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曹操安全负责,破张绣之役斩首万计冲锋陷阵为大功,关中之战渡黄河手举马鞍身披重甲箭着如刺猬保卫曹操平安渡河。韩遂和曹操会面,马超想掠持曹操,只见许赭怒目园睁,吓得马超忘记为何来,不知所为没有行动,成功地用自己身长八尺,膀大腰园容貌雄伟,勇猛绝人吓退马超的想法。曹操死后曹丕才把他提拔为武卫将军,继续宫中保卫安全,到曹睿当皇帝还工作。死时为牟乡侯。他一生为曹家祖三代安全着想竭尽全力但还是必然在封建社会有等级制度下,不是曹魏政权的的核心人物,是曹操家的小奴才,没有资格进入属于家庙性质的太祖庙。
曹操的庙号是为“太祖”,所谓“庙号”即古代皇帝死后被后人在庙中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所以曹魏太祖庙便是曹魏后人供奉魏武帝曹操,行祭祀之礼之处。古时一个王朝的后世之君为追忆那些逝去的有功于社稷之臣,往往会将其纳入太庙进行陪祀。曹魏太祖庙中先后便有二十六位有功之臣被选入太庙进行供奉,其中多数是当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救曹操于危难,深受曹操信任之人,然而奇怪的是有一个深得曹操信任,随曹操征战多年且数次救曹操于险境的人,在其死后却并没有享受到陪祀太庙的殊荣,这个人便是曹操的爱将许褚。
也许有朋友会说许褚只不过是一个负责保护曹操的护卫首领,他没有领军打过仗,也没有什么谋略,更别说戍边卫国,镇守一方了,所以许褚不能入选太庙倒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便是典韦,为什么说典韦呢?因为在许褚之前,典韦便是负责保卫曹操之人,和许褚一样,典韦的战功并不多,且典韦护卫曹操不过短短三年便不幸战死,但令人不解的是典韦却在公元243年被魏帝曹芳纳入太庙陪祀:
秋七月,诏祀故大司马曹真、曹休.......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三国志》相反许褚忠心耿耿整整护卫了曹操长达二十余年,却未入太庙,这背后究竟是何缘故呢?愚以为其因有二。
许褚不入太庙的两大缘故其一:功绩不显
许褚追随曹操二十余年不假,但却不似曹仁、张辽等人,他没有征战、安国之功,只有护卫之力。许褚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的好护卫,官渡之战时,许褚曾力战刺客保曹操安危,渭南之战中,许褚更是拼死护主,助曹操安全渡河以避马超,不过这一切却也是他作为护卫的职责所在。至于为何典韦能入太庙呢?或许典韦是个曹魏烈士吧,因为他用他的性命换来了曹操生的希望。昔日曹操征张绣时,张绣主动降曹,而后来曹操因欺辱张绣婶娘以致张绣叛变,时张绣率军突袭曹操,曹操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此战曹操一方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以及典韦皆战死,而曹操若非有典韦拼死护卫,恐难幸免于难。
其二:性情孤直,不善交际
许褚勇武,忠贞不二,深受曹操喜爱,但可惜这个人只懂得忠心护主,却不善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史载许褚为人正直,恪守法律,不善言语但又事事较真。对于君王而言,有这样的臣子无疑是放心的,但在同僚眼中,这便是个异类。许褚孤直的性格使得他和同僚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并不和谐,更曾直接与一些曹魏名臣结怨,其中曹氏亲族中赫赫有名的曹仁便曾与许褚闹过不愉快。《三国志许褚传》记载:
“征南将军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于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忿之。”昔日征南将军曹仁从荆州回来拜见曹操,当时曹操还没出来,曹仁进去后和许褚在殿外相遇。时曹仁叫许褚过来与他私聊,却不料许褚一点面子也不给曹仁,直接拒绝说道:“魏王马上要出殿了。”于是自己回到殿内,而这使得曹仁很是愤怒。事后曹操曾问许褚,说到曹仁是国之重臣,他都主动找你许褚了,你许褚为何都不理他呢?许褚答道,曹仁是外臣,自己是内臣,不宜私交。不可否认,许褚这么做是对的,他以公事为重,但同时也将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
由于许褚无显赫功绩,加之许褚不善结交,与曹氏重臣关系不融洽,故终难入太庙。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