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几块玉玺?

中国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几块玉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01 更新时间:2024/1/24 10:58:12

中国古代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只有两块称得上是真正的传国玉玺,第一块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的玉玺,此后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玉玺,传到宋元年间就找不到了,之后又制了一块,传到清朝。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传国玉玺是怎么出现的,后来到了哪里?

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我们都听过,讲的战国时期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直到60多年后,秦王赢政攻破邯郸,终于得到了几代秦王梦寐以求的和氏璧,赢政称始皇帝时,为彰显自己先无古人的伟大,制作了一系列的国之大器,其中就有这块和氏璧。

图为秦始皇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当年使用和氏璧为原材料,请咸阳顶级玉工孙寿刻制,丞相李斯书写玺文,制作了一块象征无上权威的玉玺,也是秦始皇发号施令的凭证,15年后秦灭亡,秦王子婴将玉玺献给刘邦,无上权威的象征被刘邦继承下来,并成为了“天命在朕躬”的正宗皇帝,从此这块玉玺成为了天命的象征。

宋徽宗玉玺曾于2004年在广州展出过,现收藏于台湾民间。得到了这块玉玺就继承了天命,有了改朝换代的权利,于是玉玺逐渐被神化,被人称为“传国玉玺”,在封建社会想称帝必须要获得这块“传国玉玺”,如果没有得到这块宝贝,就算称帝也是个冒牌货,被称为“白板天子”,有关传国玉玺的脉络从秦汉到唐末五代都很清晰,最后在五代十国烽火遍野的兵荒马乱中,传国玉玺消失了。

1738年在江苏宝应县挖出一方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印石,恐为传国玉玺,献给乾隆皇帝,经鉴定此印石材质并非玉石,仅为一方普通的古玩,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大概的流传是,秦王子婴将玉玺献给刘邦,西汉末年由刘盆子传给刘秀,光复汉室,东汉末年玉玺被孙坚由洛阳带出,被袁术所抢,为什么袁术赶自立为皇帝,其中原因就是他得到了传国玉玺,袁术死后,玉玺被败军献给曹操,重归汉室,魏晋时,玉玺一直躺在洛阳皇宫,衣冠南渡时带着玉玺到建康,隋统一全国时玉玺收入皇宫,后归于李唐。

图为乾隆的“八征耄念之宝”青玉玺。五代十国时期,玉玺先后传于后梁、后唐,公元936年石敬瑭仗着契丹撑腰,起兵造反,直捣后唐都城洛阳,末帝李从珂带着族人和玉玺登上洛阳城的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传国玉玺从此遗失不知所踪,在基础上建立的后晋、后周均是没有传国玉玺的白板天子,为免尴尬,于是私刻玉玺,从此改朝换代私刻玉玺成了标配,但传国玉玺的传说却没有消失,有时出现在深山密林中,有时出现在庙堂之上,有时出现在大漠草原,有时出现在街边地摊,其实都是人云亦云。

和氏璧,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美玉,相传是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的典故更被传为千古佳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和氏璧在他手中被改头换面,变成了至高无上的传国玉玺。后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成了千古之谜团。

因为秦始皇把“和氏壁”制成的传国玉玺,上雕“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字,被奉为“君主神授”的象征,是天命所归,真龙所在。但在秦始皇手上也就上演了“失复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湖口,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将传国玺入湖中,祈求神灵镇逼风浪。8年后,使臣从关东来,夜过华阴平舒道,突然有人持壁拦住使臣说:“为吾遗池君,今年祖龙死。”使臣愕然不解,再欲详问,那人放下玉玺璧便不见了,传国玺由此失而复得。

当然,这件轶事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此后,每个朝代都把它视为神物,争相抢夺。

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兵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传国玉玺落入刘邦手中。西汉建立后,“代代相受”,称“汉传国玺”。

到了西汉末年,王莽专权,皇帝孺子年仅2岁,传国玉玺置于长乐宫,由元帝王皇后代为掌管。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派其弟安阳侯王舜入宫索取传国玉玺。王皇后这时才发现王莽的狼子野心,愤怒之下,将传国玉玺摔在殿廷,结果把玉玺摔碎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使之完好无制。再后来,王莽被杀,玉玺为校尉公宾所得,献给绿林军将领李松。又由李松派人送给在南阳的更始帝刘玄

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所掳后,传国玉玺落入了赤眉军拥立为帝的刘盆子手中。再后来,刘盆子率赤眉军投降了刘秀,传国玉玺成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掌中物。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混乱,外戚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为宦官所害。何进部下袁绍领兵入宫诛杀宦官,宫中大乱,汉少帝仓忙逃宫避难,留下传国玉玺没有带走。后来,当他重返宫中时,传国玉玺已然失踪了。

接着,发生了董卓之乱,董卓杀死少帝,拥立刘协为汉献帝。再后来,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在宫中的一个井下无意中找到了失踪的传国玉玺。几经流转,传国玉玺落到曹操手中。

而到了西晋受禅时,传国玉玺又落入司马氏手中。

西晋末年,五代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玺在血腥的残杀中数易其主,神奇轮转。公元331年,晋怀帝为刘聪所掳,传国玉玺为前赵所有。之后石勒灭前赵,传国玉玺属后赵石氏。之后冉闵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得传国玉玺,建立冉魏政权。不久,前燕慕容俊灭冉魏,宣称冉阂之妻已献传国玉玺,并封她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正式建国。其实,当时传国玺在冉闵部将蒋干之手。不久,被东晋征西将军谢尚购回,献给晋穆帝。传国玺归东晋后,经南方宋、齐、梁、陈四朝,公元589年,陈朝灭亡,为隋朝所有。

皇帝抡流坐,隋朝灭亡后,隆炀帝皇后萧氏与其孙杨正道携带传国玉玺逃往突厥。唐初另铸“御玺”。直到贞观四年,萧后归来,传国玉玺才为唐朝所得。

之后,朱温灭唐,传国玉玺为后梁所有。再后来,后梁灭亡后,传国玺落入唐庄宗李存勖之手,经后唐明宗李嗣源、闵帝李从厚,归于明宗养子后唐废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叛乱,进围洛阳,后唐兵败,李从珂与其家人登楼纵火自焚。结果后唐灭亡时,传国玉玺就此失踪不见了。

自五代时期传国玉玺失踪,这块国宝真假难辨。到了宋、元、明、清各朝时,虽然不断有传国玉玺的消息问世,但多半是假的。1912年11月,当军阀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时,他们还是对这块传国玉玺展开了追查,结果一无所获。

真正的传国玺到底在哪里?众说纷纭,至今无确切消息。唯一的好消息时,现代专家给出这样的结论:这块宝玉尚在人间,因为此玉能耐1300摄氏度高温,一般火无法焚化。

期待传国玉玺重现天日这一天的到来。

举报/反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魏是哪一年建国的,开国皇帝是谁?北魏的政治制度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的开国皇帝是拓跋,建国于公元386年,其政治制度难以一言而弊之,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一国两制的尝试。北魏是拓跋鲜卑所开创的王朝。北魏皇族的祖先因为在协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抵御外族有功被赐封为代公。随后,虽然拓跋鲜卑被前秦吞并,但是在前秦灭国以后,拓跋便再次自号为代王,并在几个月后改国

  • 古代赫赫有名的传国玉玺为什么会缺少一个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是王莽的姑姑西汉孝元皇后摔坏的。原因无非是王莽想当皇帝,孝元皇后觉得她的这个大侄子抢了他亲儿子的皇位,心里极度不爽,就把传国玉玺摔坏。我们今天不说传国玉玺的事,说说王莽这个人。绝对是穿越的。而且我判断是,新中国的人穿越过去的。不相信的话看看王莽的新政:1.土地收归国有。注意是国有,不是皇帝有

  • 秦始皇的玉玺是什么玉做的,如果现在被发现了,能有多大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问的哪一块玉玺?天子六玺,每一块用处不同,其中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老牛逼了[灵光一闪]相信上过学的都知道,小学课本有完璧归赵的故事,而和氏璧做传国玉玺,秦始皇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秦国灭,秦王子婴献玉

  • 从古至今,每个王朝得以延续的最重要的物件玉玺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者,“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书,方圆四寸,五龙绞空,由始皇帝得赵国和氏璧雕制,象征皇权正统,天命所归。本想传之于后,奈何二世而亡。汉继秦统,传至平帝,平帝亡,王莽篡权,长乐太后怒摔玉玺,坏一角,王莽以金镶玉,建新朝。在位一十六年,绿林入长安,玺归更始帝刘玄。赤眉灭刘玄,奉玺刘盆子。刘秀灭赤

  • 溥仪被驱逐出宫以后,“传国玉玺”交往何处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退位之后,仍旧生活在紫禁城中,但是偌大的皇城,早已今非昔比!昔日的金碧辉煌与今日的杂草丛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年轻的溥仪,生活在故宫久了,自然不会太安分,他开始与张勋,康有为等人串联,常常密谋复辟,尽管难以成事,仍旧生出不少是非。1924年,冯系的国民军,开始驱逐废帝溥仪,紫禁城成了故宫博物院。其实

  • 北魏共有多少位皇帝?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皇帝列表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献文

  •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传国玉玺?如今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公园689年楚国人卞和自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石,前后敬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并被以欺君之罪先后斩断左右脚,卞和抱玉痛哭,瞎了双眼,血泪浇灌了玉石,后来的楚文王得知此玉是珍宝,经过打磨雕逐,以卞和之名命为和氏碧。几经辗转,落入秦王之手。秦王命著名工匠孙寿雕刻。张牙舞爪盘踞的螭龙(一种吉祥的神兽)。孙寿的

  • 中国的传国玉玺可能还存在吗,可能存在于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帝身份和权威。秦始皇统一大国后,下令镌造一枚皇帝玉玺,当做“皇权神”的信物,而且,传说传国玉是用著名的“和氏璧”制成的。从此,历代帝王都将其当成权力的重要象征,拥有它也就可以一统天下。楚威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昭阳的将领消灭了越国,立下战功,楚威王一高兴,就把和氏璧赏给了他。后来,昭阳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北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分裂的根源在于孝文帝汉化改革和维持鲜卑旧俗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矛盾事实上自从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汉化改革以来这一矛盾就一直存在,只是孝文帝时代北魏皇室的力量还很强大,足以暂时压制掩盖这一矛盾。北魏为防备北方的柔然侵犯边塞曾沿着边境设置了怀朔(内蒙古固阳)、武川(内蒙古武川)、抚冥(内蒙古四子王旗

  • 和氏璧是个环状的,为什么能做成玉玺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和氏璧的传说,大家可能都是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知道的,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但是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说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加上传说和氏璧被秦始皇制成了玉玺,所以和氏璧广为人知。可是据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