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死心塌地跟着刘邦究竟看中他什么

萧何死心塌地跟着刘邦究竟看中他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4/3/4 16:14:11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

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的“流氓”。

网络配图

萧何甘心追随刘邦,并非像卢绾那样是发小或能力不济,萧何的超群能力在汉朝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已是有目共睹!

萧何愿意追随刘邦,可能主要是这两个原因:

网络配图

一、自身的见识让他认为刘邦才是成大事者!而从历史发展看,萧何每次对大势的判断都非常准确。选刘邦是一次,而最终放弃韩信、站队吕后也是典型的一次。萧何应该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咸阳,也应该见过各类各色的人,甚至六国后人,这些阅历让他的判断力很强!

二、萧何熟悉律令,相必他一定懂得很多历史。懂史的人大多都有一种责任担当,更懂得历史规律——成大事必须围绕一个有领导才能的人形成团队,且具有自省精神(直白点就是知道自己的斤两、自己是谁有什么能力能担当多大的责任)!一个有担当且自省的人,会怎么做?其实就是萧何这么做!

网络配图

历史在演进,但人类社会的很多运行规律没有大变,萧何以其智慧承前后,也奠定了后来无数宰辅将相的轨迹!似萧何者成,不甘心者最终也会遭致失败,或导致多输的局面带来持续祸乱!这是很中国式的智慧启示!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未央宫:萧何给刘邦建造面子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肱骨重臣,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之一。汉高祖八年前后,即公元前199年前后,刘邦率军东进,在东垣一带追击韩王信的残余反寇。与此同时,大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在后方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在秦章台的基础上营建未央宫。未央宫位于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故又称西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

  • 萧何助刘邦夺天下 为何萧何越卖力刘邦越忌讳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西汉初年,汉高祖与丞相萧何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示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内在矛盾与冲突。萧何是刘邦的故友,从刘邦起兵反秦开始,萧何就追随刘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刘邦夺取天下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刘邦也对萧何恩赏有加。当天下平定以后,论功行封,群臣争功,一年多时间不能决定。高祖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名列第一,封为侯

  • 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用何方法获多疑刘邦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也萧何败萧何

    一个人要赢得他人的真正信任,是很难的事,如果这个他人还是手握重权的君王的话,就更难了。那到底有没有争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呢?还真有。网络配图比如,钓。经典案例就是姜太公,周文王发现这个用直钩钓鱼的老先生不是凡人,一谈之下,相见恨晚。于是拜姜太公为老师,并请他辅佐自己,中国历史上一对模范君臣就此诞生。与姜

  • 历史探秘:萧何、张良、陈平的自保之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

    萧何、张良、陈平是刘邦身边智慧国过人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他们的功劳毋庸置疑,但是当受到怀疑的时候,都选择了自保,那么他们自保之策谁的最精明呢?一、萧何萧何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但在追随刘邦的过程中,也曾数次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刘邦的猜忌。面对刘邦的疑心,萧何不得意,采取了自保之策。1、递交投名状网络配

  • 君臣之道!萧何告诉你什么才叫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

    自古有很多至理名言,其中“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很出名的一句,今人还很频繁的使用此句。那么,怎么做才真正叫做“识时务”?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1、不愿入朝为官萧何在未追随刘邦起事前,是秦朝沛县的小官吏。秦朝御史到泗水郡督察工作,萧何被抽调随御史属官去办事,把事情办得有

  •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

    韩信和张良、萧何同为刘邦的肱骨之臣,为何张良萧何可以入世家而韩信却只能入列传呢?主要因为世家是记载王侯,以及子孙世代承袭的历史。韩信的结局是先降为淮阴侯,后为吕后萧何骗入宫中杀掉,夷三族。而萧何、张良、曹参、陈平、周勃都是作为开国元勋有突出贡献,爵位传于后世,故入世家。若是韩信没有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 汉丞相萧何善始善终的秘诀:揭秘一代贤相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王独霸天下的贪婪与狰狞面目。打天下时是哥们兄弟,一旦江山到手,曾经为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伙计,就都成了多余的人,甚至视作皇权的威胁,必欲诛之一消心头之患。古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越王勾践手下的文种、汉淮阴侯韩信、明太祖蓄意构置的“胡蓝两案

  • 揭秘:西汉名相萧何贪污是真的为了贪而贪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以各种理由杀死有功之臣,剩下了他认为是忠臣的臣子,但他依旧对这些人不放心。萧何便是这些活着的有功之臣之中的一位,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做了一件自己都反感自己的事,贪污,但这贪污绝对不是因为贪而贪,而是因为保命。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

  • 以退为进——萧何是如何避免杀身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萧何,江苏丰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 汉朝第一功臣到底是谁?不是萧何难道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纪信

    刘邦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萧何被刘邦确定为第一功臣。这样分封,是针对生者而言,如果包括死者,那第一功臣的位子或许就不是萧何的了。这头把交椅萧何不坐,谁有资格坐呢?那人应该是纪信。因为,倘若没有纪信,刘邦早已死于非命,还怎么会轮到他做皇帝?网络配图刘邦虽然通过“陈平计”把范增给算计了,但他这阴狠一招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