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元朝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93 更新时间:2024/1/17 0:50:52

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到1368年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历时98年,相对来说,元朝的统治时间比较短,但是也传了5世11帝,可不管怎么样,只要当了皇帝,死后定然会有专人负责安葬。

史书记载:元诸帝均葬于漠北。

意思很明显,说是元朝皇帝的陵墓,全都在漠北。然而八百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有发掘出一座元朝皇帝的陵墓,难道不觉得可疑吗?

比如其他朝代的帝王陵墓,已经挖了的有明确记载,没有挖的也都找到位置,唯独元朝皇帝的陵墓,为什么找不到呢?

存在即道理,我想,原因可能有如下几个。

一是地处偏僻没有特殊标志。

漠北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包含的地区非常大,《史记》中说北匈奴逃走的地方就是漠北,大明朝定义为蒙古的住处为漠北,清朝把外蒙称为漠北。所以这漠北的具体位置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不过可以断定的是,元朝皇帝的寝陵漠北,绝对是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那么要怎么找?去过北方的朋友们应该知道,‘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和漫天黄沙,四面八方长得真差不多。

还有,元朝的皇帝陵墓,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才刚刚登基呢,就着手准备后事,比如唐朝的开山为陵,直接开凿一座大山当作寝陵,这样一个浩大工程,在没有机器的古代,至少需要数万人,更何况,尊贵点的后妃们死后,也要丢进帝王寝陵,又得重新打开,加之送葬队伍异常庞大,消息定然会走漏出去。

索性,他们就在寝陵地面,人为打造一个豪华的地面建筑,大老远就能看见。反观元朝的皇帝,挖个坑随便一埋,马踏一遍,第二年野草生长出来,谁知道地底下埋着个皇帝?

缺少必要的标志,就算有一张地图在手里,恐怕也难以在漠北确定方位。

二是元朝皇帝喜欢密葬。

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国,他们逐水而居,且为了活着,部落之间经常为了肥美草原干架,因此仇家比较多。

仇家多了,就害怕死后不得安宁,被刨出尸骨鞭打一顿,所以他们讲究的是秘密安葬。

既然如此,生前大兴土木显然不行,只得在临死前,找几个心腹,告知他们埋葬的地点,或者由臣子们商议埋在哪里。

据说成吉思汗铁木真,征服西夏后,看上西夏的王妃,强迫她侍寝,还喜欢玩情调,可西夏王妃忒‘铁齿铜牙’,一口咬掉了铁木真的那家伙。

非专业人士,强制阉割,死亡率是很高的,例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就曾找来100个童男,结果死了90多个,剩下的也都行动不便。

西夏王妃当然是非专业中的业余人士,铁木真‘艳福’变‘阉服’,无力回天,叮嘱部将秘不发丧,密葬了事,万一哪天被人发现了,真的很丢脸!

三是施行薄葬。元朝皇帝的这一点值得肯定,明初学者叶子奇的《草木子》有过记载,说是元朝皇帝下葬只是找来一根直径大一点的金丝楠木,竖切两半,中间凿空,刚好放一个人进去,最后合上,在两头和中间用黄金圈固定。

金丝楠木+黄金圈,对于普通人来说,算得上是厚葬,不过相较于其他动辄挖一座地宫的皇帝来讲,非常节省了。

一根金丝楠木,运送到漠北,挖个十来米的深坑,放进去,烈马踏平坟头。

这一套操作下来,基本上都不会多出新鲜土壤,还怎么去掘坟?历史学家倒是想,可是他们的技术没过关啊,盗墓贼这方面的技术还行,但是只为了三圈黄金,跑到漠北受那罪?收益还抵不了经费嘞!

最后嗦一句,忽必烈灭南宋后,指使西夏人杨琏真珈盗掘南宋诸皇帝、皇后陵寝、公侯卿相坟墓,还把宋理宗的头盖骨,做成酒器。

一般来说皇帝死后都有个陵墓,像有名的有明孝陵,明十三陵,这都是明朝皇帝死后的葬身之地。可明朝之前的元朝就奇怪了,他们的皇帝死后有葬身的地方,但人们却不知道在哪。

元朝皇帝死后葬在哪,是个历史迷案。有人说元朝皇帝不让人知道葬在哪,是为了避免有人盗墓。像成吉思汗死后,就没有人知道他葬哪,而且成吉思汗为了掩人耳目,还弄了不少假墓来骗要找他墓的人。据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崩,“用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这办法也是厉害,把人葬下去以后,就让万马奔腾,踏平这块地方,等到草长完以后,就在墓葬地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有人来祭祀的时候,就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如果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不过这办法有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母骆驼死后,就没有人能找到陵墓在哪里。

元朝的皇帝不是没有陵墓,而是没有人能够找到。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十六帝是哪十六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在位年间:1368年-1398年。2、明惠帝,朱允,年号建文,在位年间:1398年-1402年。3、明太宗,朱棣,年号永乐,在位年间:1402年-1424年。4、明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年间:1424年-1425年。5、明宣宗,朱詹基,年号宣德,在位年间:1425

  •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及开国皇帝,如下所示:一、奴隶社会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炎黄齐名)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今山西临汾)唐帝尧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今山西永济)虞帝舜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

  • 谁有历史上所有帝王和他最爱的女子的爱情资料(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和海兰珠(史料)宸妃: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

  • 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变法,也称“孝文汉化”,是指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467--499年),在位二十八年,实际执政九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

  • 唐在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什么顺序?感觉很乱,安史之乱后还有那么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之后,朝廷内部也陷入了内斗。其子李显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太过懦弱,最后被儿媳妇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下毒害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了朝政,朝廷一度陷入混乱。韦皇后立李显的儿子李重茂为帝,是为唐少帝,她自己则垂帘听政,想效仿武则天成为女皇。其后李隆基发动政变,一举灭了韦后以及安乐公主。李重茂迫不得已,让

  • 历代给皇帝修建皇陵的人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关于这个话题那是由来已久,根据传说在大部分情况之下都是把修筑皇陵的工人杀死埋入墓中!我曾在九十年代看过一部历史纪录片,说的就是秦陵事件,说的就是把修筑秦陵的人都全部杀死。而且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由此便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了下来。关于这个说法到底能不能靠得住,两千多年都

  • 我国古代的鲜卑族除了建立北魏,他们还建立了哪些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鲜卑族是兴起于大兴安岭的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族名来自鲜卑山(又称奥里克堆山)。十六国时期,逐渐摆脱匈奴控制的鲜卑族先后建立起了共计十三个政权。前燕前燕是慕容氏诸燕的第一个国家,也是我国历史上由鲜卑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元337年11月,辽东公慕容自立为燕王,后建都龙城。公元352年,慕容之子慕容在灭亡

  • 北魏皇帝有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共有15个帝王(包括幼主元钊,安定王元朗),其中病死的4帝,国亡而逃奔长安后被毒杀的1帝,内乱中被杀死的4帝,被沉杀的1帝,被毒杀的3帝,被废黜后后事不明的1帝,被绞杀的1帝。所附的冯太后为病死,胡太后被沉杀于黄河中。道武帝(拓跋)道武帝,名拓跋(公元371409年),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十

  • 唐朝历代皇帝陵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唐十八陵是指唐朝19位皇帝位于关中地区的18座陵墓。从高祖李渊算起至哀帝李祝,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昭宗李晔葬河南偃师的和陵,哀帝李祝葬山东菏泽的温陵之外,又因武则天与高宗合葬,因此有18座分布在渭河以北的陵墓。陵墓区西起乾县、礼泉,经泾阳、三原、富平,东止蒲城凡6县约150千米。唐十八陵按营

  • 有什么讲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陵墓的书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由上海出版社出版、由孟斌编写的《中国历代帝王陵墓》,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地方志,描述了中国历代帝王陵墓所处位置,是研究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及考古研究所必需的本工具书。古代皇帝的陵墓建造十分讲究,它于皇帝生前启动,建造周期极为漫长,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由于古人崇尚厚葬,故其规模大多宏伟壮观。不论是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