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分别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3/12/12 13:03:40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清】爱新觉罗溥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武周】武则天

明朝有多少皇帝,一共在位多少年?

明朝十六帝,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皇帝自朱元璋朱棣后,大多都没多大建树,但是明朝猛人很多,首推王守仁,心学开创者,仅用四十多天灭了宁王准备几十年的谋反,其次张居正,改革派先锋,其余的徐阶海瑞、戚继光等也很优秀,有兴趣可以读一下《明朝那些事儿》,亦趣亦史。

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明朝一共有十六帝,享国276年。其中享国最久的是神宗皇帝,万历一共四十八年;享国最短的是他的儿子光宗,一共就做了一个月的皇帝,“泰昌”这个年号甚至都等不到用。

但在这里要是再复盘别人说过的,就没有什么意思,我在这里说下不被后人承认,但是在宗庙里又似乎该有他们的牌位的几个皇帝:

1、明兴宗朱标: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懿文太子,朱元璋的长子,朱棣的大哥,朱允的爹。他的英年早逝,造成朱元璋晚年大杀功臣,也造成了靖难之役。但是在这个问题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被儿子追封为兴宗皇帝。

2、明睿宗朱佑:围绕着他的故事更多,但是都是死后的事情。为了把自己的亲爹朱佑抬进宗庙,明世宗和群臣们斗了很多年,搞了个“大礼议”出来,最后总算给他弄了个“睿宗”的庙号。

3、明安宗:这位弘光皇帝,是南明政权里硬实力最强的一个,结果从北方南渡而来的士子们继续内斗,搞得弘光王朝一年就垮台,江南随之沦陷。

4、明绍宗:隆武皇帝是朱由崧被抓以后,南明的继任皇帝,他算是南明政权里比较有作为的,何奈国破山河也破,只有被俘处死的命运。

5、明昭宗:永历帝是南明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人生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在不断地丢失土地之中,最后死于吴三桂的绞索之中。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清朝皇帝的排列顺序及在位时间和长度?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几块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只有两块称得上是真正的传国玉玺,第一块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的玉玺,此后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玉玺,传到宋元年间就找不到了,之后又制了一块,传到清朝。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

  • 北魏是哪一年建国的,开国皇帝是谁?北魏的政治制度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的开国皇帝是拓跋,建国于公元386年,其政治制度难以一言而弊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一国两制的尝试。北魏是拓跋鲜卑所开创的王朝。北魏皇族的祖先因为在协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抵御外族有功被赐封为代公。随后,虽然拓跋鲜卑被前秦吞并,但是在前秦灭国以后,拓跋便再次自号为代王,并在几个月后改国

  • 古代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为什么会缺少一个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是王莽的姑姑西汉孝元皇后摔坏的。原因无非是王莽想当皇帝,孝元皇后觉得她的这个大侄子抢了他亲儿子的皇位,心里极度不爽,就把传国玉玺摔坏。我们今天不说传国玉玺的事,说说王莽这个人。绝对是穿越的。而且我判断是,新中国的人穿越过去的。不相信的话看看王莽的新政:1.土地收归国有。注意是国有,不是皇帝有

  • 秦始皇的玉玺是什么玉做的,如果现在被发现了,能有多大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问的哪一块玉玺?天子六玺,每一块用处不同,其中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老牛逼了[灵光一闪]相信上过学的都知道,小学课本有完璧归赵的故事,而和氏璧做传国玉玺,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秦国灭,秦王子婴献玉

  • 从古至今,每个王朝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物件玉玺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者,“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书,方圆四寸,五龙绞空,由始皇帝得赵国和氏璧雕制,象征皇权正统,天命所归。本想传之于后,奈何二世而亡。汉继秦统,传至平帝,平帝亡,王莽篡权,长乐太后怒摔玉玺,坏一角,王莽以金镶玉,建新朝。在位一十六年,绿林入长安,玺归更始帝刘玄。赤眉灭刘玄,奉玺刘盆子。刘秀灭赤

  • 溥仪被驱逐出宫以后,“传国玉玺”交往何处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退位之后,仍旧生活在紫禁城中,但是偌大的皇城,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金碧辉煌与今日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溥仪,生活在故宫久了,自然不会太安分,他开始与张勋,康有为等人串联,常常密谋复辟,尽管难以成事,仍旧生出不少是非。1924年,冯系的国民军,开始驱逐废帝溥仪,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其实

  • 北魏共有多少位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皇帝列表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献文

  •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传国玉玺?如今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公园689年楚国人卞和自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石,前后敬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并被以欺君之罪先后斩断左右脚,卞和抱玉痛哭,瞎了双眼,血泪浇灌了玉石,后来的楚文王得知此玉是珍宝,经过打磨雕逐,以卞和之名命为和氏碧。几经辗转,落入秦王之手。秦王命著名工匠孙寿雕刻。张牙舞爪盘踞的螭龙(一种吉祥的神兽)。孙寿的

  • 中国的传国玉玺可能还存在吗,可能存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帝身份和权威。秦始皇统一大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当做“皇权神”的信物,而且,传说传国玉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的。从此,历代帝王都将其当成权力的重要象征,拥有它也就可以一统天下。楚威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昭阳的将领消灭了越国,立下战功,楚威王一高兴,就把和氏璧赏给了他。后来,昭阳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分裂的根源在于孝文帝汉化改革和维持鲜卑旧俗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矛盾事实上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改革以来这一矛盾就一直存在,只是孝文帝时代北魏皇室的力量还很强大,足以暂时压制掩盖这一矛盾。北魏为防备北方的柔然侵犯边塞曾沿着边境设置了怀朔(内蒙古固阳)、武川(内蒙古武川)、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