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病重,吕雉请来名医,刘邦为何宁死不接受诊治?

刘邦病重,吕雉请来名医,刘邦为何宁死不接受诊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86 更新时间:2024/1/15 21:38:41

大家好,我是历史悠悠,我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刘邦病重,吕后请来名医,刘邦却不接受治疗,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3点。

01刘邦坚信天命护体1)赤龙之子

在刘邦未起事之前,有那么一个传说,刘邦夜斩白蛇,老妇称刘邦为赤龙之子后神秘消失。刘邦酒醉之后身上常有神龙护体。刘邦失踪后,吕后只要跟着云雾就能找到他的藏身之所。

本来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介布衣,行为放浪不羁,但就凭借着这几个传说,人气飙升,终于在其48岁之际,揭竿而起,当上了沛县的一把手。然后,又凭这真龙天子的传说,好兄弟萧何加盟了,张良信了,后来韩信陈平都来了,然后,他的人生就开挂了,天下就到手了。

02)逢凶化吉

刘邦虽然一路走来都是荆棘满地,多少次被杀得只剩孤家寡人,但是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即便刚开始是刘邦吕后夫妇故意编造谎话蒙蔽大家,但这么多次经历后,估计刘邦自己都信了,不是天命护体,为什么每次都能安然无恙?

03)箭中胸口都未死

楚、汉长期相持,胜负未决。项羽急了,想跟刘邦单挑,老谋深算的刘邦又不是傻子,你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是年轻力壮正当年,我年近花甲还跟你玩,与其说单挑,不如说送死。所以,刘邦一口就回绝了:不干。

但是气势上也不能输掉啊,一向伶牙俐齿的刘邦就站在广武涧的另一侧,撑着老腰,一口气叨叨叨叨数落了项羽的十条罪状。

项羽一听就火了,不敢单挑就算了,还叽叽歪歪,当着楚汉几十万大军,把我贬得一文不值,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以后天下都认为我西楚霸王是个懦夫。然后就打了个响指,“嗖嗖嗖”,千万支利箭就朝刘邦铺天盖地地飞过来。

刘邦终于逮着机会,当面狂扁了项羽那小子一顿,正眯着双眼,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快乐之中。突然就听侍卫说:“大王,快逃!”刘邦这才睁开眼睛,看着漫天飞舞的利箭,大呼不好,拔腿就跑。然而,老腿不好使啊,“咔嚓”,一箭正中其胸部。刘邦的智商真不是盖的,强忍痛苦,摸着脚说:“你丫偷袭我,真不要脸,哎呀,我的脚趾中箭了!”然后就一脸痛苦地跑回营地去了。

一进帐篷就一头栽倒了床上,起不来了。张良进来说道:“大王,人人都知道你只是脚上受伤,一点小伤就长卧不出,外面的士兵怎么想?”

刘邦这才叫苦不迭,死撑着爬起来,强行欢笑,出去巡视三军,以安定军心。然后病情加重,赶紧找了个借口就躲到成皋去休养了。

刘邦以为箭中胸口都不死,这次更是小菜一碟,哪里需要治疗呢?

02汉室初定,不能打破天命传说虽说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也灭掉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但是武将还是众多,谁知道他们有没有谋反之心呢?

刘邦不接受医疗,就是要维护其天命之说,才能让那些武将死心,心甘情愿为大汉江山效命。

刘邦成家较晚,太子刘盈为人仁慈,其他儿子又年幼,如果不能让下属们都接受刘氏坐拥江山是天命一说,那么自己百年之后,汉室如何继续传承下去?

03吕后的歹毒让刘邦心有余悸吕后虽为女流之辈,却心狠手辣,帮刘邦烹杀彭越,诱杀韩信。而刘邦自从移情戚夫人,多次想废掉太子刘盈,更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吕后因此怀恨在心,表面不吭声,谁知道有没有迁怒自己呢?这女人一旦起了杀心,比男人更恐怖。刘邦想到韩信、彭越之死,心中多少有些顾虑,谁知道她会不会趁我病要我命呢?现在后宫可是她说了算,要下手真是太容易了。

而且刘邦死后,刘盈便马上能继承大统,到时吕后便大权在握。所以刘邦以为现在最想自己死掉的莫过于吕后了。

正因为如此,刘邦也不敢轻易相信吕后安排过来的太医,只能用重金加上自信的言语去封上太医的嘴巴,让其不要到外面胡说八道。

结语:刘邦不接受治疗,且不论他本人是否相信天命之说,但他确实需要天命护体之说来维护来之不易的汉室的稳定,另外也是对心狠手辣的吕后的一种防范吧。

山野老人解读两汉三国,与您一起体会历史新感觉!

刘邦病重,吕雉请来名医,刘邦为何宁死不接受诊治?

刘邦征剿英布,被流矢射伤。

回到朝廷后,病情日益严重。

吕后请来良医,为刘邦治病。

刘邦问医生说:“这箭伤能治好吗?”

医生连忙回答说:“能治好!”

刘邦很气愤,对医生说:“我以平民之身,手提三尺宝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命吗?性命在天,虽扁鹊在世,又能怎样呢?”

于是刘邦赏赐黄金五十斤给医生,让医生离开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邦对自己的伤情清楚,医生说可以治,遭到刘邦训斥,是因为刘邦知道吕后带来的医生在说谎。

最后,刘邦赏赐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医生。

刘邦不让医生治病,表面看,刘邦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从深处看,刘邦不想治病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想在治病问题上花费自己的精力。

刘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山野老人以为,刘邦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防止吕后篡权,为什么这样说呢?

山野老人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征剿英布回来,刘邦做了三件针对吕后的事情。

刘邦自从征剿英布回朝廷后,箭伤不断恶化,就意识到自己去日不多了。

在这不多的日子里,刘邦连续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剖符作誓。

剖符作誓就是在一块铁板上写上誓词,然后分成两部分,朝廷收藏一部分,官员自己保管一部分。

誓词内容大致上是这个官员的功劳以及晋封的官爵、赏赐的土地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官员永远享有朝廷赏赐的利益,由此永远与朝廷保持一致,永远忠于朝廷。

第二,颁布诏书。

颁布诏书就是朝廷以诏书的形式明确官员的职责。

诏书最后说:“我刘邦对得起所有功臣。如果有不义之臣擅自起兵者,与天下共讨伐诛杀之。”

颁布诏书与剖符作誓相比,意义更明确,就是鼓动官员与朝廷保持一致,一旦有人起兵造反,那么这些官员要与天下人一起诛杀起兵者。

第三,白马盟誓。

白马盟誓就是饮白马血宣誓。

誓词为“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这个誓词就有针对吕氏的明确意思。

刘邦所做的这三件事情,可以说是三只利箭,都是射向吕氏家族的。

二,刘邦这次与吕后的对话,就是防止吕后篡权。

医生走后,吕后与刘邦有一段对话。

吕后问刘邦:“皇上百年之后,萧相国也去了,谁可代替萧相国?”

刘邦回答说:“曹参可以!”

吕后继续问:“曹参也去了,谁可代替曹参?”

刘邦说:“王陵可以。王陵这个人太憨厚,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这个人足智多谋,但是难当一面。周勃稳重,可以任命周勃为太尉。安天下者一定是周勃。”

吕后又问,再之后的事情怎么安排?

刘邦告诉吕后,再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事情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邦对身后之事早已深思熟虑。

吕后即使想篡权,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在刘邦看来,王陵、陈平、周勃等三人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对付吕后绰绰有余。

三,刘邦意识到吕后请医生给自己看病居心叵测。

刘邦拒绝医生给自己看病,就是对吕后不放心,认为吕后带着医生来给自己看病,居心叵测。

这样说,有什么理由呢?

山野老人认为这样说,最少有三点理由:

第一点,刘邦为了防止吕后篡权,连续做了三件针对吕后的事情,吕后不可能不知道。

吕后在明知刘邦对她不放心的情况下居然还找来医生替刘邦治病,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吕后这样做,肯定有她的私心。

刘邦在没有弄明白吕后为什么带医生来给自己治病这个问题之前,刘邦肯定不会让医生给自己看病。

第二点,刘邦长期带着戚夫人在身边,而且为了戚夫人曾几次要废除太子刘盈,册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件事情,对吕后伤害很大,让吕后寝食难安,吕后肯定产生过报复心理。

刘邦死后,吕后残酷折磨死了戚夫人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就是证明。

因此,刘邦对吕后带来医生给他治病,自然会警惕吕后的用心。

刘邦不让吕后带来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是提防吕后。

第三,刘邦临死之前,派陈平与周勃前去樊哙军营处死樊哙,就是证明刘邦想通过处死樊哙,清除吕后身边的势力。

樊哙是刘邦的少年玩伴和心腹,仅仅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刘邦就要将自己的玩伴与心腹处死,这说明刘邦对吕后是何等的不放心!

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不让吕后带来的医生给自己看病,目的就是提防吕后,防止吕后趁给自己治病的机会对自己下黑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仲景当年如何驱瘟疫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生,他的巨著〈〈伤寒论〉〉是中医必读的经典。〈〈伤寒论〉〉虽然说是讲伤寒病,但是也能治疗瘟疫,因为有什么时候是“”伤化热‘(中医理论,请不等西医理论辩驳。)比如现在治疗流行感冒的莲花清瘟胶囊就是用张仲景的名方麻杏石甘汤方主制成的。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名医,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

  • 万州 “女神医”靠“摸”治病,日治六百余人被拘留,为什么医药领域中的“偏方”、“偏术”会大受欢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女神医”付必秀行医救人的“功德”之举在6月26日这一天戛然而止,这一天距离她出山之日不过才仅仅二十余日。今年5月的某天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突然声称自己得到“菩萨”的托梦,从此她便开始了自己以“摸”治病的行医之路。付必秀在家坐诊之后,每天多达成百上千来自全国多省的患者前来找这位“神医”看病,业务繁忙

  • 成语典故“炜疾忌医”中的君王是指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是“讳疾忌医”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典故出处扁鹊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仔细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容易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不着你来治!”扁鹊走后,

  • 我国种植葡萄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关于葡萄的记载,如《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这里的“葛”指的是野葡萄,和我们今天常见的葡萄不太一样。另外,儒家经典《周礼》中也有对种植葡萄的记载:“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汉代经学大师郑玄对此注释:“果,枣李之

  • 你知道哪些关于葡萄酒的传说故事,欢迎分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葡萄酒的故事好多,但我们可以先从历史说起!首先,我们谈到历史,大家都可能觉得有点枯燥,有点乏味,但事实上。就好像谈恋爱一样,如果你对你的恋爱对象的背景不够了解,可能你们的这段恋爱会无疾而终。因为互相不了解可能会互相猜疑。所以呢?要跟葡萄酒谈一场恋爱,就必须对葡萄酒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首先,葡萄酒是

  • 关于古代皇帝吃仙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颇多。1明世宗朱厚璁说这个明世宗,你可能一下子还反应不过来,说嘉靖皇帝,你应该知道。这厮在位期间,没有干几件好事,极度荒淫,朝政废弛,宠信严嵩父子,关押海瑞,倭患严重,要不是戚继光,江山的半边恐怕被倭人弄去。整天装神弄鬼,崇拜仙道,服用丹药而亡,吃死活该!2明光宗朱常洛,以玩女人为主业,不几天身

  • 历史上从丝绸之路带回的葡萄,番茄,还有最珍贵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这个名称我个感觉首先从哪个方面来说,广义上来说就是陆上丝绸之路,它东起长安,西到西亚。其实它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沟通中国和南洋各国的一条商道。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瓷器等传到西域和南洋,换回中国所没有的东西如稀有动物、鸟类、植物、香料、珠宝等。我个人感觉最珍贵的是玉米和红

  • 周公吐哺应该被提倡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这天周公旦把儿子伯禽喊到身边,拉着他手说:娃儿啊!你爹我洗头常常三次临时拧干头发,吃饭常常三次吐出来,就是生怕怠慢了前来拜会的人才。这就是周公吐哺的故事,周公旦的封地是鲁国,可是他必须要留在镐京辅佐年幼的周成王,于是他便让儿子伯禽前去鲁国赴任,伯禽也就是鲁国的第一代国君。周公之所以这么教育伯禽,其目

  • 妲己总是喂纣王吃葡萄,为何不喂别的水果?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可能在新疆了,葡萄是新疆特产!哈哈!妲己喂纣王吃葡萄,人家那是方便相互亲密接触趁着喂葡萄的时候,妲己可以和纣王舌吻一下,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妲己人家是纣王的妃子,这也是二个人的生活情趣,证明妲己这是手段高明,会迷惑纣王,总说纣王昏庸无道,这有几个男人能抵挡住妲己的魅力,能做到坐怀不乱的,妲己喂

  • 我们农村老人说七夕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相会对话,你们那有什么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七夕的牛郎织女是假的,但多半男女会借机开房是真的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偷到凡间嫁给人间牛郎,后惹怒了天帝,于是天帝将织女捉回天宫,并且允许他们每年农历的7月7日在鹊桥相会。放到现在,这是典型的、常见的异地恋。七夕偷听经历那个时候我还小,我奶奶就告诉我在七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