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秦陵,有汉墓,但是宋皇陵不见记载,两宋皇帝都葬身何处?

有秦陵,有汉墓,但是宋皇陵不见记载,两宋皇帝都葬身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50 更新时间:2024/1/23 13:13:26

古代帝王均重视陵寝修建,宋朝作为重要的汉民族统一政权,自然也不例外,虽然宋朝对于陵寝修建相对节省,但统治的三百年间也修建了相对恢宏的陵寝,也就是著名的宋皇陵,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北宋皇陵和南宋皇陵。遗憾的是,北宋、南宋均是被相对野蛮的少数民族灭亡,陵寝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即便如此,如今保留下来的宋陵依旧可以窥探昔日的辉煌。

北宋皇陵北宋皇陵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巩义市,是北宋皇帝、宗室和陪葬大臣的陵寝所在,根据考证,这里共有300余座陵墓,占地面积约为156平方千米,规模宏大,登基森严,布局考究,是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重要依据。

乾德元年,继位仅三年的赵匡胤就命令司天监选择帝陵所在地,根据风水师的遍寻,最后确定了位于首都东京开封府西不远处的巩义,巩义地处开封和洛阳之间,北邻黄河邙山,南临嵩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从乾德元年赵匡胤将父母遗骨迁葬在巩义开始,北宋皇陵的兴建便正式开始。

北宋皇陵

自此之后,除了靖康之变中被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共有七位皇帝被埋葬于此,分别是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和宋哲宗,加上赵匡胤父母的陵寝,这里形成了七帝八陵的布局,同时围绕主陵寝,还修建有皇后、宗室和大臣的陪葬墓,例如寇准、包拯、赵普等等。

根据时间先后,北宋皇陵分别为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永定陵、永昭陵、永厚陵、永裕陵和永泰陵。

南宋皇陵北宋灭亡之后,宋朝迁徙至江南,将临安设为陪都,也就是如今的杭州市,由于北方已经沦为金国占领区,因此,南宋皇帝病逝后,自然无法和祖宗安葬在一起,于是南宋皇帝便在杭州附近选择了新的陵寝之地,也就是南宋皇陵。

南宋皇陵

南宋皇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宝山南麓,南宋皇陵的修建始于南宋初年,宋高宗绍兴元年,元太后孟氏(北宋哲宗皇后)去世,由于此时北宋皇陵已经被金国占领,于是宋高宗将孟氏暂时安葬在绍兴县,后金国和南宋签订绍兴和议,并归还了宋徽宗的灵柩,也被安葬在孟氏陵寝附近,这便是南宋皇陵兴建的开始。

之后南宋先后有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兴建于此,也就是俗称的“宋六陵”,加上宋徽宗的永佑陵,实际上南宋皇陵形成了七帝陵的格局。除此之外,仿照历代帝王陵寝,诸多的宗室、大臣陪葬墓也位于南宋皇陵之内。

宋皇陵的凄惨结局

北宋灭亡后,金朝在中原扶植的“大齐”皇帝刘豫曾对宋陵进行大规模盗掘,由于是官方盗掘,北宋皇陵遭受了灭顶之灾,而之后北宋皇陵也屡次被盗,到了元代,北宋皇陵已经沦为田地废墟,虽然明清时期,官方对北宋皇陵进行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北宋皇陵已经难以恢复往日的风采。

麦田里面的宋皇陵

相比于北宋皇陵的大幅破坏,南宋皇陵也面临着同样的厄运,元朝灭亡南宋后,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于至元二十一年起,率人盗掘宋六陵,破椁裂棺,窃取随葬珍宝,不计其数,之后南宋皇陵也屡次被破坏,甚至连帝王尸骨都被抛于野外。

落魄的宋皇陵

如今的北宋皇陵和南宋皇陵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实际上这两座皇陵已经多次被盗掘一空,所遗留的不过是一些笨重的石刻和封土陵墓的表象而已。

皇陵是皇朝最后的尊严,秦朝有秦始皇陵,汉朝有汉武帝的茂陵以及陪伴他长眠的卫青霍去病墓,唐朝有唐太宗的昭陵,还有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明朝有保存完好的明孝陵和明十三陵,清朝有清东陵和清西陵。

然而北宋、南宋约300年国祚,一共18位皇帝,其中不乏宋太祖、宋仁宗这样的明君,为什么我们很少提及两宋皇陵呢?是不是像元朝一样没有找到?当然不是,追根究底原因是两宋皇陵既寒酸又凄惨。

司马迁描述的秦始皇陵景象

01两宋皇陵北宋皇陵在巩义市,位于北宋都城开封和洛阳之间,一共有300多座陵墓,其中8座帝陵。北宋一共9位皇帝,7位入葬北宋皇陵,另一位是追封的赵匡胤父亲宋宣祖赵弘殷,没有葬入的两位皇帝是谁?当然是被金人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其他陵墓属于陪葬的皇室成员,还有一些名臣像寇准、包拯、高怀德等等。

巩义北邻黄河与邙山,南临嵩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古人有云“生居苏杭,死葬北邙”。当初宋太祖赵匡胤一直想迁都洛阳,由于阻力太大未能成功,把皇陵安排在靠近洛阳的地方,可以看做是弥补遗憾之举。

北宋皇陵的分布

南宋皇陵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宝山,安葬了南宋六位皇帝和金人归还的宋徽宗灵柩,蒙古人不认宋徽宗是南宋皇帝,因此称其为宋六陵。在宋人自己的称谓中,宋六陵并不是真正的皇帝陵寝,而是“攒宫”,指的是皇帝暂殡之所。

南宋朝廷以此向国人表示有北渡收复中原的雄心,收复故土后,所有的皇帝灵柩都还要迁回北宋皇陵,和祖宗安葬在一起!因此宋六陵都是葬在浅土,而且上面不覆土,只是修建了一座屋子用以保护,这座屋子凸在享殿后面,因此被形象地成为“龟头殿”。

02两宋皇陵为什么寒酸?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最发达,最富庶的时代,但是两宋皇陵却修建得比较寒酸,这是为啥呢?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宋朝皇帝生前不修陵寝。嬴政继位后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寝,一直到他驾崩后两年才修建完成,前后一共历时39年,动用数十万民工;汉武帝登基后第二年开始修建茂陵,一直修建到他驾崩,前后历时53年;唐太宗的昭陵更加离谱,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时开始修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入葬,主体修建工作完结,但是后代皇帝“仰慕”唐太宗,不断修建外围建筑,一直持续到唐玄宗时期,前后长达107年,这也让昭陵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帝陵。

皇帝生前为自己修建陵寝似乎是惯例,对于陵寝的选址、规模,皇帝都有充分的发言权,那么修建的皇陵多少都会让“自己满意”,不会差到哪里去。但是这一惯例在两宋时期被打破,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连着两任皇帝都没有在生前下旨修建陵寝,这也成了宋朝皇帝需要遵守的“祖制”!

宋仁宗永昭陵

第二,宋朝皇帝驾崩后必须7个月内入葬。唐朝末年天下大乱,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在这段持续70余年的乱世中,礼崩乐坏,人命如草芥,最后归于一统的宋朝。

宋太祖在位期间大力推动“文治”,想用教化抚平人们心头的戾气,为此赵官人需要以身作则,带头“守礼”,而婚丧嫁娶是最能体现“礼仪”的,如何安排葬仪就显得格外重要。《礼记王制》中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天子驾崩七天后出殡,七个月内安葬,安葬即指入土为安,代表着皇帝陵寝的地宫关闭,帝陵的主体修建完成。

因为宋朝皇帝生前不修陵寝,所以满打满算修建帝陵时间只有7个月,比起秦始皇陵、茂陵数十年的工期,宋朝皇陵“寒酸”一点也就正常了。

宋仁宗

03惨遭厄运的两宋帝陵落后就要挨打,真的是至理名言。落后不仅要丢掉祖宗的江山社稷,连祖宗的“安居之所”都保护不了,两宋皇陵就遭受了厄运。

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攻破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人也没想到这么顺利就灭了北宋,还没有做好鲸吞中原地区的准备,于是扶持了降将刘豫做“代理人”,建立傀儡政权大齐。

刘豫此人本是河北西路提刑官,金人南侵时弃官南逃,后来又做了济南知府,想再次南逃时被堵在城内,最后他杀了大刀关胜投降了金人,大刀关胜就是《水浒传》中排第五的英雄好汉关胜的原型。

中原遭受战乱,民生凋敝,刘豫想要搞钱养军队,就打起了北宋皇陵的主意,为此他专门设立了一个叫“淘沙官”的机构,类似于曹操的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掘北宋皇陵,这是北宋皇陵遭受的第一次大规模“洗劫”。

“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宋史刘豫传》

刘豫与岳飞等人交战屡战屡败,金人主子不满,废掉了伪齐,亲自走到台前,正式入主中原。在金人的统治下,北宋皇陵遭受了第二次大规模破坏,地面建筑基本上全部焚毁,地宫内更是惨不忍睹,时人韩在《涧泉日记》中记载:

“诸陵皆遭发,哲宗至暴骨,庭硕解衣裹之。”

北宋8座皇陵全部遭挖掘,宋哲宗的尸骨甚至曝露野外,太常少卿方庭硕看见了于心不忍,脱下自己的衣服将其包裹。

如今的北宋皇陵

何其惨烈!南宋皇陵的遭遇比之北宋皇陵更为凄惨。南宋灭亡后,忽必烈任命杨琏真迦为江南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他极力向忽必烈推销“厌胜之术”,说只要破坏了南宋皇陵,就彻底断了南宋王朝的龙气,南宋再也无法死灰复燃,如果把宋朝皇帝的遗骸压在佛塔下面,就可以彻底压制南宋遗民,让他们不再心生反抗之意。这一说法得到了宰相桑哥的支持,于是针对南宋帝陵的浩劫开始了。

帝陵、后陵全部被打开,陪葬的财物搬运一空,皇帝的遗骸全部抛尸野外,准备运回去压在佛塔之下。这其中宋理宗的尸身保存较好,因为口中含有夜明珠,这群恶匪便将他的尸身倒挂在树上以取出珠子。

帝陵被盗掘的消息传出,南宋遗民群情激愤,纷纷要官府给出说法,制止暴行,他们哪知这背后本就有官府的支持,眼见抗议无效,不忍南宋诸帝遭受如此屈辱,绍兴人唐珏暗中组织人用其他尸骨换出南宋诸帝尸骨,运到绍兴兰渚山天章寺安葬。由于宋理宗尸身完好,怕杨琏真迦察觉,未能换出。后来传闻宋理宗的头颅还被杨琏真迦取来做了酒器!直到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下诏寻回流失在外的宋理宗头颅归葬。

如今的宋六陵何其凄凉

宋哲宗抛尸野外,宋理宗头颅被当做酒器,两宋皇陵均被彻底毁坏,如今我们看到的只剩下点缀在田野中的石像生,虽然被国家列为保护文物,但是依旧掩盖不了背后的落寞,这也许是对两宋软弱,对时人不能自强最贴切的诠释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有哪些风流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三百多年历史历代皇帝众多,风流天子数不胜数,但若要说谁最风流,还是熟唐玄宗李隆基最风流。就说唐玄宗李隆基吧,唐朝皇帝李隆基当属好色的,唐玄宗共有儿子三十人,女儿二十九人,孙子孙女三四百人,据此可以想见他的嫔妃之多,以及李隆基生育能力之杰出。此处有笑声…不过唐玄宗的嫔妃中,只有两人留下姓名,那就是

  • 汉朝都有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的历史名人是非常多的,两汉400年出现了无数名人,首先就是开创大汉天下的刘邦,一个草根皇帝,巩固了大汉天下400余载。汉朝的名人在刘邦的时候就有萧何、韩信、陈平等跟随着汉高祖定天下的人;汉朝的著名的太尉周勃和周亚夫父子可以说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立了汗马功劳。吕雉也可以说是汉朝的名人,女强人,刘邦死后

  • 为什么历代的帝王没有对秦始皇陵动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秦始皇陵打心思的帝王肯定不在少数,特别是后来几个对盗墓颇有研究的几位帝王:曹操、朱由校、李自成等等,谁也说不准他们是否暗地里派人去探过秦始皇陵的虚实,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去挖掘。秦始皇乃是我国第一位皇帝,历代帝王都是承接着他发明的皇帝名号,走着他创立的封建制度。对于这位帝王,他们可以内心不敬

  • 唐朝一共有几位皇帝被逼逃出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安史乱后,大唐国力衰微,中央对地方掌控力大减,由此在接下来的一个半世纪内出现了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局面,其中涉及五位皇帝,即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唐懿宗(2次)、唐昭宗(4次)。1、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

  • 元朝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历时98年,相对来说,元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但是也传了5世11帝,可不管怎么样,只要当了皇帝,死后定然会有专人负责安葬。史书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意思很明显,说是元朝皇帝的陵墓,全都在漠北。然而八百多年过去了,竟然没

  • 明朝十六帝是哪十六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在位年间:1368年-1398年。2、明惠帝,朱允,年号建文,在位年间:1398年-1402年。3、明太宗,朱棣,年号永乐,在位年间:1402年-1424年。4、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年间:1424年-1425年。5、明宣宗,朱詹基,年号宣德,在位年间:1425

  •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及开国皇帝,如下所示:一、奴隶社会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炎黄齐名)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今山西临汾)唐帝尧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今山西永济)虞帝舜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

  • 谁有历史上所有帝王和他最爱的女子的爱情资料(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和海兰珠(史料)宸妃: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

  • 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变法,也称“孝文汉化”,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467--499年),在位二十八年,实际执政九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

  • 唐在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什么顺序?感觉很乱,安史之乱后还有那么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之后,朝廷内部也陷入了内斗。其子李显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太过懦弱,最后被儿媳妇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下毒害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了朝政,朝廷一度陷入混乱。韦皇后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帝,是为唐少帝,她自己则垂帘听政,想效仿武则天成为女皇。其后李隆基发动政变,一举灭了韦后以及安乐公主。李重茂迫不得已,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