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找到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和兰亭序真迹,谁的价值更高?

如果找到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和兰亭序真迹,谁的价值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88 更新时间:2024/1/16 15:21:07

传国玉玺和兰亭序都是极好的宝贝,但要说哪个价值更高,其实显而易见,我来详细解释一下。

兰亭序《兰亭序》为王羲之奠定了书圣的地位。在历史上,兰亭序被所有爱好书法的帝王所推崇,这种现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世民就是其中最狂热的一位,王羲之一跃成为书法界的至尊,李世民也有很大功劳。

在南朝时期,王羲之的名气不算太大,其子王献之的名气曾一度盖过父亲王羲之,那时候的兰亭序还处于明珠蒙尘的尴尬阶段。到了贞观时期,李世民痴迷二王的书法,皇帝喜欢,那天下必然出现搜王书的高潮。唐太宗几乎将王羲之的传世之作收集全了,唯独兰亭序不见踪影,在房玄龄的密谋下,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嫡孙僧智永的弟子辩才处偷出兰亭序,朝廷给了绢三千匹、粮三千石的补偿,就这么半抢半偷的把兰亭序送到了唐太宗的手中。兰亭序不但文笔精妙,而且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让唐太宗喜爱至极,把玩研究十几年,最后将兰陵序带入昭陵。

帝王推崇下,兰亭序成为王羲之的绝对代表作,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到了宋朝,宋高宗、宋徽宗继续抬高《兰亭序》的地位,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兰亭序的真迹已不知所踪,甚至摹本都毁去大半,赵构曾命人到处索求摹本,唐代书法大家虞世南欧阳询的《兰亭序》摹本在那时已经是珍贵至极,千金不可求。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将《兰亭序》又拔高了一个地位,不但精心临摹,更御书题碑。至此,经过十几位帝王的推崇,兰亭序在书法界已然成为无敌,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的圣人。

王羲之的真迹无一存世,如果从拍卖角度上来展现价值的话,可以简单类比一下。唐代王羲之的平安帖摹本被上海的大藏家刘益谦花了3个多亿买下,平均每个字值750万元,唐代的摹本已是国宝级。而兰亭序真迹是王羲之一生最为得意之作,王羲之书写时兴致高涨,状态奇佳,光其中的“之”字就用了二十多种写法,巅峰之作连王羲之本人都无法复制。按照一个字750万算,兰亭序有324个字,总和为24.3亿,然而这只是《兰亭序》摹本的价格,如果真迹至少翻上十倍,几百亿都是可以的。

传国玉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磨和璧作之,玉玺方圆四寸,上纽缠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传国玉玺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和氏璧所制,颜色是翠绿色,另一个是蓝田玉所制,颜色是白色。相传秦始皇游洞庭湖,突然妖风大作,始皇帝为镇河妖,将和氏璧款传国玉玺投入湖中,然后为保国家传承,又用蓝田玉做了第二个传国玉玺。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谁得到,就表示受命于天,失去了则象征气数已尽。所以传国玉玺是皇帝荣登大位的标配,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会被世人讥笑为白版皇帝,虽然天下还是自己的,但显得非常没面子。元明清三朝均没有传国玉玺,朱元璋三大憾事之一就是“少传国之玺”,而乾隆则弄出1800多枚玉玺,刻上自己的诗词彰显功绩。

那么传国玉玺的价值几何呢?先说其原材料和氏璧,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秦王用十五城换和氏璧,虽然秦王假意但也能凸显和氏璧的价值,可谓价值连城。三国之中曾有这么一段话:宋之结绿,楚之和璞,价越万金,贵重都城,有称畴昔,流声将来,是以垂棘出晋,虞、虢双禽,和璧入秦,相如抗节。意思是和氏璧价值万金,万斤黄金×250克/古斤=2,500,000克黄金,一克黄金现价500元,这么核算下来总价为12.5亿元。其实古代是没有那么多黄金的,一般用黄铜来代替,所以用万金来形容和氏璧的价值就等同于无价之宝。至于现代拍卖的皇家玉玺,虽然价格也不菲,比如乾隆的“御笔之宝”玺在法国巴黎拍卖行拍下1.52亿的价格,但仍与和氏璧无法比。

传国玉玺的原材料就已经是无价了,而其真正的价值是代表国之正统,中华的象征,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将华夏大一统,他手中的传国玉玺被刻上中华的烙印,在2000多年里,传国玉玺在各代的皇帝手中流转,被皇帝视为国之重器,如果让李二从传国玉玺与兰亭序中选一件的话,必然会选择玉玺。

兰亭序只能代表书法界的艺术成就,而传国玉玺是华夏的标志,书法帖子怎能与整个中华相比?烛火之光岂能与浩月争辉?

在我们的历史中,有两件著名的失踪国宝,它们在各自的历史岁月中消失,到今天还没有被人们找寻得到,这两件国宝分别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传国玉玺与兰亭序。

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和氏璧。

在和氏璧还只是一块被石头包裹、没有被剖出里面美玉的原石时,楚国人卞和发现了这块石头的不凡之处。

他一看,就知道这块石头必然包裹着一块美玉,于是他拿着这块石头找到了楚国国王,想把这块原石献给楚国国王。

由于当时石头还没有被剖开,所以楚国国王找了自己身边的一名玉匠鉴定,让他看一下这块石头是否真如同卞和所说那样暗藏一块美玉。

或许是那名工匠鉴玉技术不如卞和也或许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在看过那块原石之后,他直接给出了一个答案,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就没有玉。

听闻工匠的答案,楚国国王非常愤怒,也没让人剖开这块石头,直接就生气地让人砍了卞和一条腿。

楚国国王的惩罚并没有打消卞和自己对原石的判断,他继续抱着这块石头,直到下一任楚国国王继位,他才重新拿出了这块原石,想继续献给楚国国王。

只不过这个时候,新任楚国国王的工匠给出了和以往一样的答案,这次,卞和再度受到了惩罚,他失去了自己所剩下来的最后一条腿。

一直等待到了第三任楚国国王继位,卞和才获得了认可,在楚国国王的命令下,工匠们剖开了卞和的原石,从里面取出了美轮美奂的和氏璧。

到了战国时期的时候,围绕着和氏璧又发生了完璧归赵的千古佳话。

这不由使得和氏璧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到了秦始皇时期,这块和氏璧落入到了秦始皇手中,秦始皇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得到和氏璧后,他并没有如同以前的那些人一样保持和氏璧的原样,而是让人把和氏璧雕琢成的传国玉玺。

也就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传国玉玺变成了历代皇帝权力的象征,如果一个人坐上皇帝宝座、手中没有传国玉玺的话,那么这个人将很难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他自己坐在皇帝宝座上,也会产生一些底气不足的感觉。

一直到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这历经了诸多王朝、君王的传国玉玺才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兰亭序在东晋永和九年,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许多社会名流们聚会于会稽山下,聚会中,王羲之等人边饮酒、边展开了空谈。

在酒喝到了尽头上后,王羲之在众人的簇拥下,写下了一篇兰亭序文,全序总共28行、324字。

兰亭序书写出来后,曾经在许多的名家手中流传,在众多收藏兰亭序的人中,最出名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狂热的书法爱好者,在他还没得到兰亭序之前,他就对兰亭序非常痴迷,一直在疯狂地派人寻找着兰亭序。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历经了长久的寻找后,李世民的手下终于找到了兰亭序的踪迹。

那时候,他的手下人给他汇报了消息,说兰亭序真迹在一名和尚手中。

只不过因为这名和尚怎么也不肯承认兰亭序在自己手中,所以李世民为了得到兰亭序,就派人用一些不光彩手段把兰亭序从和尚手中拿了出来。

一直到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他对兰亭序的热爱也不曾消减。

那时候,他还反复嘱托自己的儿子李治,让他一定不要忘记在自己死的时候,把兰亭序放在自己的陵寝中陪伴自己。

历史中,对于兰亭序最公认的说法就是兰亭序确实陪葬进了李世民的陵寝中,只是在温韬挖掘李世民陵寝的时候,遭受到了氧化的破坏或者在那个时候失踪了。

除了这个说法,关于兰亭序的去向还有另一个说法,那就是兰亭序根本没有陪葬进入到李世民的陵寝中,而是被同样喜爱兰亭序的李治留在手中,然后陪同着他一同埋葬到了他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里面。

因为乾陵一直没遭受到盗掘和破坏,所以兰亭序很有可能冷静静的躺在乾陵的地宫中。

传国玉玺更高

按照提问所说,如果能找寻得到传国玉玺和兰亭序,那么我觉得传国玉玺的价值要比兰亭序高出一截。

众所周知,传国玉玺是确定一个国家国运的重宝、是历代皇帝无论如何都要寻找的权力象征。

在它的身上,曾经发生了太多的历史事件,比如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秦朝建立、汉太后摔玉、皇太极假造玉玺等等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历史文化价值上,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件宝物能盖过它的风头。

而兰亭序除了艺术价值比较高之外,在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上,根本无法和传国玉玺相比。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皇帝的玉玺上刻着什么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玉玺上面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指的是古代皇帝专用的印章,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玉玺的使用是从秦始皇时期开始的,在周朝以前,印和玺被统称为印,是用金子或者玉为材料做成的。到了周朝才开始有了印和玺之分,只有皇帝使用的印才能叫做玺,而普通臣民所用的只能称之为印,皇帝用的玉玺下面刻的有受命于

  • 秦始皇的玉玺和孙坚的玉玺是同一个吗?有何史料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玉玺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的玉壁所制谢邀。孙坚有没有得到玉玺,记载各不相同,《三国志》就没有孙坚得到玉玺的记载。秦始皇的玉玺在汉末乱世中丢失的可能性很大,竟然孙坚没有玉玺,问题就不言而喻了。从现有的历史资料表明,传国玉玺应该是从秦开始的,在宋朝的时候销声匿迹。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

  • 中国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皇帝有几个?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历史几千年,出现的皇帝不计其数,但真正执政时间过40年的却没多少,今天咱们就盘点一下大一统王朝超过40年皇帝的前五名吧,以作茶余饭后消遣之用。NO1,清朝乾隆皇帝,很多人说应该是康熙,但笔者的角度是实际执政时间,故而这第一名是乾隆皇帝,乾隆执政了60年足足一个甲子加上太上皇3年,所以一共是6

  • 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康熙,共计在位61年。如果从这个数字来看,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确实是各位皇帝中最长的。如果说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应该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乾隆皇帝在位60年时间。但乾隆退位以后,又做了4年拥有实权的太上皇,皇宫里依旧沿用乾隆年号。从这个角度来讲,乾隆是时间最长的。清朝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在位时间较长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梳理了一下历史,选出十位在位时间较长的帝王。10.宋仁宗赵祯,在位41年(1022~1063年)。生于1010年,在位期间仁慈宽厚,节俭爱民,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发展。他死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对他的拥戴。9.唐玄宗李隆基,在

  • 传国玉玺是否为一个谎言?为何史记和汉书里没有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应该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他的作用与影响并没有现在认为的那么大,在当时应该是一种权利的供奉品,是皇权和至高权利的一种代言品,但是其实际所起到的作用又与帝王们要塑造它的初衷相差甚远,因为真正支撑最高权利的还是广大人民与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能承载一代又一代帝王是无数百姓,而传国玉玺不能,最后

  •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和最长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金昭宗,也称金末帝。他名叫完颜承麟,女真名叫呼敦。金哀宗统治时期,金朝已经四面楚歌、风雨飘摇。北边蒙古汗国对它虎视眈眈,南边的宋朝为报靖康之耻与蒙古联合,誓死要灭金。金哀宗不愿做亡国之君,他励精图志,试图挽回颓败的局势,但一切都是徒劳。1234年二月的一个晚上,金哀宗召

  • 秦始皇玉玺什么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附资料: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秦始皇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专指皇帝的

  •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清】爱新觉罗溥仪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即位年龄最长的皇帝---【武周】武则天明朝十六帝,历经二百七十六年,皇帝自朱元璋和朱棣后,大多都没多大建树,但是明朝猛人很多,首推王守仁,心学开创

  • 中国古代,中国历史上有几块玉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千年历史长河中只有两块称得上是真正的传国玉玺,第一块是秦始皇用和氏璧制的玉玺,此后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玉玺,传到宋元年间就找不到了,之后又制了一块,传到清朝。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