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君王依靠大臣,大臣死后国家衰败的事例

历史上君王依靠大臣,大臣死后国家衰败的事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69 更新时间:2024/1/17 11:00:55

诸葛亮吧~能想起来的就是这个了,刘禅依靠诸葛亮,使得蜀国能够依然坚持北伐,以攻代守,诸葛亮一死,蜀国就后继无人,形式急转直下,虽然有姜维撑着苟延残喘,但是依然没有阻止其率先灭亡的历史进程~

施行仁政的君主的作文400?

隋朝结束了几百年来的战争局面,其中隋文帝功不可没,他使中国在短时间了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他发展农业,建了许多粮仓,大部分百姓都能吃饱饭。唐太宗李世民也如此,他通过隋朝的失败兴亡中吸取了教训,懂得了“为君之道”,明白了怎样才能是国家长久治安。他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唐太宗采取以下政策治理国家:1.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3.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

率先反秦的陈胜、吴广声势很大,但为何会迅速败亡了?

陈胜、吴广起义,无疑是秦末波及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无疑也是秦朝灭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一张骨牌,它摧毁了秦朝根基,因此也最具杀伤力。然而,陈胜虽然开了秦末起义的序幕,奏响了秦朝灭亡的序曲,醒得最早,但没能走得最远,起义仅仅6个月后,便以吴广、陈胜被杀而宣告失败。那么,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会败亡得如此之快呢?

秦二世元年(前209)秋,陈胜吴广带领九百戍卒开赴渔阳,行至大泽乡时遇大雨受阻,不可能按期到达,在去也死、不去也死的艰难抉择面前,陈胜吴广当机立断,揭竿而起,先后攻下大泽乡、陈地等,短短两个月,起义军迅速扩大发展到数万人。陈胜随后自立为王,吴广为假王,国号张楚。

陈胜自称张楚王后,命吴广率军西击荥阳(今河南荥阳),命武臣张耳、陈余等北伐赵地,命邓宗南征九江,命周市北攻魏地。然而,吴广毕竟一介农夫,缺乏战争经验,他西击荥阳,遭遇秦军顽强抵抗,久攻不下,无奈之下,他修书一封,急送陈胜,报告实情。陈胜只好另派周文继续西征,周文领军攻秦,边行边征召勇士,最后部众竟猛增至数十万人,长驱直入,不久进逼函谷关。然而,由于战线太长,供给不足,加上部众皆为没有战争经验的农民,故很快秦将章邯击败,周文自杀身亡。

周文大败后,吴广仍围着荥阳,不作打算。在章邯进逼之际,吴广部将田臧、李归打算除掉他,他们假借陈胜之命,说:“吴广久留荥阳,蓄意谋反,我等受陈王命处立斩。”借陈胜之命,杀害了吴广。

随后,章邯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邓说驻守的郏县(今河南郏县),一路进攻伍徐驻守的许城(今河南许昌东)。邓说听到秦军来袭,立马就逃跑了。伍徐迎战,结果战败,也逃了。二人逃到张楚政权的首都陈县(今河南淮阳),向陈胜报告。陈胜一看败军之将,气就不打一处来,随即将不战而逃的邓说斩首。

章邯连下两城后,进攻陈县。陈胜心惊胆战,命令上柱国蔡赐,领军迎击章邯。蔡赐上阵,抵挡了一会,也大败战死。章邯军转眼就到了陈县西,守将张贺领战败,只好飞报陈胜,请求支援。到了这时,陈胜才发觉身边已经无兵可派,只好带领身边亲随千余人,去西城督战。结果,刚出发不久,就听说张贺战死,全军覆没,陈胜只得放弃陈县,往东南逃向汝阴(今安徽阜阳)。

章邯乘胜追击陈胜,陈胜坐车慌不择路地逃跑。陈胜见车走不快,便大骂车夫庄贾,庄贾被骂得恼羞成怒,抽出剑回过身朝陈胜砍去,一剑就把陈胜切劈成了两半,这位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张楚王陈胜,坐上王位才短短六个月,就被自己的车夫杀死。

陈胜、吴广之所以这么快败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才具不够。陈胜、吴广作为农民,如同草头王,一哄而起闹革命还可以,但领导千军万马与秦朝正规军作战,在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上便略显不足;二是眼光短浅。陈胜的功利心太强,缺乏战略眼光,求胜心切,根基太浅,称王太早,当战线稍一拉长,便被各个击破。

陈胜有几个失误点。

第一,排斥以前和他认识的故旧朋友。陈胜起兵称王之后,他的以前的亲戚朋友都来投奔陈胜。但是到了陈地陈胜的王宫之后不得相见陈胜。最后是陈胜出游时,这些人在道路挡住车架才得以觐见陈胜,最后到了陈胜的王工,陈胜的故旧朋友和陈胜一样都是农民,看到陈胜的王宫不由得发出感慨:“王宫的好东西真多,陈胜的王宫真的是壮丽呀。”这些人就像现在暴发户的朋友,到处说陈胜以前做农民时候的模样和故事,这导致陈胜大怒,这个时候有人就劝陈胜斩了这些人,陈胜就把这些人杀了,导致陈胜的故人基本上全部跑了,陈胜的岳父舅子都来投奔陈胜,但是陈胜对待他们就像寻常的宾客,导致岳父直接走人,对人说陈涉不能够长久。要知道在秦朝末年的两个争霸天下的人物刘邦和项羽重用的都是那些人。刘邦用的是自己的故旧朋友周勃,曹参,夏侯婴等人,而项羽则是自己的项氏一族。这些故旧朋友最低忠心一点,可以参考刘邦的故旧朋友,项羽当然里面出了一个大叛徒。

第二,陈胜的军事和政治指挥失策。陈胜占领陈地称王之后,把自己并不强大的军队四散出击,他让吴广做假王,都督诸将往西攻打荥阳。让陈地的武臣、张耳、陈余等人向北攻打赵地,让汝阴人邓宗攻打东面的九江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陈胜占领陈地之后军事力量并不强大,他这样四面出击只会损失自己的势力,而且四面出击的部队并不能狗相互支援,比如陈胜任命的将领周文出兵已经攻破函谷关,攻打到了戏水,结果被章邯击破没有任何人援助他,最后兵败自杀。而一系列分散的军事力量,像邓说,伍徐都兵败而退。本来这个时候天下大乱,四处造反的人都打着陈胜旗号出击,但是陈胜也没有很好的利用这股力量,像葛婴在东城起兵,立襄为楚王,但是听说陈胜已经称王,于是斩杀襄,向陈胜投诚,但是陈胜却把葛婴杀了。而且陈胜十分不放心手下人,据记载陈胜让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专门用来监察手下人,而且这两人苛察十分严格,导致陈胜的部下离心离德。

第三,陈胜手下人各自为政,不听陈胜的号令。比如陈胜的部将武臣,他到达邯郸之后自立为赵王,直接不听陈胜的号令;而武臣派韩广前去平定燕地,韩广却被燕国的原来贵族拥立为燕王;另外被陈胜派往齐地的周市被齐人大败,被迫逃亡魏地,于是他就拥立魏国的原来的后裔甯陵君魏咎为魏王,周市自己当魏国的宰相。最后是陈胜的手下吴广直接被将军田臧假借陈胜的命令杀死,陈胜事后也只能够追认事实,不能够惩罚田臧。陈胜控制不了部下,那么就不能够打到秦国,这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白帝城托孤是否有弦外之音?刘备真舍得将江山社稷赠送给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白帝城托孤是三国粉们津津乐道的事,这事史书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大可不必过于解读。01刘备托孤《三国志先主刘备传》: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

  • 水浒传中梁山起义为什么没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起义是发生在北宋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张叔夜传》记载:……叔夜知海州,宋江起河朔,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樱其锋,声言将至。张叔夜使间者觇其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馀,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令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历

  • 有人说怡亲王胤祥在临死时吞土,这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称“常务副皇帝”的老十三胤祥,临终前吞土这件事不仅是真的,并且他吞下去的还是货真价实的泥土。在不少清宫题材的影视剧中,只要是涉及到雍正皇帝,那必然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雍正皇帝最爱的弟弟,老十三胤祥。老十三胤祥,是雍正皇帝的坚定支持者,不管是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期间,还是在雍正登基之后,胤祥

  • 司马光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准确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这事吧,其实怎么说都有理。司马光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八》,说是李世民钓鱼执法,裴矩反对,认为这违背了圣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教诲。于是李世民纳谏,还狠夸了他一顿。道学先生司马光由是大发感慨:“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

  • 从孟子”仁政“思想说起,孟子为何无法接受“燕王哙行禅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想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子之窃国的阴谋。二、燕王并不高明。三、子之毫无政绩可言。一我们先看《资治通鉴》对这件事的记载: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燕相子之与苏代婚,欲得燕权。子之与苏代通婚,想要得到燕国的国君地位。而后,苏代出使齐国回来,和燕王就有了这么一段对话:燕王哙问

  • 古代两千多年出现了很多盛世,为何只有隋朝“开皇之治”是个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隋文帝杨坚是弘农华阴人,乃四知先生杨震的后人,杨坚的历史功勋,首先是杨坚称帝后,灭后梁丶伐南陈,成功地统一了历经近三百年战乱频繁的中国,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南北分裂的五胡乱华黑暗时期。与此同年,南面的琉球群岛归

  • 历史上善射,百步穿杨的名将有谁?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有什么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射箭,不知各位首先想到的是谁?为什么笔者一下子想到的是那位传说中的神箭手后羿呢?既然提到了后羿,那咱们就从后羿说起,笔者带大家捋一下历史上的传奇神射手。第一,后羿。后羿在历史上应该是确有其人的,但是年代太过于久远,事迹已不可考,在这儿,笔者只是说一下后羿的一些神话故事,最著名的当属后羿射日了,九

  • 孔夫子的“仁爱思想”为何在当时没有市场,之后却受到推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诸侯争霸举刀兵,兵法实施谋略行。仁爱自身命不保,王侯谁愿念此经?二一统乾坤安众生,道德仁义始盛行。安居乐业讲礼义,汉武独尊是儒生。他就是教育家的料,文人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盖棺定论,后人坐江山需要,拿他当鞭使。此语出自《五蠹》。《五蠹》中说:上古时代:上古时代,人民少,禽兽多,百姓生存环境艰苦,多处

  • 文韬武略,品格德性都不具备的刘邦,为什么却能成就帝王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哈哈,刘邦恰恰就是那个文韬武略,品格德性不凡的帝王。否则刘邦驾驭不了,这么多的文臣武将,成就大汉四百年的基业。我们华夏儿女写汉字,学汉语,没有刘邦的雄才大略,哪有汉民族这一说。萧何算不算贤臣良相,张良算不算智多星,韩信算不算兵仙。这么多天才星是不是都围着刘邦转。如果刘邦没有能量,能吸引这么多天才星围

  • 看过陆毅版诸葛亮后完全被洗脑了,很想知道,这个正史里魏延对蜀汉到底是忠心不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的忠心是不用怀疑,魏延想投敌是在最后一刻,带着儿子十几个人逃跑的时候!魏延如果想背叛会怎么办?只有两条路,其一是带兵投靠魏国,其二是带兵攻打刘禅,然后取而代之。但是魏延都没有,他只是不满诸葛亮死后的安排,想要返回成都说理,讨要说法,可惜的是魏延的政治能力太低,人缘太差,导致蜀汉朝堂之上,没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