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严世蕃被誉为鬼才 严世藩到底有多聪明

严世蕃被誉为鬼才 严世藩到底有多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96 更新时间:2023/12/4 15:53:49

你真的了解鬼才严世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严世蕃作为严嵩的儿子,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严嵩之所以能够作为奸臣当道数十年,严世蕃的脑子,其实至少可以占据小半功劳。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

严世蕃,字德球,小名叫庆儿。和很多明朝很多官员不同的是,严世蕃并不是通过科举入仕的。而是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免试进入了仕途。后来借着严嵩在朝廷的权势,在朝中步步高升。从尚宝司少卿最后到工部左侍郎,逐步成为明朝的高官。

虽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便成为了官员,但严世蕃的脑子,绝对是够用的。严世蕃这个人非常狡猾,很识时务。而且他还很熟悉国典,最重要的是,他这个人很会揣摩别人的心理。就因为他的这些特长,他被人们称为嘉靖朝的第一鬼才。

严世蕃能够身居高位,其实和当时的时代,以及在位的嘉靖皇帝本人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解释清楚的话,还得从当年嘉靖皇帝上位开始说起。

嘉靖皇帝之所以能当皇帝,那也是相当的意外了。因为之前的皇帝明武宗膝下无子,而且很年轻就死了,所以大臣们不得不在宗室当中,挑选一个嘉靖皇帝兄弟辈的人做下一任皇帝。因为嘉靖和明武宗的血缘最近,而且当时尚且年幼,大臣们觉得他好欺负,所以也就很“意外”地让他当上了皇帝。

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些老臣们看走了眼,嘉靖皇帝真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主。

后来嘉靖皇帝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权,通过一场大礼仪之争,斗倒了那些大臣。但这件事也让当时年轻的嘉靖皇帝,有了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智商最高,比所有人都高。

所以,嘉靖皇帝掌权之后,很善于利用大臣们之间的争斗,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而且自负的嘉靖皇帝,习惯于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建议。所以几轮斗争之后,大奸臣严嵩就上台了。

相比之前的大臣,严嵩有几个优点,最让嘉靖满意。首先,严嵩非常听话,十分善于阿谀奉承,从来不违背他的意思。而且严嵩特别会写青词,就是那种用来上天祈祷的章。正是这两个优点,让严嵩脱颖而出,成为了嘉靖时代最大的一个权臣。

严嵩很清楚,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唯一的诀窍,就是让皇帝开心。

但是,想要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想要做好一个奸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嘉靖皇帝是出了名的难伺候,除了写青词之外,嘉靖皇帝还特别自信自己的才学。所以很多时候,嘉靖皇帝给下面大臣下旨的时候,都不会直接下明旨,而是会直接让大臣们猜。

很多时候,嘉靖可能只写几个字,甚至只给一个词,然后让大臣们猜他的意思。猜对了自然万事大吉,猜不对就麻烦大了。不得不说,嘉靖确实是个很博学的人,所以给出的这些提示,往往范围极广。想要解题,就只能比嘉靖更聪明,比嘉靖看的书更多才行。

而严嵩作为当时明朝最大的官,自然也就离皇帝最近,每天都得面对嘉靖给他出的这些考题。

就在严嵩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时,严世蕃如同一个天使,来到了他的身边。

虽然严世蕃没经历过科举,也没有什么著作文章流传于世。但严世蕃这个人,确实称得上是博览群书,而且通晓古今。后来每次嘉靖给严嵩出题,严世蕃总能替老爹轻松解答,而且基本上就没错过。

有一次,嘉靖皇帝读了一本孤本,当时又读到了不理解的地方了,于是又用朱批抄了送给了严嵩。严嵩看了这个句子,当时就懵逼了:寻思这皇帝又从哪里整来这么一句,怎么连听都没听说过?难道是嘉靖皇帝自己写的?这下可坏了,这要是翻译错了,那后果是真的不堪设想了!于是,严嵩立马就和几个内阁人在衙门里就开始了翻经阅典,甚至连饭都顾不得上吃了,开始逐个地查着资料。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让皇帝派来的小太监一催再催的。最后把嘉靖皇帝等得也不耐烦了,直接上来就骂道:“你们这帮饭桶,什么也不是,养你们有什么用!”

正好在这个时候,严世蕃也从外面回来了,他看见他爹和几个大臣们正着急慌乱地乱翻书的时候,感觉是有急事的样子。于是就问了一句: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慌慌张张呢?严嵩就给他儿子说了起因缘由,并且将那个小纸条给他看了。

结果严世蕃就看了一眼,就非常肯定地说了一句:这段话我读过,是出自什么什么书里面,意思是怎么回事。严嵩一听非常高兴,连忙就核对了,一看果然如此。

从这个事情不难看出,严世蕃也是真材实料,真才实学,而并非是一般的“小聪明”。

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小聪明,也给他自己以及家人带来了杀身之祸!

嘉靖四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64年),严嵩失宠了,并且被就地免职;当时作为他的儿子,严世蕃也被流放了。但是,严世蕃并没有去往指定的流放地点,而是在半道耍小聪明,拐回了他的老家江西新余,并且还在老家大兴土木。

当时新余离北京那也是隔着几千里路,天高皇帝远的,只要严世蕃不是那么太嚣张的话,皇帝一天那么多的破烂事儿,根本也没时间搭理他。如果他要好好地隐藏自己的话,凭借着之前搜刮来的大量的金银珠宝,就是花十辈子都花不完。但是偏偏,严世蕃就是劣性不改,他在自己的老家还是欺男霸女的,最后还被人给告了御状。

于是嘉靖一怒之下,又将他抓捕回京了并且打入天牢,决定重新定罪。

即使被关进天牢,严世蕃也没当回事,根本没害怕,他觉得这都不是事。但是和他一起被关进来的同党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很是迷惑,严世蕃却很淡定地对他说:不要害怕,我们马上就能出狱了!原来,严世蕃早在得知处理他这案子的主审官员、以及案件进展之后,他就指示他的同党,在京城各地散布消息:严世蕃这个人不仅贪赃枉法,还冤杀谏臣杨继盛和沈链,他还希望主审此案的官员们能够为二人平冤。

正常人的思路是如果自己落难了,怎么也得想办法花钱或者用点手段,为自己平反。但是偏偏严世蕃就不这样做,他还往自己身上多加罪名,他真的是嫌自己死得太慢了。

而对当时负责主审严世蕃的官员来说,严世蕃那是死有余辜。所以自然更愿意,给他多写几个罪名,想要让他更“快速”的上路。

严世蕃这样做,自然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而是另有玄机。

因为严世蕃所说的这两个案子,当初正是嘉靖皇帝亲自审核批准的。换句话来说,如果主审官员要为杨沈二人翻案的话,那无疑就是说:皇帝判错了案子。这个事情可是大忌啊!皇帝怎么会判错?

所以,这个折子如果真的递给了嘉靖皇帝的话,那么以严世蕃对皇帝的了解来说,他不但死不了,还有很可能会被官复原职。而这些主审官员们,就会被嘉靖皇帝以“诬陷忠良”为理由,通通地打入大牢。

如果不是鬼才的话,又怎么可能想得出来这么样的损招呢?

但是,事与愿违,鬼才严世蕃这次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政治天才徐阶。徐阶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猫腻了,所以就将奏折给拦了下来,并且重新定了严世蕃的罪名:给他弄了几个莫须有的罪名,说严世蕃通倭,并且让严世蕃本人看了都是百口莫辩的。

虽然在徐阶写的的奏折里面,没有一个字说严世蕃谋反,但是整体的意思让人看着就是写:严世蕃要谋反!

嘉靖皇帝对于贪污,只要不是太过分,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但是,谋反就另当别论了,一旦抓住,那绝对是不能放过的。

所以结局很明朗了。嘉靖皇帝一看完奏折,立马龙颜大怒,最后在嘉靖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565年),把严世蕃给斩了。

严世蕃因为聪明,得到皇帝的宠幸;最后又因为自己太过聪明,落了这么个下场。有时候才华虽然是好事,但是要是错了地方,真的是会把自己给毁掉的!

标签: 严世蕃明朝

更多文章

  • 李轨:隋末群雄之一,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轨,隋朝

    李轨是隋末群雄之一,占据河西,实力强大。李轨还与李渊结为同姓兄弟,共同抗击薛秦。那为何李渊会处死李轨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起兵反隋李轨出身武威富户,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欢读书,因此很有见识,又为人慷慨,经常救济穷困百姓,得到士人的称赞。隋朝末年,天

  • 武媚娘和徐惠都是李世民的妃子,为何结局却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武则天

    李世民的妃子众多,武媚娘和徐惠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两位,但是她们却拥有完全截然不同的命运。唐太宗的宫妃中有两位才人(五品妃子)——徐惠和武则天,她们的命运后来截然不同。她们的人生开场戏大体一样,却由于依附了不同的君王而人生成果相异。在宫深似海、美女流水的妃子群中,才人的位置不算很高,这实在是一个仰皇帝鼻

  • 唐朝四位开国大将,竟然没一个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文静,唐朝

    自古以来,无数的开国功臣都告诉了后人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切记不要太过,要能做到激流勇退那是再好不过的,如果功劳太过势必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因为,就算是在用人不疑的君王也是非常忌惮功高盖主的臣子的。若是功劳太过,赏无可赏了,除了给这个臣子一条死路,君主一般不会想到别的好办法了。就拿唐朝开国的四

  • 揭秘:唐朝君臣礼仪有了哪些改变与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心。那么在唐朝,这个被称作华夏盛世的朝代,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礼仪关系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原因,可以

  • 有人告发房玄龄谋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房玄龄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感慨:“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确,在楚汉之争中,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佐策入关”、“鸿门宴”、“暗度陈仓”、“下邑之谋”等历史事件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若没有张良的辅佐,刘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

  • 揭秘:唯一一个不立皇后的朝代是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宪宗李纯,唐朝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他1岁的时候,祖父德宗即位,顺宗被立为太子,他是顺宗的长子。此时正值德宗削藩时期,严酷的政治斗争让他过早体会到了什么叫残忍。削藩的失败,引发了长安的“泾师之变”。6岁的李纯跟祖父德宗仓皇逃脱,好不容易保住性命。第二

  • 康熙在抓拿鳌拜的时候 康熙为什么要用一群小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四年,12岁的康熙皇帝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婚以后,康熙皇帝就开始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也就是玩摔跤。鳌拜认为这乃系尚未成年的康熙皇帝,玩心所致。康熙八年,这些昔日的少年侍卫们一举将“满洲第一勇士”鳌拜拿

  • 康熙爱民才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康熙到底有多爱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爱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最出名的莫过于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非常的爱民,因此被称为圣祖仁皇帝,仁是康熙皇帝的谥号。那么问题就来了,康熙究竟有多爱民,才能够被称之为仁皇帝呢?看完史料的记载,从此黑转粉。古代皇帝爱民,无非就是减免赋税,因为古代主要就是农业税,

  • 相比于其他三位嫔妃,宋英宗为何还是更喜欢高滔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英宗,高滔滔

    说到宋英宗小编觉得宋英宗是一位非常惨的人,在位只要四年时间,四年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后宫后妃们肯定也不多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滔滔在历史上,地位还会很高的,这与高滔滔的家世有关系,之前宋英宗被宋仁宗带去宫中确定为养子。其实,在那个时候,宋英宗和高滔滔便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