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皇帝有哪些风流情史?

唐朝皇帝有哪些风流情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27 更新时间:2024/2/20 6:13:47

唐朝三百多年历史历代皇帝众多,风流天子数不胜数,但若要说谁最风流,还是熟唐玄宗李隆基最风流。

就说唐玄宗李隆基吧,唐朝皇帝李隆基当属好色的,唐玄宗共有儿子三十人,女儿二十九人,孙子孙女三四百人,据此可以想见他的嫔妃之多,以及李隆基生育能力之杰出。此处有笑声…

不过唐玄宗的嫔妃中,只有两人留下姓名,那就是梅妃江采苹和贵妃杨玉环;其他人有姓无名,如武惠妃、刘华妃、赵丽妃、钱妃、皇甫妃、杨贵嫔、高婕好、柳婕好、郭顺仪、武贤仪、钟美人、虞美人、王美人、阎才人、陈才人、郑才人等。

这些嫔妃从精神到肉体,均属于唐玄宗一人,其职责就是侍奉皇帝,使皇帝的私欲得到最大的满足。

王皇后曾经为他的帝皇事业立下汗与功劳,却因为玄宗爱上了武氏,以没有生育能力为借口,没过几年就被她冷落了,后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最后死于冷宫。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杨玉环生于蜀州。她在家中排行最小,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杨玉环从小父母双忘,后被叔父杨玄接到了洛阳抚养。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正月杨玉环抵达洛阳后,玄宗和武惠妃就开始张罗着替寿王选妃了。经过层层选拔,年方十七岁的杨玉环终于从众多妙龄少女中脱颖而出,成了这场海选的胜利者。

开元二十四年正月,十八岁的杨玉环被迎娶入宫,正式成为寿王妃。

谁能想到过了短短几年后,大唐天子李隆基会横刀夺爱,生生地拆散了儿子的婚姻。

从此杨玉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杨玉环有三个姐姐,据说“皆有才貌”,所以她得宠后,三个姐姐也来到长安,均获玄宗宠幸,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四个姐妹“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旧唐书杨贵妃传》)。

唐玄宗独宠贵妃还不贵,还要雨露均沾,最后造成安史之乱爆发,好好一个大唐朝,从此进入风雨飘摇,而藩镇问题更是影响后世上百年。

与月一样喜欢历史的,欢迎点个关注,谢谢!

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唐朝皇帝唐玄宗的一生是怎样的?

个人认为没法片面的评价唐玄宗的一生,在我看来,他的一生是极其复杂的,前半生可以说是成功的,后半生可以说是失败的,后人对他的肯定是有的,但是对他的失败也是深恶痛绝的,他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也给百姓带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的一位皇帝,又何尝能够简单地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他。

唐玄宗是个聪明人,这点毋庸置疑,而且很少的时候就胆识过人,颇得武则天的喜爱,曾参与平定韦后之乱,扼杀太平公主阴谋,结束了期间的政治动荡,开创新的大唐江山。在位十年就在他的英明神武的治理之下,达到了盛世局面,这些都足以说明他的厉害,所以所谓唐明皇并不是枉得虚名。

但是他前期和后期的高度相差之大令人瞠目,或许是因为太久享受在温暖之中,唐玄宗慢慢地生出疲倦,竟然让李林甫掌握朝政快二十年之久,这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李林甫也算个是政治能人,但是他排除异己,独揽政权,这样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为国效力的。而且也正是因为他,才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我想关于这件事,唐玄宗也逃脱不了干系。

此后的八年动乱,给大唐以沉重的一击,此后也再无盛唐,而唐玄宗也黯然离场,这位曾经辉煌的皇帝下场的有点落魄,就如盛唐转衰如此的急剧。总的来说,唐玄宗曾经拥有过他能得到的一切,而在后来他又失去了这一切,也失去了自我。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很少有的集明君昏君为一体,也就是说有能力,但不干好事,个人品德也十分低下毫无人伦观念,既然抢自己儿子的正妃做妃子,正常点,有点人性的人都不会这么干,有才无德说的就是这种人。

历史评价:

李隆基在位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李隆基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但对于大唐来说,就算一头猪来做皇帝,也可以比李隆基干得更好,更不用说以他的出身可以当上皇帝也是十分勉强的。

(1)李隆基统治前期,重视地方官的选拔,曾亲自考核县令,把不称职的人斥退。任用有才干,能负责,敢进谏的姚崇、宋做宰相,因此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天宝十三年(754年),是唐代的极盛之世,全国有三百二十一郡,一千五百三十八县,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乡,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口。史载:“户口之盛,极于此”。

(2)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改革军事制度,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4)李隆基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政事,还重用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以致酿成安史之乱。持续8年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使唐朝由盛转衰,从此唐朝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5)唐玄宗为唐的高度繁荣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也给唐朝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乃至后面的大唐皇帝在历朝历代大概是最惨的,只能专门的给他收拾烂摊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朝都有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的历史名人是非常多的,两汉400年出现了无数名人,首先就是开创大汉天下的刘邦,一个草根皇帝,巩固了大汉天下400余载。汉朝的名人在刘邦的时候就有萧何、韩信、陈平等跟随着汉高祖定天下的人;汉朝的著名的太尉周勃和周亚夫父子可以说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立了汗马功劳。吕雉也可以说是汉朝的名人,女强人,刘邦死后

  • 为什么历代的帝王没有对秦始皇陵动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秦始皇陵打心思的帝王肯定不在少数,特别是后来几个对盗墓颇有研究的几位帝王:曹操、朱由校、李自成等等,谁也说不准他们是否暗地里派人去探过秦始皇陵的虚实,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去挖掘。秦始皇乃是我国第一位皇帝,历代帝王都是承接着他发明的皇帝名号,走着他创立的封建制度。对于这位帝王,他们可以内心不敬

  • 唐朝一共有几位皇帝被逼逃出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安史乱后,大唐国力衰微,中央对地方掌控力大减,由此在接下来的一个半世纪内出现了所谓的“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局面,其中涉及五位皇帝,即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唐懿宗(2次)、唐昭宗(4次)。1、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出逃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

  • 元朝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历时98年,相对来说,元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但是也传了5世11帝,可不管怎么样,只要当了皇帝,死后定然会有专人负责安葬。史书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意思很明显,说是元朝皇帝的陵墓,全都在漠北。然而八百多年过去了,竟然没

  • 明朝十六帝是哪十六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在位年间:1368年-1398年。2、明惠帝,朱允,年号建文,在位年间:1398年-1402年。3、明太宗,朱棣,年号永乐,在位年间:1402年-1424年。4、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年间:1424年-1425年。5、明宣宗,朱詹基,年号宣德,在位年间:1425

  •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及开国皇帝,如下所示:一、奴隶社会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炎黄齐名)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今山西临汾)唐帝尧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今山西永济)虞帝舜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

  • 谁有历史上所有帝王和他最爱的女子的爱情资料(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和海兰珠(史料)宸妃: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

  • 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变法,也称“孝文汉化”,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467--499年),在位二十八年,实际执政九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

  • 唐在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什么顺序?感觉很乱,安史之乱后还有那么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之后,朝廷内部也陷入了内斗。其子李显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太过懦弱,最后被儿媳妇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下毒害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了朝政,朝廷一度陷入混乱。韦皇后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帝,是为唐少帝,她自己则垂帘听政,想效仿武则天成为女皇。其后李隆基发动政变,一举灭了韦后以及安乐公主。李重茂迫不得已,让

  • 历代给皇帝修建皇陵的人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关于这个话题那是由来已久,根据传说在大部分情况之下都是把修筑皇陵的工人杀死埋入墓中!我曾在九十年代看过一部历史纪录片,说的就是秦陵事件,说的就是把修筑秦陵的人都全部杀死。而且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由此便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了下来。关于这个说法到底能不能靠得住,两千多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