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王朝历代皇帝年号众多,为何清朝皇帝基本都是一个年号?

中国古代王朝历代皇帝年号众多,为何清朝皇帝基本都是一个年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99 更新时间:2024/1/15 18:00:01

其实不只是清朝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明朝皇帝亦是如此,有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明清实行的是一世一元制。

什么是一世一元制呢,就是皇帝在位期间只能用一个年号。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起。

1368年明朝开国,朱元璋建元洪武。这位后世看来的残暴皇帝,因为出身于农民,其实对于农民还是不错的,朱元璋不喜欢铺张浪费,一向是节俭行事,并且规定朝廷以后不封禅,像明朝就没有封禅泰山过。还有不受祥瑞等,像宋真宗当年为了封禅泰山,就煞有其事的授意臣子,来进行大规模的人造祥瑞,甚至改元为大中祥符。据说朱元璋有感于唐宋皇帝改年号之频繁,因此并没有改年号,坚持用一个年号,传到后世,便相沿成为一世一元制,皇帝一辈子只能用一个年号。

说到这里肯定有朋友会说了,这明朝的事情跟清朝有关系吗,是不是跑题了呢。别着急,宋安之接下来再说说。

1644年明亡于李自成,清朝趁机入关,成为下一个大一统朝代。清朝入关以后,因为清朝是由关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加之为了方便招降明朝的士大夫阶级,清朝就继承了明朝的制度,是为清承明制。

因为清朝清承明制,明朝的一世一元制自然也被清朝延续了。

当然再好的制度也是有意外的,毕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明清就有两位皇帝拥有两个年号,分别是明英宗和清太宗皇太极。

明英宗朱祁镇是因为土木堡之变被俘,弟弟明代宗补位成为新皇帝,他成为太上皇。他的第一个正统年号自然成为过去式。

明英宗被俘虏一年之后回到明庭,六年以后趁弟弟明代宗病重,成功复辟,再度为帝,改元天顺。

因为明英宗是两次为帝,因此先后拥有正统和天顺两个年号。

清太宗皇太极拥有的两个年号分别是天聪和崇德。

其实皇太极的天聪年号并非是年号,而是本系尊称。像清朝开国时期的太祖努尔哈赤还有太宗皇太极的天命和天聪年号一开始都是尊称,当时的后金(清)身为一方割据政权,并没有年号的概念,只不过后世入关成为大一统王朝,因此这两个尊称相沿过程中便被传为了年号。

所以认真来说清太宗皇太极在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建元崇德才是清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年号。只不过因为后世相沿,之前的天命和天聪尊称就被传为了年号。

清朝的同治帝其实还有一个年号是“棋祥”,是在咸丰帝驾崩传位同治帝以后,顾命八大臣拟定的年号,甚至当时都有一批官方棋祥通宝已经被造出来了。

不过随着同治帝还没有正式登基改元,顾命八大臣就被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推下了台,棋祥年号也因此被废,被改为了同治年号。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大清王朝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清朝,共有12位皇帝。

爱新觉罗氏在未入关时有2位,即努尔哈赤、皇太极。

入关后为10位,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1、努尔哈赤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率八旗子弟历时30余年,统一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城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明天六年,在与袁崇焕的交战中负伤,于八月去世,年68岁。

2、皇太极

努尔哈赤第八子,生于1592年,努尔哈赤战败身亡后即汗位。对汉文化特别推崇的皇太极,学识渊博,军事上很有勇有谋,政治上也极富开拓精神,被称为“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清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统一东北称帝,国号“清”,改族名为“满洲”。可惜的是,入关前夕,猝死军帐中。时崇德八年(1643年)。在位17年。

3、顺治

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年仅5岁由多尔衮辅政即位。天资聪颖的顺治,执政期间倚重汉官,改革祖制,剔除朋党,整顿吏治,与民休息,为大清的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只是年少气盛,为情而噪。心爱的董妃去世将他变为伤心人,自此消极厌世,后病疾缠身,英年早逝。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24岁,在位18年。

4、康熙

玄烨,顺治的第三子。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期间,先铲除权臣鳌拜,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

5、雍正

胤,康熙的第四子,在位13年。康熙六十一年,45岁的胤继位。雍正特别勤政,自诩“以勤先天下”,在位期间,他重整机构,改革吏治。雍正七年(1729年),更是派年羹出兵青海,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维护了国土的安全。

6、乾隆

弘历,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是清朝唯一一位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的皇帝,终年89岁。乾隆之初,繁荣盛世。不过,晚年农民起义不断。从他这朝起,清王朝开始从强盛走向衰败。

7、嘉庆

琰,雍正的第十五子。是个中用守陈的皇帝,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在清朝由盛转衰的节点上,他只能等待西方列强的侵略。

8、道光

宁,嘉庆第二子,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在位30年。虽为人节俭,勤于政务,但实在资质不高,平庸无能。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约,让其陷入无边败局。

9、咸丰

奕,道光帝第四子。在位11年,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登基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就爆发。接踵而来是英法联军入京,火烧圆明园。他因此成了清朝第一个被迫逃离紫禁城的皇帝。

10、同治

载淳,咸丰与慈禧独生子。在位13年,亲政1年。终年19岁。在位期间,实际掌控者为其母慈禧,政事跟他毫无关系。

11、光绪

载,同治堂弟,醇亲王奕寰之子。在位34年。3岁时被带进宫,在慈禧的淫威之下长大,性格懦弱。19岁时,因“不甘作亡国之君”的他,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而被慈禧软禁在瀛台,直至死亡。

12、宣统

溥仪,醇亲王载沣之子。仅在位两年半。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宣统三年,即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下,颁发退位诏书。大清终结。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传国玉玺历经千年为何神秘失踪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这东西应该是真有,但啥时候没了这事就不好说了。在豹眼看来,恐怕没有经历千年,传国玉玺存世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后世那些所谓的传国玉玺,应该不会是原来的那个,恐怕都是赝品。01传国玉玺的由来,及第一次丢失的经历据说秦始皇称帝后,命人用和氏璧镌刻了这个传世玉玺。其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正面由玉工孙寿

  • 消失的那个传国玉玺有留下使用过的圣旨啊文书啊命令啊的文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来从传国玉玺本身的历史进程,来分析一下,是否还有留下带有传国玉玺印章的文物。传国玉玺的诞生传国玉玺第一次是出现在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这本史书上的。据记载,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在攻破赵国之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传国玉玺),并且留下了“完璧归赵”的典故。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天下之

  • 北魏政权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重大贡献就是消灭了黄河流域的大小割据势力,结束了十六国纷乱,基本统一了北方。形成了南北朝对峙局面,为后来隋统一全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拓跋氏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原住在嫩江流域、兴安岭附近。北魏的主要建立者是拓跋,立国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成为了北方最为强大

  • 历代文献中,传国玉玺是何模样?和人们想象中的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子,我想连古人都没见过的,失传已有2千多年了,虽然说历史有记载,但那也只是文字记录而已!具体什么形状,对于我们并不重要,就拿我来说它就是个象征着权力,地位的印信,今天,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用皇帝用过的章多得去了!它们都称玉玺,无论是金子做的,还是铜铸的,玉雕的印信统称为玉玺,可见国人对

  • 为什么清朝时会有一些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270余年的江山,共传12帝,其中,未成年人登基为帝的包括:顺治6岁,康熙8岁,同治6岁,光绪4岁,宣统3岁。之所以这么小就作皇帝,各有其历史原因。众所周知,清朝实行八旗制。努尔哈赤时代,形成了八旗主共治国政的传统。因此,对于谁继承皇位,也要交由八旗主等人组成的诸王会议讨论。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

  • 北魏皇帝列表,历史上北魏皇帝共有多少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有13位皇帝。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文成皇帝拓跋浚,庙号高宗,在位时间45

  • 大清王朝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末帝溥仪)。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

  • 皇帝一般可以用真龙天子称呼,而开国皇帝属龙的最多,是巧合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诚谢朋友邀请:肯定不是巧合吧,权力的神秘化,特别是帝王权力,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君权神秘化是君权神圣化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内容是君权神授。托马斯.阿奎那说: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西方以上帝”为托词,中国则以“龙为蓝本。因为龙腾云致雨,变幻莫测,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华夏子民以龙的传人为荣耀,古代帝王为使王位

  • 古代唐宋元明清皇帝的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被废)李显唐睿宗(禅位)李旦武周朝则天大圣皇帝武(武则天)李唐复辟唐中宗(复辟)李显唐恭宗李重茂唐睿宗(复辟)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

  •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真的消失了吗?好可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从和氏璧由美玉被制成传国玉玺的那一刻起,和氏璧就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属性,尤其是上面的那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出现,传国玉玺成了历代帝王君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既然是统治政权合法的象征,历代统治者莫不以拥有传国玉玺为荣,尤其是到了动乱时代玉玺更是各方争夺的焦点,那么玉玺到底经历了哪些波折呢?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