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玉玺和孙坚的玉玺是同一个吗?有何史料记载?

秦始皇的玉玺和孙坚的玉玺是同一个吗?有何史料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62 更新时间:2024/2/14 4:22:35

秦始皇的玉玺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玉壁所制

谢邀。孙坚有没有得到玉玺,记载各不相同,《三国志》就没有孙坚得到玉玺的记载。秦始皇的玉玺在汉末乱世中丢失的可能性很大,竟然孙坚没有玉玺,问题就不言而喻了。

玉玺是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表明,传国玉玺应该是从秦开始的,在宋朝的时候销声匿迹。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称为“玉玺”。

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

相传秦国的玉玺是秦王用和氏璧精雕打造而成的,所以只有一个,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后来历朝历代皇帝登基,都是以得到传国玉玺而作为中华正统的。

据说玉玺是秦始皇将和氏璧制作成了玉玺,但是根据出土的玉壁的形状来看,很难做成玺印的形状,所以,和氏壁制作成玉玺的说法,也许就是一个传说,

传国玉玺自秦始皇以来有无变更?其来龙去脉究竟怎样?

“传国玉玺”作为古代皇权正统的象征,自秦始皇铸造以来便代代相传,可惜的是目前已经下落不明,甚至有可能在五代十国时期,便已经随着后唐末帝李从珂的纵身一跃而毁于大火。虽然此后“传国玉玺”也曾出现,但却极为蹊跷,而宋朝以来的皇帝,更是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淡化“传国玉玺”的影响力,或许正是与传国玉玺的丢失有关。

秦始皇铸造的“传国玉玺”究竟传承,极可能随李从珂葬身火海传国玉玺的原材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此壁产于楚国,但后流落至赵国,至于如何到的秦始皇手中,史料并无记载。不过,李斯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的《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这里的“随、和之宝”指的便是“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宝物,可见在此之前和氏璧已经落入秦国手中。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随着齐国不战而降,秦国遂一统天下,秦始皇于是去王号、称皇帝。同时,命令李斯以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自此“传国玉玺”开始成为皇位的象征。

然而,秦国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仅仅立国十五载便宣告覆灭。秦子婴元年(前207年),沛公刘邦攻入关中,驻军于霸上,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着白衣出降,献“传国玉玺”于刘邦,秦国就此灭亡。后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建立汉朝,“传国玉玺”于是在汉朝代代相传。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新,彼时孺子婴年幼,“传国玉玺”被藏在长乐宫太后王政君处,王莽便让安阳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玺。根据《汉书》记载,太后王政君虽然不满侄子篡位,但被迫之下还是不得不拿出了传国玉玺,“投之地以授舜”,结果玉玺被摔破了一角,王莽于是令工匠以黄金补之(但《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并未记载玉玺崩坏一角,因而此事存疑)。

新朝末年,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将传国玉玺献给了更始帝刘玄,后更始帝刘玄又于(25年)被杀,传国玉玺又落到了刘盆子手中。再后来,刘盆子兵败宜阳,刘盆子手捧传国玉玺献于光武帝刘秀。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传国玉玺”便在东汉皇帝手中流传。

东汉末年,董卓为祸朝纲,“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率军攻破洛阳。根据《吴书》记载,孙坚于洛阳得传国玉玺,后孙坚被黄祖射杀,而藏在其妻吴氏处的传国玉玺,则被袁术夺走。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携玺至许昌献于汉献帝,传国玉玺重归汉室,实际则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掌握。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被迫禅位于曹丕,传国玉玺又落入曹丕手中,曹丕则令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此事出自《辽史》,存疑),以证其非“篡汉”。后司马炎篡位,传国玉玺又落入司马炎手中。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刘聪俘虏晋怀帝司马炽,玉玺又归于前赵。330年,后赵石勒攻灭前赵,石勒又命人在玉玺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后冉闵篡夺皇位建立冉魏,玉玺又落入冉魏手中,后冉魏向东晋求援,传国玉玺被东晋将领骗走,连夜以三百精兵护送至建康,传国玉玺重回司马氏手中,此后随着王朝更迭,“传国玉玺”先后流传于宋、齐、梁、陈,隋灭南陈之后,传国玉玺又落入杨坚手中。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于“江都兵变”中被杀,萧皇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直到贞观四年(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皇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玉玺这才重新返回中原,落入李唐手中。唐末天下大乱,朱温于天四年(907年)废唐哀帝,夺传国玉玺,建立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勖攻灭后梁,传国玉玺转归后唐。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联合契丹兵临城下,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于是带着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儿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而“传国玉玺”也就此下落不明。

此后“传国玉玺”虽多次现身,但均极为蹊跷由于后唐末帝李从珂的纵身一跳,传承长达一千余年的“传国玉玺”就此失踪,此后虽然时有“传国玉玺”离奇出现,但出现的均极为蹊跷,往往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因而饱受质疑。

1、宋哲宗时被农民发现。就在距离传国玉玺失踪长达一个半世纪以后,北宋哲宗时期,“传国玉玺”竟然再度出现。按照记载,当时有一个名叫段义的农民在耕田时无意发现传国玉玺,于是将其送至朝廷。后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这个玉玺就是始皇帝制造的那一方。不过,这个说法却遭到了朝野大量有识之士的质疑,而这方“玉玺”也最终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中,与徽钦二宗一起被金国掳走。

2、元朝时突然现身大都。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驾崩,而“传国玉玺”则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大都,而且叫卖于市,最后被权相伯颜命人购得。不过,忽必烈去世之后,元朝出现了皇位争夺事件,伯颜此举或许有借“玉玺”稳定局势的嫌疑。蹊跷的是,伯颜后来又将收缴的各国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了王公大臣们刻制私人印章,而此后再无关于“传国玉玺”的可靠消息,因而有人推断即使传国玉玺真的出现,也极可能毁于伯颜之手。

3、清初蹊跷现身内蒙古。后金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皇太极彻底攻灭漠南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与母亲献“传国玉玺”出降,不过根据史料记载,这方玉玺上篆刻的却是“制诰之宝”四个字,显然与史料记载的不符,因此普遍认为这方玉玺并不是秦始皇的那方“传国玉玺”,而乾隆皇帝更是亲自考证,钦定其为赝品。

这三次传国玉玺的出现,除了宋哲宗那次之外,后两次显然具有极强的政治目的,因此这三次发现的传国玉玺,是否是秦始皇时的那方,目前仍然存疑。

皇帝宝玺接连出现,使得传国玉玺意义被淡化由于传国玉玺的丢失,以至于很多皇帝都曾重新制造各种玉玺,从而使得传国玉玺的正统意义被持续淡化,尤其是在北宋以后,这种象征意义彻底被淡化。

唐初,由于传国玉玺流落于突厥,太宗李世民于是命人刻了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

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七月,石敬瑭又下令造受命宝,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二月,郭威因无法找到传国玉玺,于是又下令造宝玺两方,一方以“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为文,另一方以“皇帝神宝”为文。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十一月,又下令制作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而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更是直接下令增刻印玺十方,虽然有人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但宋徽宗此举无疑有淡化传国玉玺地位的深意在内,而这也从侧面说明宋哲宗那方印玺,极有可能是假的。

到了明清两朝,经过历朝历代的努力,“传国玉玺”地位已经下降到了极点,虽然仍时有“传国玉玺”的消息出现,但大多已经被证伪,且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外,其余皇帝对此已经不太重视,例如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有一名陕西人得到一块玉印,据称为传国玺,呈献明孝宗,但明孝宗对此深表怀疑,没有采用。也正因此,明清两代增刻的印玺相当多,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传国玉玺由和氏璧制成。始皇帝初掌。后秦王子婴献于刘邦,后刘邦献项羽。楚汉战争胜利后,复归刘邦。至东汉亡(除王莽篡权外)基本掌握在刘氏皇族手上。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皇权沦丧。玉玺失踪,后被孙权父孙坚于井中寻得,后归袁术。后徐送于曹操,玉玺复归于汉献帝。后归于晋。晋至隋之间,过于繁杂,不叙。后归于隋。隋灭,萧后协玉玺至突厥,自此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有几个?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出现的皇帝不计其数,但真正执政时间过40年的却没多少,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大一统王朝超过40年皇帝的前五名吧,以作茶余饭后消遣之用。NO1,清朝乾隆皇帝,很多人说应该是康熙,但笔者的角度是实际执政时间,故而这第一名是乾隆皇帝,乾隆执政了60年足足一个甲子加上太上皇3年,所以一共是6

  • 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共计在位61年。如果从这个数字来看,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确实是各位皇帝中最长的。如果说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应该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乾隆皇帝在位60年时间。但乾隆退位以后,又做了4年拥有实权的太上皇,皇宫里依旧沿用乾隆年号。从这个角度来讲,乾隆是时间最长的。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在位时间较长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梳理了一下历史,选出十位在位时间较长的帝王。10.宋仁宗赵祯,在位41年(1022~1063年)。生于1010年,在位期间仁慈宽厚,节俭爱民,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发展。他死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对他的拥戴。9.唐玄宗李隆基,在

  • 传国玉玺是否为一个谎言?为何史记和汉书里没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应该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他的作用与影响并没有现在认为的那么大,在当时应该是一种权利的供奉品,是皇权和至高权利的一种代言品,但是其实际所起到的作用又与帝王们要塑造它的初衷相差甚远,因为真正支撑最高权利的还是广大人民与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能承载一代又一代帝王是无数百姓,而传国玉玺不能,最后

  •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和最长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金昭宗,也称金末帝。他名叫完颜承麟,女真名叫呼敦。金哀宗统治时期,金朝已经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北边蒙古汗国对它虎视眈眈,南边的宋朝为报靖康之耻与蒙古联合,誓死要灭金。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他励精图志,试图挽回颓败的局势,但一切都是徒劳。1234年二月的一个晚上,金哀宗召

  • 秦始皇玉玺什么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附资料: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秦始皇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专指皇帝的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清】爱新觉罗溥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武周】武则天明朝十六帝,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皇帝自朱元璋和朱棣后,大多都没多大建树,但是明朝猛人很多,首推王守仁,心学开创

  • 中国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几块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只有两块称得上是真正的传国玉玺,第一块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的玉玺,此后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玉玺,传到宋元年间就找不到了,之后又制了一块,传到清朝。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

  • 北魏是哪一年建国的,开国皇帝是谁?北魏的政治制度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的开国皇帝是拓跋,建国于公元386年,其政治制度难以一言而弊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一国两制的尝试。北魏是拓跋鲜卑所开创的王朝。北魏皇族的祖先因为在协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抵御外族有功被赐封为代公。随后,虽然拓跋鲜卑被前秦吞并,但是在前秦灭国以后,拓跋便再次自号为代王,并在几个月后改国

  • 古代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为什么会缺少一个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是王莽的姑姑西汉孝元皇后摔坏的。原因无非是王莽想当皇帝,孝元皇后觉得她的这个大侄子抢了他亲儿子的皇位,心里极度不爽,就把传国玉玺摔坏。我们今天不说传国玉玺的事,说说王莽这个人。绝对是穿越的。而且我判断是,新中国的人穿越过去的。不相信的话看看王莽的新政:1.土地收归国有。注意是国有,不是皇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