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武则天为什么能坐稳帝位?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武则天为什么能坐稳帝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4/1/15 11:50:24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武则天能坐稳帝位,据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唐朝是李家皇朝,武则天嫁入李家,是李家一份子,她是唐高宗李治的老婆,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老妈。就算她当皇帝,帝位也算是在李家手中,并没有外流。而且古代以孝治国,儿子不好明着和老妈作对。

二是,因为唐高宗李治身体不好,武则天从当皇后开始,就在不断参政,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到她登基之时,已经将朝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纵然有长孙无忌之类的大臣反对她,终是蚍蜉撼不动大树。

三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管他当皇帝的是男是女,能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而武则天治理天下也确实有一套,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老百姓当然不会反对她,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帝位自然是稳稳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王莽篡位要装出一番假惺惺,曹丕篡位要挟持天子几十年,司马炎篡位要政变和弑帝,为何武则天篡位感觉轻轻松松,毫无压力?

为何没人跳出来反对呢?

(女帝)

因为她专制时间太长了,可以从容的布局。

一,夫妻同心抑门阀14岁的武则天开始进宫,作为李世民的妃子,那时候叫武媚娘,太子李治经常进宫看望生病的李世民,久而久之,便与武媚娘勾搭上了。

李世民驾崩后,按规矩他的所有妃子都要逐出皇宫做尼姑的,武媚娘被放到了感业寺。

公元650年5月,登基后的李治,对和他有一腿的后妈武媚娘念念不忘,遂到感业寺带她回宫,作为自己的妃子。

(李治和武则天剧照)

那时候把持朝政的是两个托孤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代言人,手握军事大权,又是托孤大臣,又是外戚,众多光环笼罩,被皇帝李治所畏忌。

入宫后的武媚娘,越发受到李治的宠爱,引起了皇后王氏的嫉妒。

654年,武媚娘生下一个女儿,皇后王氏过来逗弄一下,然后就走了,然而武媚娘为了扳倒皇后,她竟然捏死了新生的女儿,然后拿被子盖住。

等到李治过来时揭开被子,发觉女婴已经死去,有人报告说皇后曾经来过。李治就自动脑补认为是皇后杀死了他的女儿。

昭仪(武媚娘)生女,(皇)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今又尔邪!《新唐书卷七十六》(此段史料后人存疑,为了写作方便故)

(剧照)

不久,恐慌中的皇后与她妈合计,请个道士对武媚娘暗施“厌胜之术”诅咒,不料被李治知道了,本来就对女儿之死耿耿于怀,现在又来这么一出,李治大怒之下直接废后。

这王皇后是关陇贵族啊,废皇后是李治和武媚娘对关陇贵族动刀子的开始。因此,绕不过同为关陇贵族的强大外戚长孙无忌。

要扳倒长孙无忌,必须要拉出一个与他差不多比肩的人物才行。所以,李治找到了李,这李本是瓦岗军造反出身,虽然以前家中富裕,但与关陇贵族集团是无法比拟的。

655年,皇帝李治召长孙无忌、李、于志宁、褚遂良等入内殿商议废王皇后一事,李因为生病未能参与小会议。过程中,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反对废后,后者甚至使劲的磕头撞地,磕得头破血流,血谏反对李治废后。

这件事令李治和武媚娘都想杀掉褚遂良,奈何他是托孤大臣,又与长孙无忌勾搭不清。此后不久,李治暗中派人问李,想问问这位军中实权派大佬的意见,李说:“这是你们皇帝家事,还用问外人吗?”

“帝后密访,曰:“将立昭仪,而顾命之臣皆以为不可,今止矣!”答曰:“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帝意遂定,而王后废。诏、志宁奉册立武氏。”《新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十八》

李治和武媚娘得到了军队实权派大佬的支持,放下了心,马上开始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不久,夫妻俩展开了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打击。

武媚娘刚一坐上皇后位,马上赶褚遂良出朝堂,到潭州任都督,2年后,又被贬到桂林任都督,武媚娘指使许敬宗诬告他造反,又被贬去爱州(今越南清化),一年后,郁郁病死。

(做皇后)

659年,李治指使许敬宗对长孙无忌政治攻击,弹劾他有造反嫌疑。然后,李治不给长孙无忌反应的机会,直接撸了他的官职和爵位,流放到岭南,7月份,又派人去逼他自杀。

至此,关陇贵族集团被排斥出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

二,佛道之争刷名声660年,李治生病不能亲理朝政,遂交给武则天处理,武则天开始了呼风唤雨的专政。

664年,上官仪叫李治废掉皇后武则天,被其知道后,马上跑到李治面前训斥一番,李治被训得像只小绵羊,成了妻管严的典型代表,自此,武则天专政道路上再无绊脚石。

“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二圣)

武则天考虑到社会始终是男权社会,要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承认女人的社会地位,必须从文化宗教上改革灌输,因此,她找到了拥有平等思想的佛教去扶持。

扶持佛教有两个好处:一,李唐皇室标榜自己是老子后人,故而尊崇道教,扶持佛教既可打击道教,又能打击李唐皇室的声望。

二,佛教宣扬众生平等,更何况男女?佛教徒越多,越能接受武则天的弄权,甚至后期的篡位。

武则天为了扶持佛教可谓不遗余力。

660年时,佛道之争又一次围绕《老子化胡经》展开,这《老子化胡经》本是西晋道士王浮编造的,但是道教徒又说佛教除了《四十二章经》其他都是伪造的,双方轰轰烈烈的争论了很久。

直到公元691年4月,武则天下令禁止佛道攻击。规定:“自今僧人及道士敢毁谤佛道者,先决杖,即令还俗。”才停止。

佛道之争时,武则天偏向佛教,亲自为写了《华严经》撰写了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她包养的狗腿子面首薛怀义,为了讨好她,亲自从浩瀚的大藏经里翻找出《大云经》,里面的内容好像为武则天量身订造一样。

《大云经》讲述了,净光天女她以凡胎降生到了人间,并且再次听闻到佛法义理。虽然她是女人身,但后来成为国王,得到了转轮王所统领的四分之一的疆土,并且教化所属的城乡男女老少排除各种邪见、异见,广做菩萨事业。

因为这个故事与武则天契合度太高,后来被史料斥责为伪经,其实经过学者的考证是真经,与敦煌石室内发现的《大云经疏》残卷完全吻合。

690年9月,武则天称帝,次年颁布《大云经》,堵天下悠悠众口。

三,扶亲信除异己稳朝政即使经过长达30年的专政,武则天篡唐也并非一帆风顺。

684年,徐敬业起兵扬州,反对武则天弄权,欲匡扶李唐皇室,被李孝逸击败身死。

后来又有皇族越王父子看武则天不顺眼,要匡扶皇室,起兵短短二十日,就失败了。

为了进一步打击清除反对派,武则天提拔了一大批酷吏,最著名的共有11位,分别是:丘神、索元礼、侯思止、万国俊、王弘义、周兴、来俊臣、傅游艺、来子峋、郭霸、吉顼

丘神的最著名事件是逼死太子李贤,这李贤是武则天第二个儿子,但是因为争权,导致两人关系不好,最终是武则天捏造李贤谋反的罪证,弄死了他。

这些酷吏都是武则天为了铲除异己,打击政敌而扶持的,其中来俊臣更是臭名昭著。

《新唐书》:俊臣乃引侯思止、王弘义、郭弘霸、李仁敬、康韦、卫遂忠等,阴啸不逞百辈,使飞语诬蔑公卿,上急变。每一事,千里同时辄发,契验不差,时号为“罗织”,牒左署曰:“请付来俊臣或侯思止推实必得。

哪个反对女皇的,来俊臣就罗织些罪名,下了大狱,这人基本活到头了。

除了这些酷吏,武则天也很注重能臣的提拔,比如狄仁杰、姚崇、宋等。

除此之外,还改革了科举,增设武举,扩大制举,创立殿试,开创南选,开创密封卷。科举制度的改革也为她带来了可靠的人才。

(狄仁杰与武则天剧照)

总之,一句话,因为武则天专政时间太长了,所以有了从容布置的局面,也因为她政治手段高明,所以才能在男权社会坐稳皇位,后世史学家对她评价不好的原因是她的性别,在改版后的宋儒观念下,武则天更是个被笔伐的大反派。他们尤其喜欢抓住别人的后宫私生活来说三道四,却不想想男皇帝后宫也是妻妾成群。

但抛开偏见,武则天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为推动大唐繁荣添砖加瓦,并无重大过错。实在是一位杰出的帝皇。

笔者想说: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男官女官,能让人民幸福生活的就是好官。

文:梁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古代,奴隶主的权力到底可以有多大?他们都是如何对待奴隶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一、奴隶的具体内涵要想搞明白古代的奴隶主是否能随便杀死自己的奴隶或强暴女奴,首先得明晰一下奴隶的定义,奴隶跟奴隶主之间通常是契约买卖关系,也就是由“人牙子”这样的中介角色牵线,带来一批奴隶让奴隶主挑选,挑上的就付一笔钱买断,或者牵一份为期不等的卖身契,在契约时间内,无论是人身自由、个人财产还是生命都

  • 文天祥的妻女为何皆沦落为宫奴?文天祥被俘后为何要求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字屐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年誓死抗元的民族英雄。南宋宝四年(1256年),20岁的文天祥举进士,状元及第。被任宁海军节度使判官。史载,文天祥骨鲠钢直,不媚流俗,为国事累忤权臣贾似道,被放外任。咸淳九年(1273)为湖南路(

  • 汉宣帝如何从实力强大的霍氏家族手里夺得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刘询是一位传奇的皇帝,也是一个政绩辉煌的帝王,而他清除势力强大的霍氏集团的绝妙政治行动,更是为人们所赞许,他是一位很值得关注的帝王。刘询是经历十分曲折的皇帝之一,他五个月大就进了监狱,后遇到大赦,无处可去,便寄养在祖母家,后来,他却成为拓展汉朝版图、创造“孝宣中兴”的杰出皇帝。此外,刘询是历史

  • 看完“楚王好细腰”的故事,你觉得是楚王错还是大臣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都没错。个人有喜好很正常,其他人追求利益也正常,所以都没有错,本性,奴性。都没有错。楚王个人爱好。这与臣子的职责也没有关系。至于为了细腰瘦死饿死是疯狂追求细腰的女性要负主要责任。只是作为君王,起了不良(好)的示范。楚王并没有要求楚国的女性都细腰,臣子也就无话可说。违背契约精神,那你要不要跟宋襄公去谈

  • 历史上谁最孝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是爱新觉罗弘历,即十全老人高寿皇帝乾隆是也。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是雍正皇帝潜邸时候的侍妾,后来的熹妃,在雍正一次生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一段时间就有了弘历这个小崽子。可以说是雍正感动下的产物。这两个有福之人被康熙看中,并将弘历亲自养在宫中,悉心教导。弘历继位之后就尊奉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皇太后,上徽号

  • 关于孝敬父母的故事(现代,古代的各几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1、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

  • 有关孝顺的名人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孝顺的名人事例1.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2.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得知母亲因为不好意思藏起尿湿的裤子,主动要求去清洗。把尿裤和

  • 古人用快马传递信息的故事5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古代一般每隔二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旦而要传递的公文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千里马”是形容一匹马能日行千里,实际是不可能的,按唐朝的规定快马能日行一百八十里左右,再快的马可能跑

  • 历史上有哪些孝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一、大孝子皇帝刘恒刘恒不走寻常路,他的孝是实打实的孝,他代表儿子向母亲行孝,代表国家向老人行孝。他扎扎实实做了惊天动地的孝顺事。1、孝母亲。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她的母亲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薄姬。她与刘邦「一夜情」后生了刘恒,因为刘邦不是不怎么宠爱她,反倒让她躲过了吕后的残害。得以到被封的代地踏

  • 古时因皇帝避讳而改名的事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为“荆”。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女亘chang]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汉武帝叫刘彻,汉封建社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初有个知名辩士叫蒯彻,史书上就改称蒯彻为“蒯通”。汉光帝名叫刘秀,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