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始皇陵打心思的帝王肯定不在少数,特别是后来几个对盗墓颇有研究的几位帝王:曹操、朱由校、李自成等等,谁也说不准他们是否暗地里派人去探过秦始皇陵的虚实,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去挖掘。
秦始皇乃是我国第一位皇帝,历代帝王都是承接着他发明的皇帝名号,走着他创立的封建制度。对于这位帝王,他们可以内心不敬,但是去挖人坟,不就是告诉别人挖帝王的坟墓是合情合法的吗?曹操不知道挖了多少皇亲贵族的墓葬,最后死的时候都不敢厚葬,下令72顶棺材大摆迷魂阵一同出丧,他们不知道是有多怕自己的坟被后人给掘了呢。
另外一点就是挖掘秦始皇地宫的确难度太大,秦始皇地宫之中以水银为山河大海,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说。帝王们可以不信这个邪,但是整个地宫上面覆盖的土就足够壮观了。据现代的考古专家勘测计算,就是挖完地宫上的土就要花费600亿人民币。放在古代,这得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还不如花钱养兵去打打周边的小国敲诈点朝贡回来比较合算。
最后一点是秦始皇除了地宫之外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史记、汉书之中都有记载,前206年,在项羽攻入关中之后,曾经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这是秦始皇陵遭遇的最大一次破坏,项羽一把火将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建筑烧了个精光。
当年我国考古学家正式开始挖掘兵马俑,他们发现一号坑二号坑由于后来的人为破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坍塌,还有黑色木炭的痕迹,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项羽烧毁秦始皇陵的真实性。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之中曾有记载,项羽搬运咸阳的财物,30万人用了30天都没有搬完。
这件事情还曾经被刘邦拿出来数落项羽,说项羽到了秦地,竟然做出挖秦始皇陵、私吞财物的恶行。汉书高帝纪之中记载着,刘邦曾经下了一道诏令,明令保护秦始皇陵等数个皇家陵墓。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之中,历代帝王对秦始皇陵都按照刘邦的保护政策,可能有所增减,但大致精神不变。
不过在晋书之中也有记载,五胡乱华之时,赵帝石虎曾经挖过秦始皇陵,还偷出了其中的铜柱。不过石虎这种人网友们大约都听说过,他是屠杀汉人的头号“名人”。况且当时羯族文明开化程度不高,连个文字都没有,叫他们去遵守历来相传的礼制是绝对不可能的
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私自盗墓是什么罪吗?
在古代的历朝历代都有规定,盗墓是要被灭族的大罪。盗取一般的墓都是要被灭族的,更何况是盗取皇陵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因为人的认知有限,以为人死了可以轮回,去了另一个世界带走一些东西,还有可能会继续享受。
所以,这就是历代帝王选择厚葬,甚至用“人殉”的办法,来供自己死后继续享受的原因。
因为这种认知观念的存在,皇帝特意的颁布了法律,来保护祖先的坟墓。而且早在秦汉的时候,这个法律就开始实施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发生在汉朝汉文帝时期,关于刘邦的墓地被盗的故事。
这个事件也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就是刘邦墓前的门上的铁环给丢了,要清楚人家根本就没有挖刘邦的墓。
汉文帝得知后大怒,觉得让祖宗蒙羞了,他让管理这件事的张释之来处理这件事。再给盗墓贼判刑之前,汉文帝特意给张释之使眼色,让他给自己一点面子,必须要严惩这家伙,也就是要灭盗环人的族。
张释之是个耿直大臣,他做事全部都是依照法律来,皇帝的面子他也不给。
所以,他直接给了这个盗墓贼判了一个死刑,仅仅是让他一个人去死而已。
汉文帝觉得不行找张释之,再改。
张释之坚决不改,皇帝让你改,你不改的话,总有原因吧?
张释之告诉汉文帝,按照法律他犯得罪,他的罪顶多,也就是斩首。
但是,你要是灭人家族,就太不像话了,我问你,这个人只是偷了陵墓前的一个门环而已。若是以后再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直接把高祖的墓地给掘开了,你该怎么判?还是灭族吗?
若是偷一个门环和盗墓一样的处罚,那人家以后谁还偷门环,索性就直接盗墓就行了。所以,你的命令我不能执行。
汉文帝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张释之的做法,只把那一个人给杀了。
同志们看到了吗,只是偷了一个门环就被杀了头。更不要说去盗墓了,这也就是古代的墓地大多不会被盗的原因。
当然,动荡年代就另说了,比如说三国时候的曹操,那是个乱世,他就是靠盗墓得到的宝贝,变卖之后,来养活自己军队的。
盛世的时候,一般皇帝都是会立法保护别人的墓地的。
保护别人的墓地,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坟墓。因为一个王朝总有结束的时候,这样的话,到了下个王朝成立之后,他也会派人去保护你的皇陵的,就像刘邦当了皇帝,特意让几十户人家去给秦始皇看皇陵。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帝王不对秦始皇陵下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