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货币
形式各样的货币也被统一成被称为“半两钱”的货币。半两钱重半两(一两为24铢,半两则为12铢约8克),是一种中央部分镂有四方孔的圆形钱币。这种圆形方孔的形态,不仅成为历代中国铸造钱币的典范,朝鲜、日本也蹈袭了这种铸币形态。
2、统一文字
正如殷代甲骨文以及青铜器铭文所示,中国使用汉字的历史悠久,文字形态样式也多种多样。发展至战国时代,各个国家的文字形态就更加多姿多彩了。到了始皇帝时期,李斯提议将全国文字字体统一为篆体。现存秦统时期的金石文都是用篆体篆刻的。
3、统一度量衡
全国统一以前,战国诸国有各自的度量衡,流通的货币的形状、重量也都各不相同,有布钱、刀钱、圆孔钱等。这种情况给统一后的国家财政政策以及社会生活造成了许多不便之处。于是,始皇帝决定统一度量衡,并制造标准量器分配到全国。
保存至今的“秦量”“秦权”就是当时的标准量器与衡器。而测量长度的度量单位也被统一,八尺为一步变成六尺为一步就是在那时被改定的。根据《史记》记载,当时连全国车辐的宽度也被统一起来。
请问一厘米有多长,求图片?
一厘米的长度大致是:一厘米大概是成年人小手的指甲盖那么长。
苹果手机上小圆圈的按键直径也是一厘米。
十四寸笔记本上的方向键宽度也是一厘米。
最直观的,你可以拿个尺子量看一下。
【拓展资料】
厘米,俗称公分,是长度计量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早在商代,我国就有象牙尺,到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都是长度计量单位的运用。
它的基本单位名称是米,符号是m,米是国际单位,而厘米不是国际单位。
厘米的单位转换如下:
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纳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