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杀兄,逼父,霸嫂。这些事在中国基本家喻户晓,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基本都知道。但历朝历代人们都不把这些当话柄污蔑唐太宗,原因人民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评价历史人物,是站在公正、公平的角度上,评价帝王将相,是一分为二的评价。因为杀兄,逼父,霸嫂都是家事,与别人无关。他杀的是亲兄弟,逼的是亲父亲,霸的是亲嫂,没错吧。抢的是李家的皇位,既使不一定完全正当,老百姓认为那是人家的家事。况且历史早已证明,按李世民的情商、智商、战功、治国政策和为当时对大唐人民贡献都是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的开明皇帝。当时他兄杀弟,是在他兄弟要去杀他的路上,这件事老糊涂李渊也有份。李渊本来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当时反隋是李世民在太原城上逼着他起兵才当上皇帝。李世民为大唐东征西伐,收复天下。回京城反而差点丧命于愚父和兄弟之手,如果真是李世民被杀,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辉煌的“贞观之治”。这叫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李世民使用的是家法。在国家层面李世民几乎没有大的过错,李世民喜欢鸟,外番进贡一只美鸟,李世民私自把玩,被魏正撞上,只能藏于怀中。魏正明知皇上怀中有鸟,迟迟不走,等到鸟在皇上怀中被憋死才告退。李世民做为一个封建皇帝且能如此自律,难得难得。难怪历史上对李世民的评价如些之高。人民对历代皇帝不是从一事一物上评价,而是客观公平,从他对待人民的饥苦,对人民的爱护,对社会的进步,成就上来评价。李世民深知人民的重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这个封建皇帝的名言。这是李世民的《百字箴言》读过无数次,但每次诵读都为这位封建皇帝的文采和人品感动不已。百字原文如下:
耕夫碌碌,
多无隔夜之粮;
织女波波,
少有御寒之衣。
日食三餐,
当思农夫之苦;
身穿一缕,
每念织女之劳。
寸丝千命,
匙饭百鞭,
无功受禄,
寝食不安。
交有德之朋,
绝无义之友。
取本分之财,
戒无名之酒。
常怀克己之心,
闭却是非之口。
若能依朕所言,
富贵功名可久。
孔圣人说过,要为尊者讳。也就是说,当权者不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家不但不能说,还要替他掩盖。只能颂,不能批!
大家认为历史哪个皇帝最仁慈(3个)?
《刘秀》李凤杉画
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当属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前657),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九世孙,东汉开国皇帝。2557年在位。25年称帝,定都洛阳。
说刘秀仁慈,主要因为以下六点:
第一,刘秀即帝位后,九下诏令,释放奴婢,使下层人民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二,裁并四百余县,精简官吏,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也减轻了人民的供养负担,利于国家经济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
第三,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赈灾济贫,救民于水火之中。
第四,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昃乃罢,夜分乃寐,是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
第五,善待当年跟随他打江山的开国元勋,没有干鸟尽弓藏的事情。
第六,生前约省民财,临终遗诏薄葬,是个节约皇帝。
当然,在打江山过程中,也曾杀人无数,但
和历代帝王相比,最为仁慈。
1、皇帝就没有真正仁慈的,试想一个执掌生杀大权的人,又怎么会对阿猫阿狗真正的仁慈。
2、如果非要说从中选出一个来,宋仁宗赵桢吧,都是书里记的,不知道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