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是哪一年建国的,开国皇帝是谁?北魏的政治制度如何?

北魏是哪一年建国的,开国皇帝是谁?北魏的政治制度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257 更新时间:2024/1/20 9:41:06

北魏的开国皇帝是拓跋,建国于公元386年,其政治制度难以一言而弊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一国两制的尝试。

北魏是拓跋鲜卑所开创的朝。北魏皇族的祖先因为在协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抵御外族有功被赐封为代公。随后,虽然拓跋鲜卑被前秦吞并,但是在前秦灭国以后,拓跋便再次自号为代王,并在几个月后改国号为大魏,自称魏王。拓跋本人也被视为北魏的第一位皇帝,即道武帝。

拓跋鲜卑和另一股鲜卑慕容鲜卑一样,都是鲜卑人。而鲜卑人的政权在吸取了匈奴、羯族过分屠杀汉族及氐族完全同化的经验教训后,走上了一条一国两制的制度。这种学习也体现在拓跋魏身上。

公元396年,北魏灭掉同为鲜卑部族的后燕以后,采取燕国的治国模式,并在其官僚体制中大量吸收燕国的旧官员。拓跋重建军事力量之后,新兴起的北魏成功地把行政运行体系与由游牧士兵所组成的军队结合起来。

这些游牧士兵已经将对部落的忠诚转化为对王朝的忠诚。这种联合使拓跋鲜卑在423年攻占了洛阳,通过425年和429年的两次征战再次控制草原地区,并且于430年再度征服关中地区,此前这一地区被古老的匈奴统治家族的后裔所占据。439年,通过征服统治河西走廊的凉国,拓跋魏王朝完成了对中国北方的重新统一。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北魏灭亡后,鲜卑族这个民族去了哪里?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相信了解过历史的朋友们都会听说过,鲜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谓是大放异彩,但是为什么到了今日,我们却没有再见过鲜卑族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鲜卑初登台关于鲜卑族的起源,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基本可以确定是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转化而来。鲜卑族一直在北方发展,东汉之前始终没有和中原王朝产生联系,直到东汉时期跟随匈奴犯境,鲜卑族这才被中原王朝所知。

在东汉桓帝时期,檀石槐曾短暂统一鲜卑各部,并按照各部生活地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部分,各自设置大人管理。但在檀石槐死后,鲜卑再度分裂,西部鲜卑叛离,中部鲜卑则分裂为步度根集团、轲比能集团,东部鲜卑则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

大放异彩的鲜卑西晋建立之后,对周边鲜卑各部采取安抚政策,授予其部落首领官职称号,双方基本保持了良好的隶属关系。但在“八王之乱”爆发后,由于西晋内部混乱不堪,国力迅速衰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逐鹿中原,这其中就包括鲜卑各部。

“永嘉南渡”东晋建立之后,鲜卑各部也在北方掀起建国高潮,迎来了鲜卑部最辉煌的一段时期,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到东晋元熙二年(420年),鲜卑各部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七个国家。

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鲜卑的消失历程开始于隋唐,开皇元年(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灭亡。开皇三年(583年),隋军攻克营州,北齐彻底灭亡。

随着鲜卑族最后一个政权北周的灭亡,鲜卑族已经不能再作为独立政权和独立民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鲜卑族也最终成为了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个消失的民族。

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周慧教授的古人遗骸线粒体古DNA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有可能是古代拓跋鲜卑的后裔,而这源于鲜卑族的汉化不彻底,很多鲜卑族人汉化之后又再度胡化。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融入汉人了。现代汉人的祖先也应包括鲜卑人。唐朝就是汉人和鲜卑人的联合王朝,以后都成了唐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为什么会缺少一个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是王莽的姑姑西汉孝元皇后摔坏的。原因无非是王莽想当皇帝,孝元皇后觉得她的这个大侄子抢了他亲儿子的皇位,心里极度不爽,就把传国玉玺摔坏。我们今天不说传国玉玺的事,说说王莽这个人。绝对是穿越的。而且我判断是,新中国的人穿越过去的。不相信的话看看王莽的新政:1.土地收归国有。注意是国有,不是皇帝有

  • 秦始皇的玉玺是什么玉做的,如果现在被发现了,能有多大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问的哪一块玉玺?天子六玺,每一块用处不同,其中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老牛逼了[灵光一闪]相信上过学的都知道,小学课本有完璧归赵的故事,而和氏璧做传国玉玺,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秦国灭,秦王子婴献玉

  • 从古至今,每个王朝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物件玉玺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者,“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书,方圆四寸,五龙绞空,由始皇帝得赵国和氏璧雕制,象征皇权正统,天命所归。本想传之于后,奈何二世而亡。汉继秦统,传至平帝,平帝亡,王莽篡权,长乐太后怒摔玉玺,坏一角,王莽以金镶玉,建新朝。在位一十六年,绿林入长安,玺归更始帝刘玄。赤眉灭刘玄,奉玺刘盆子。刘秀灭赤

  • 溥仪被驱逐出宫以后,“传国玉玺”交往何处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退位之后,仍旧生活在紫禁城中,但是偌大的皇城,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金碧辉煌与今日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溥仪,生活在故宫久了,自然不会太安分,他开始与张勋,康有为等人串联,常常密谋复辟,尽管难以成事,仍旧生出不少是非。1924年,冯系的国民军,开始驱逐废帝溥仪,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其实

  • 北魏共有多少位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皇帝列表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献文

  •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传国玉玺?如今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公园689年楚国人卞和自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石,前后敬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并被以欺君之罪先后斩断左右脚,卞和抱玉痛哭,瞎了双眼,血泪浇灌了玉石,后来的楚文王得知此玉是珍宝,经过打磨雕逐,以卞和之名命为和氏碧。几经辗转,落入秦王之手。秦王命著名工匠孙寿雕刻。张牙舞爪盘踞的螭龙(一种吉祥的神兽)。孙寿的

  • 中国的传国玉玺可能还存在吗,可能存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帝身份和权威。秦始皇统一大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当做“皇权神”的信物,而且,传说传国玉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的。从此,历代帝王都将其当成权力的重要象征,拥有它也就可以一统天下。楚威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昭阳的将领消灭了越国,立下战功,楚威王一高兴,就把和氏璧赏给了他。后来,昭阳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分裂的根源在于孝文帝汉化改革和维持鲜卑旧俗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矛盾事实上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改革以来这一矛盾就一直存在,只是孝文帝时代北魏皇室的力量还很强大,足以暂时压制掩盖这一矛盾。北魏为防备北方的柔然侵犯边塞曾沿着边境设置了怀朔(内蒙古固阳)、武川(内蒙古武川)、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

  •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可是据史料记载

  • 北魏开国皇帝是不是精神失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鲜卑族,史称道武帝。原为代国国王拓跋什翼犍之孙,后国家为前秦所灭。公元386年,拓跋趁前秦内乱,重兴代国,当年四月又自称魏王,定都在今天的山西大同东北的平城。398年,拓跋将国号正式定为魏。北魏的建立,一直到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十六国分割局面。据有关期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