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初三杰的萧何为何能够得到善终?

揭秘:汉初三杰的萧何为何能够得到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4/3/6 17:28:13

导读:萧何刘备手下重要的谋士,他为刘邦开拓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刘邦登基以后,开始大力诛杀功臣。而此时,萧何在刘邦帐下有着极大的威望,一直是刘邦的眼中钉。那么他又是如何在刘邦的虎视眈眈之下逃脱毒手的呢?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网络配图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按照惯例,要进行论功封赏。在为功臣们排名时,他把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萧何排在了第一位。

于是有满身伤痕的大将不服了,意思是,俺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凭什么比不上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老萧呢?刘邦以其独有的嬉笑怒骂的风格,非常不客气地答曰:你们充其量是“功狗”,人家萧何可是“功人”。表面上,捕获猎物的是猎狗,但牵着狗的,指挥狗的,却是人啊。意思很明白:你们不过是棋子而已,萧何是下棋的人。可见,刘邦对于萧何的评价真是高。虽然高,却也是恰如其分,并无过誉之词。的确,在刘邦夺取天下的道路上,萧何的确起到了别人难以取代的作用。

首先,萧何是刘邦的后勤部长。古代的那些农民起义,要想最终成事,必须要有一块根据地,流寇主义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楚汉相争时,刘邦的根据地是关中,而替他经营、管理关中的人,正是萧何。根据地为什么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粮草和兵员。在古代的冷兵器战争中,这二者是有决定意义的。萧何的本事,就是能发展壮大根据地,源源不断地为刘邦提供粮草和兵员。试想,在刘邦打了一个又一个败仗后,几乎绝望的时候,萧何立即派人送来了补给和士兵,让他重整旗鼓,这就是雪中送炭啊。难怪刘邦对此一直念念不忘。

网络配图

其次,萧何还是刘邦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当时,刘邦正处于事业的低谷期,大家感觉跟着刘邦看不到希望,没有什么前途,于是很多人就开小差,跑路了。一直未受到重视的韩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跑路的。萧何听说后,立马去追。追上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许以高级职位,终于把韩信劝了回来。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而韩信则为刘邦打败项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萧何为刘邦做了这么多工作,按说刘邦应该对他感恩戴德吧?在创业期间,以及创业刚刚成功的时候,的确是这样。但随着刘邦的皇位坐稳,他开始对萧何有了戒心。为何?因为萧何的威望太高了。你如果想脱离刘氏集团,自己出去创业,那可咋办呢?幸好,萧何身边有个门客看到了这一点,并告诉萧何一个自保之计:自污,以降低威望。萧何是何等聪明的人啊,一点即透。他开始大肆强取豪夺,搞得长安城的人们怨声载道。最后大家告状告到了刘邦面前。毫无意外,刘邦心里乐呵呵的。

网络配图

即便这样,刘邦还觉得不够,他找了个借口,把萧何弄进大牢里,关了一些日子,然后放了出来。此时,萧何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此后的萧何再未受到摧残。公元前193年,善终。

说起来,萧何比韩信更加的聪明,政治素养更加的高深一点,虽然如履薄冰但至少逃过一劫。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萧何死心塌地跟着刘邦究竟看中他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何

    从始至终,萧何都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沛县起兵的不只刘邦一个人,随后的反秦势力中,各地英杰也不少,但萧何独携家带口追随刘邦,为什么呢?刘邦的魅力就不说了,当然,很多史书讲刘邦不怎么务正业,但其实仔细看刘邦年轻的经历,却非一般人,更非人们惯常理解的“流氓”。网络配图萧何甘心追随刘邦,并非像卢绾那样是发小或

  • 未央宫:萧何给刘邦建造面子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肱骨重臣,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之一。汉高祖八年前后,即公元前199年前后,刘邦率军东进,在东垣一带追击韩王信的残余反寇。与此同时,大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在后方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在秦章台的基础上营建未央宫。未央宫位于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故又称西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

  • 萧何助刘邦夺天下 为何萧何越卖力刘邦越忌讳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西汉初年,汉高祖与丞相萧何之间的关系充分展示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内在矛盾与冲突。萧何是刘邦的故友,从刘邦起兵反秦开始,萧何就追随刘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刘邦夺取天下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刘邦也对萧何恩赏有加。当天下平定以后,论功行封,群臣争功,一年多时间不能决定。高祖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名列第一,封为侯

  • 成也萧何败萧何:萧何用何方法获多疑刘邦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也萧何败萧何

    一个人要赢得他人的真正信任,是很难的事,如果这个他人还是手握重权的君王的话,就更难了。那到底有没有争得君王信任的办法呢?还真有。网络配图比如,钓。经典案例就是姜太公,周文王发现这个用直钩钓鱼的老先生不是凡人,一谈之下,相见恨晚。于是拜姜太公为老师,并请他辅佐自己,中国历史上一对模范君臣就此诞生。与姜

  • 历史探秘:萧何、张良、陈平的自保之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

    萧何、张良、陈平是刘邦身边智慧国过人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他们的功劳毋庸置疑,但是当受到怀疑的时候,都选择了自保,那么他们自保之策谁的最精明呢?一、萧何萧何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但在追随刘邦的过程中,也曾数次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刘邦的猜忌。面对刘邦的疑心,萧何不得意,采取了自保之策。1、递交投名状网络配

  • 君臣之道!萧何告诉你什么才叫识时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

    自古有很多至理名言,其中“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很出名的一句,今人还很频繁的使用此句。那么,怎么做才真正叫做“识时务”?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的人生经历,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1、不愿入朝为官萧何在未追随刘邦起事前,是秦朝沛县的小官吏。秦朝御史到泗水郡督察工作,萧何被抽调随御史属官去办事,把事情办得有

  • 《史记》中为什么萧何张良入世家?而韩信入列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

    韩信和张良、萧何同为刘邦的肱骨之臣,为何张良萧何可以入世家而韩信却只能入列传呢?主要因为世家是记载王侯,以及子孙世代承袭的历史。韩信的结局是先降为淮阴侯,后为吕后萧何骗入宫中杀掉,夷三族。而萧何、张良、曹参、陈平、周勃都是作为开国元勋有突出贡献,爵位传于后世,故入世家。若是韩信没有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 汉丞相萧何善始善终的秘诀:揭秘一代贤相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王独霸天下的贪婪与狰狞面目。打天下时是哥们兄弟,一旦江山到手,曾经为之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伙计,就都成了多余的人,甚至视作皇权的威胁,必欲诛之一消心头之患。古来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越王勾践手下的文种、汉淮阴侯韩信、明太祖蓄意构置的“胡蓝两案

  • 揭秘:西汉名相萧何贪污是真的为了贪而贪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以各种理由杀死有功之臣,剩下了他认为是忠臣的臣子,但他依旧对这些人不放心。萧何便是这些活着的有功之臣之中的一位,为了消除刘邦的疑虑,萧何做了一件自己都反感自己的事,贪污,但这贪污绝对不是因为贪而贪,而是因为保命。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

  • 以退为进——萧何是如何避免杀身之祸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何

    萧何,江苏丰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