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开国皇帝是拓跋,建国于公元386年,其政治制度难以一言而弊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一国两制的尝试。
北魏是拓跋鲜卑所开创的王朝。北魏皇族的祖先因为在协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抵御外族有功被赐封为代公。随后,虽然拓跋鲜卑被前秦吞并,但是在前秦灭国以后,拓跋便再次自号为代王,并在几个月后改国号为大魏,自称魏王。拓跋本人也被视为北魏的第一位皇帝,即道武帝。
拓跋鲜卑和另一股鲜卑慕容鲜卑一样,都是鲜卑人。而鲜卑人的政权在吸取了匈奴、羯族过分屠杀汉族及氐族完全同化的经验教训后,走上了一条一国两制的制度。这种学习也体现在拓跋魏身上。
公元396年,北魏灭掉同为鲜卑部族的后燕以后,采取燕国的治国模式,并在其官僚体制中大量吸收燕国的旧官员。拓跋重建军事力量之后,新兴起的北魏成功地把行政运行体系与由游牧士兵所组成的军队结合起来。
这些游牧士兵已经将对部落的忠诚转化为对王朝的忠诚。这种联合使拓跋鲜卑在423年攻占了洛阳,通过425年和429年的两次征战再次控制草原地区,并且于430年再度征服关中地区,此前这一地区被古老的匈奴统治家族的后裔所占据。439年,通过征服统治河西走廊的凉国,拓跋魏王朝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重新统一。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北魏灭亡后,鲜卑族这个民族去了哪里?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相信了解过历史的朋友们都会听说过,鲜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谓是大放异彩,但是为什么到了今日,我们却没有再见过鲜卑族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鲜卑初登台关于鲜卑族的起源,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基本可以确定是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转化而来。鲜卑族一直在北方发展,东汉之前始终没有和中原王朝产生联系,直到东汉时期跟随匈奴犯境,鲜卑族这才被中原王朝所知。
在东汉桓帝时期,檀石槐曾短暂统一鲜卑各部,并按照各部生活地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部分,各自设置大人管理。但在檀石槐死后,鲜卑再度分裂,西部鲜卑叛离,中部鲜卑则分裂为步度根集团、轲比能集团,东部鲜卑则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
大放异彩的鲜卑西晋建立之后,对周边鲜卑各部采取安抚政策,授予其部落首领官职称号,双方基本保持了良好的隶属关系。但在“八王之乱”爆发后,由于西晋内部混乱不堪,国力迅速衰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逐鹿中原,这其中就包括鲜卑各部。
“永嘉南渡”东晋建立之后,鲜卑各部也在北方掀起建国高潮,迎来了鲜卑部最辉煌的一段时期,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到东晋元熙二年(420年),鲜卑各部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七个国家。
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鲜卑的消失历程开始于隋唐,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开皇三年(583年),隋军攻克营州,北齐彻底灭亡。
随着鲜卑族最后一个政权北周的灭亡,鲜卑族已经不能再作为独立政权和独立民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族也最终成为了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个消失的民族。
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周慧教授的古人遗骸线粒体古DNA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有可能是古代拓跋鲜卑的后裔,而这源于鲜卑族的汉化不彻底,很多鲜卑族人汉化之后又再度胡化。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融入汉人了。现代汉人的祖先也应包括鲜卑人。唐朝就是汉人和鲜卑人的联合王朝,以后都成了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