国的思想使君主

  • 帝王的故事(不超过80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王政在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终于统一了中国。天下初定,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同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

  • 历代皇帝有什么宽容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

  • 古人的交友故事30字到40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俞伯牙与钟子期伯牙琴艺高超,但却无人能懂,直到遇到子期,一个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便成知音,子期离世,伯牙绝弦。2、管鲍之交“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3、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

  • 谁知道古代灭佛的前因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佛教自西汉末年进入中国。东晋开始盛行,南朝达到第一个巅峰,随后到唐代达到第二个巅峰。此后,佛教经过不断本土化而事实渗透进入中国人的思想。说实话,如果强行划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纯宗教信徒估计不足5%,而最少80%的中国人在内心中信奉佛道儒的混合思想。诸位别不承认:轮回转世,丰都鬼城这些,都实际源自于佛

  • 古代关于友谊的故事 和 佳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两个好朋友,光和影,光是班级和学校的风云人物。而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也许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她们都是很怀旧的人,喜欢那些老掉牙的歌曲。影似乎对光颇有好感,总是默默的关心着光,渐渐地光也适时地表示对影的关心,说一些感谢的话。几次的活动更是对她们的友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她们终于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谁能告诉我一些古人帮助别人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常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对他很好,没有怨言。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起来了。鲍叔于是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

  • 急求涉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典故,O(∩_∩)O谢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种树郭橐驼传(顺应被管理者的天性);谏太宗十思疏(治国之道);前出师表(诸葛亮向刘禅传受治国,用人,奖惩之法);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是下属,方能服众);古代打仗五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将能、法正(严格的规章制度也是管理企业队伍的关键)这方面可以参考的文献很多,可以参

  • 汉朝刘询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有着一段很有趣的经历。刘询原名刘病已,是太子刘据的孙子,当年刘据全家被杀时,刘病已只有几个月大,得以幸免。后来在监狱里被养大。当初,有人说,长安的监狱里有帝王气,惊的刘彻下令杀死所有犯人,狱卒丙吉据理力争,告诉刘彻此乃其曾孙,从而躲过一劫。后来刘病已由外曾祖母,抚养,读书,过着贫困的日子。

  • 一个历史小故事,5分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张良拜师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