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最爱惜人才、惟才是举?

你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最爱惜人才、惟才是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41 更新时间:2023/12/20 16:47:44

个人选秦始皇。虽然太史公没少黑他,但和人才有关的段子,他是最多的。举几个例子:

对韩非:读到《孤愤》《五蠹》,看得入了迷,感叹一句,“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为了得到韩非,甚至立刻发兵攻打韩国。当然,最后韩非是死在了秦国,但其实史料记载很明确:“于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韩非也在秦国从事间谍活动,这个案子里他并不是无辜的。

郑国:水工郑国也是韩国派来的间谍,秦王政发现后依旧对其重用,水渠修好还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就是郑国渠的由来。

李斯:秦王政一度在盛怒之下发布逐客令,但看罢李斯的《谏逐客书》,立刻180度转弯,废除了这道命令,李斯更因此得到重用。

对尉缭:尉缭骂过秦始皇,说他少恩而虎狼心,后来逃跑了,秦王政硬是给追回来了,请他当国尉。

对顿弱:顿弱恃才傲物,见秦王不拜,又说秦王对母亲不孝,秦王政也并不在意。

对姚贾:韩非弹劾过姚贾,说他出身低,是看门人的儿子,还说他有前科,是“梁之大盗,赵之逐臣。”秦王政一向很看重韩非,但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听他的。

高渐离: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刺客的同党。秦王政因为爱惜他的音乐才能,只是把他眼睛弄瞎了,仍然留在身边。注意,这个举动看起来还是很残忍,但当时确实是有用盲人当乐师的传统,盲人因为眼睛看不见,所以听力格外灵敏。做到这个份上,秦王政算得上仁至义尽。

如果说,以上这些例子只有一两件,秦始皇只是一两次的敬贤,那确实有作秀的可能。但是类似的故事这么多,作秀能做一辈子,还能说他是作秀吗?也只有秦始皇这样,能聚拢一大批人才为自己所用,才能完成统一天下,统一文明这样的功业。

诚信得贤才是什么典故?

历来成大事者,无不讲究诚信,应该为世人所学习。

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历史上称为“三晋”。在“三晋”之中,魏国最强盛。

魏文侯是一个贤明的君王,他把搜寻人才当作最重要的政事。时刻提醒自己。他以诚实、守信用为立身之本。以朋友的身份和贤人相处,从来不摆国君的架子。

魏成子知道段干木是位贤才,推荐给魏文侯。魏文侯听魏成子说段干木才能出众,是位贤者,平生不为利禄权势所引诱,隐居在西河乡下,不愿意出来做官,就亲自带着随从前去求见。

诚心求人才

魏文侯乘坐着高头大马拉着华丽的车子。随从们骑着骏马,举着鲜明的旌旗,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西河这个小地方,一直找到段干木的门前。魏文侯亲自叩门。

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车子驶向自己门前,赶紧跳过后墙躲避起来。

第二天早晨,魏文侯又来到西河把车子停在村边,下车步行到段干木的门前求见。段干木又躲起来不见。

魏文侯叹息:“此人真是不为名利的高士呀!”从此,整整一个月,魏文侯每天都亲自前往求见。乡下的老百姓都骂段干木端臭架子。

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这样诚心实意,很受感动,只好出来相见。魏文侯又请他一同乘车回都城共商国事。此后,魏文侯以客礼待段干木,以师事之。

四方贤士听说这件事,都前来投奔。魏文侯量才录用,贤士高人济济在朝。

秦国屡次想发兵打魏国,都畏惧魏文侯手下多贤人,不敢轻举妄动。

诚信守义,天下归心

魏文侯和贤人相处,最讲究信用。有一天暴雨骤降,魏文侯在宫中宴请群臣,时至中午,君臣酒兴未艾,暴雨还是下个不停。魏文侯问:“现在到了什么时间?”左右侍从回答:“已经到了中午!”魏文侯毫不迟疑地站起来,催促随从快去备马车,要出去打猎。

大臣们劝说:“天下着大雨,不能打猎,不要去空跑一趟!”

魏文侯说:“寡人已经和旁人约好,今天中午一块去打猎,他一定是在郊外等着我了,虽然雨天不能打猎,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说完,他就带着随从登上马车,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雨帘之中。

大臣们感慨道:“君王这样守信用,国家怎么能够治理不好呢?”

魏文侯以诚信得贤才,卜子夏、田子方之属,吴起乐羊西门豹之徒皆聚于魏。魏文侯还在丰收年份把粮食由国家平价买进,荒年时再平价卖给老百姓,实行这种办法之后,老百姓生活安定,努力发展生产,魏国很快就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一大强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统一只有十几年,秦历代君主泉下有知,会不会觉得他们都是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君王都能保住关中之地,历经数百年,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在战国时期越来越强盛。秦王嬴政,利用了十年时间,攻伐六国,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公元前221年,秦朝正式一统天下,可是仅仅15年时间,在公元前207年,秦朝宣布灭亡。历代秦帝国的君王们,如果看到这强盛数百年的国家,在仅仅25

  • 有哪些故事剧情大反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叶聪花光积蓄为老婆治病,但老婆还是离他而去,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可是老婆走后不久,他发现他一直视若珍宝的儿子不是他的。儿子在幼儿园体检时测出是B型血,他和老婆都是A型血,他们怎么可能生出B型血的儿子?这说明老婆......可是,这不可能啊?叶聪和老婆虽然是奉子成婚,但结婚后感情一直特别好,老婆漂亮温柔

  • 如何看待历史帝王早年励精图治,在位晚期昏庸不堪,姑息养奸,比如汉武晚年巫蛊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封建社会中,盛衰落差最大往往就是这种时期。一个奋发有为的帝王,文治武功一时之盛,不幸的是,他活的太久,晚年的荒唐胡闹让人叹为观止。于是,史书中常常用“年老昏聩”来记载这些曾经的英雄。年老昏聩不应该受到苛责,偏偏这些人谈恋权位,不服老,结果搞得天怒人怨,一塌糊涂。对于生命来言,英雄和普通人是无一例

  • 感人的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

  •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因为努力改正自己的每一个错误而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在历史上因改正自己错误而成功的人物,总的来说还不在少数!其中的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善于纳谏,汉武帝刘彻的轮台思过,但我认为真正把自己由一个横行乡里的恶少年变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才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我在此说的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周处!周处,三国时期吴国人,父亲周舫是东吴的鄱阳

  • 古代男尊女卑,武则天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做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好几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并不能单纯的用野心和强势来说明。幼年经历武则天的父亲武士本是一名商人,冒险投资李渊,人力物力财力全方位支持李渊的的事业,李渊建立唐朝后,武士成了功臣,又娶隋朝皇室之女杨氏为继室,生武则天。武则天随武

  • 古代名人坚持理想最终成功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鲁迅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把获得的一枚金质奖章卖掉换了书。每当夜读难耐时,他便吃辣椒驱寒坚持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2、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3、玄奖为了求取佛经原文,万里跋涉,西行取经

  • 汉成帝妃班婕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后妃]汉成帝妃班婕妤班氏一门,在汉代是非常显赫的家族,文武勋功,德行学问,都极一时之盛。西汉成帝时的班婕妤和东汉的班彪,班固,班超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功劳。班婕妤在后宫中的

  • 古代孝子故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二十四孝孝感动天虞舜,瞽瞍(ǔsǒu)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 惩前毖后这个成语故事的周成王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周成王作为西周建立统一封建政权后的第二代君主,在他期间完成了对东国的一系列征伐,巩固了周在东方的统治。此外,他继承了武王遗志,在周公的辅助下为周初政权巩固做出了杰出贡献。开创了“周康之治”。在西周的史墙盘和徕盘中,都认为成王是一个能够统御四方,能够刚柔并举的“宪圣”的君主当然最有名的是李世民也魏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