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要亲自出马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要亲自出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26 更新时间:2024/2/14 3:26:54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伐吴,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众所周知的是,如果皇帝亲自带兵出征,那就叫做御驾亲征,但是这种事情还是非常的少的,不因为其他的原因,只是因为皇帝亲征的动静还是非常大的。其实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般都是在京城里面挥斥方遒的,并且很少会到战场的第一线,除非是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去,而往往这个时候就代表着自己的帝位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刘备称帝第二年时却亲自带兵讨伐东吴,结果却是被东吴的陆逊给打败了。刘备的这次出兵不但使蜀国的大将损失了很多,同时也让蜀国大伤元气。由于这次的失败,刘备大病不起,同时也间接的导致了他次年的去世。那么,仔细想一想为何刘备讨伐东吴还需要亲自走一趟呢?

首先是因为当时的诸侯还是比较习惯这样的做法。汉朝末期的时候,因为董卓废掉了汉少帝而另立刘协为帝,从而引起了关东士族的不满。于是,诸侯们也是纷纷开始讨伐董卓,其实大家只是借着这个口号各自怀有自己的心思,他们每个人都想着扩大自己的势力,这也导致了讨伐董卓的道路中途夭折。在这段时间里面,诸侯要是想要站稳脚跟不被其他人给吞掉的话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但是这个军队要是想要真正的被自己掌控的话,务必需要这些人亲自的带队。所以说曹操、孙策和刘备他们几个都是这么做过的。

曹操虽然没有做皇帝,但是当他当上魏王的时候其实已经是皇帝了,这时他们的军权基本上都掌控在曹氏和夏侯氏的手里,尽管像张辽这样的大将军能够掌控一只军队,但是他们还是难以成就大事,因此,曹操在晚年的时候是可以不用亲自到战场第一线的。尽管这样,对于像汉中这样的地方,曹操还是需要亲自带兵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蜀国大臣的一直反对使得刘备不得不这么做。刘备讨伐吴国的时候,实际上当时的大臣们都是很反对的。事实上史书有记载,他想要东征的时候除了张飞以外还是很少有人支持的,像诸葛亮这样的心腹其实大多也是持反对意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还想要东征的话就不得不御驾亲征了,否则还有谁能够抗住当时的舆论压力呢?只有皇帝自己亲自带兵,那些反对的人才不太敢说话了。所以如果从这个方面考虑的话,刘备这么做也是不得已的。

第三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刘备手上也是没有能够使用的人了,刘备是在公元222年讨伐东吴的,这时候原本的四员大将也是仅仅剩下张飞一个人了,关羽是在荆州被杀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东征的原因。黄忠也是在两年前就去世了,而马超是在这年去世的,不过就算马超还活着的话,我想刘备也不会将这个大任交给他的,因为说实话刘备还是不太信任他的。所以最后就剩下张飞一个人,但是张飞对待士兵的态度又不是非常的好,他经常的回鞭打士兵,往往打完之后还是会把他们留在身边,刘备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在给自己的身边埋下隐患。所以刘备觉得不适合让张飞来担当此重任。事情也果真如刘备担心的那样,张飞在准备去江州与他集合的路上就因为对士兵不好被部下给杀死了。

其实除四大将之外蜀国还是有几个人的。但是诸葛得镇守国家,保证后勤供给,所以诸葛是不能够出征的。赵云其实是没有独立带兵面对大战役的经验,所以在刘备死后将儿子也是托付给诸葛和李严,而并没有交代赵云,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赵云单兵作战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但是带兵作战的能力却是不太可以的。

所以说,刘备的蜀国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够独立带兵出去征战的人了,从刘备东征的事情上面也是能够看得出来刘备对人还是很和蔼的,但是他并不能够大胆的使用新人。由于人才的缺乏,蜀国实际上是处于一种危机状态下的,都听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个时候的刘备如果不去东征,蜀国的境地也不是优势的,特别是等到各方势力扩张后,蜀国的处境不是乐观的。所以,刘备想要讨伐东吴的想法也是迫不得已的,因而刘备亲自出征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标签: 刘备东吴

更多文章

  • 息夫人为何会被称为桃花夫人?她是如何引发引发三个诸侯国争斗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息夫人,春秋

    你真的了解息夫人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到古代委身事敌的绝色美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那个名为西施的绝色浣纱女吧。当年,越国的地位在吴国之下,被迫俯首称臣,越王勾践入吴为质,卧薪尝胆欲要一雪前耻。释归后,勾践针对夫差淫而好色的弱点,采取了大夫文种的美人计建议,将西施赠献给了夫

  • 什么事成就了罗艺人生的辉煌?他最后为何会被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罗艺,隋末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罗艺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许多小说中,罗艺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幽州王,拥兵自重,雄霸。他有个武艺超群又英俊帅气的儿子,那就是人称“隋末天下第七条好汉”的罗成。他还有个在界牌关大战番将的孙子罗通,另外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外甥秦叔宝。正所谓演义终

  • 沈婺华与陈叔宝之间的故事是怎样的?她在后宫的生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沈婺华,南陈

    沈婺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从汉高帝刘邦的外孙女张嫣成为皇后开始,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公主之女成为皇后的事情,这些金枝玉叶们本就出身高贵,她们又嫁给了储君或者皇帝,既是亲上加亲也是贵上加贵,但这种政治色彩浓烈的婚姻往往并不幸福,很多都以悲剧收场。南陈后主陈叔宝

  • 严世蕃被誉为鬼才 严世藩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严世蕃,明朝

    你真的了解鬼才严世蕃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严世蕃作为严嵩的儿子,在历史上一直有鬼才之称。严嵩之所以能够作为奸臣当道数十年,严世蕃的脑子,其实至少可以占据小半功劳。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严世蕃,字德球,小名叫庆儿。和很多明朝很多官员不同的是,严世蕃并不是通过科举入仕的。而是通

  • 李轨:隋末群雄之一,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轨,隋朝

    李轨是隋末群雄之一,占据河西,实力强大。李轨还与李渊结为同姓兄弟,共同抗击薛秦。那为何李渊会处死李轨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起兵反隋李轨出身武威富户,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欢读书,因此很有见识,又为人慷慨,经常救济穷困百姓,得到士人的称赞。隋朝末年,天

  • 武媚娘和徐惠都是李世民的妃子,为何结局却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武则天

    李世民的妃子众多,武媚娘和徐惠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两位,但是她们却拥有完全截然不同的命运。唐太宗的宫妃中有两位才人(五品妃子)——徐惠和武则天,她们的命运后来截然不同。她们的人生开场戏大体一样,却由于依附了不同的君王而人生成果相异。在宫深似海、美女流水的妃子群中,才人的位置不算很高,这实在是一个仰皇帝鼻

  • 唐朝四位开国大将,竟然没一个善终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文静,唐朝

    自古以来,无数的开国功臣都告诉了后人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切记不要太过,要能做到激流勇退那是再好不过的,如果功劳太过势必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因为,就算是在用人不疑的君王也是非常忌惮功高盖主的臣子的。若是功劳太过,赏无可赏了,除了给这个臣子一条死路,君主一般不会想到别的好办法了。就拿唐朝开国的四

  • 揭秘:唐朝君臣礼仪有了哪些改变与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心。那么在唐朝,这个被称作华夏盛世的朝代,皇帝和臣子之间的礼仪关系是怎样的呢?又是什么原因,可以

  • 有人告发房玄龄谋反,李世民为何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房玄龄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曾感慨:“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的确,在楚汉之争中,张良作为刘邦的顶级谋士,在“佐策入关”、“鸿门宴”、“暗度陈仓”、“下邑之谋”等历史事件中做出过巨大贡献。可以说,若没有张良的辅佐,刘

  • 唐宣宗号称“小太宗”,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唐朝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