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谈虎色变”,程颐眼中什么才叫“真知”?

“谈虎色变”,程颐眼中什么才叫“真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07 更新时间:2024/1/1 5:37:49

我们每个人对周围的事物都会有些看法。有些认识是较为肤浅、流于表象的,如和某人有一面之交,认得名字而已;有些经过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看法,比如你喜欢哪只球队,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赢得比赛;有些是自己非熟知的,如自己从事的某种职业或朝夕相处的人。不同的认识层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也习惯性认为自己熟悉的知识就是真知灼见,不加怀疑。而在代大儒程颐眼中,真知是不同于一般认识的,他究竟怎么看真知呢?

在他的语录中,他说:“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绝不为矣。”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老虎会伤人,然而大家在一起聊到老虎伤人的话题时,只有真正被老虎咬伤过的人,才能有真正切肤的痛苦感受,从而吓得变色。程颐认为,知道“老虎会伤人”是“常知”,而真正有被虎伤的体验,才叫真知。当我们满足于仅仅“知道”一些道理的时候,认识就是不够深刻的,如我们都知道不能偷窃,而面对财富时,却常常有人心动做下错事,最后锒铛入狱。这可能就是我们对“不能偷窃”道理认识的还太肤浅,面对诱惑时,就将它抛在脑后。倘若真正了解“不能偷窃”的道理并信奉它,又怎么会犯下错事呢?

程颐的“真知”学说与道德直接相关,他用“谈虎色变”的故事说明的就是对道理需要深刻体认,实践才能出真知。儒家学说就是这样带有强烈的实践性格。很多人认为儒学习惯于空谈礼义道德,它造成国人虚伪、浮夸的劣根性,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有问题的。《礼记》就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许慎在《说解字》里就说:“礼者,履也。”礼本来是用来敬天事鬼的活动,后来逐渐成为中国社会通行的规则,先哲们认为想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是需要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的。讲的通俗一些,想要有好的道德首先要懂得规矩,要知道怎么站,怎么坐,怎么说话……倘若一个人成天站没有站样,坐没有坐样,说话阴阳怪气、油嘴滑舌,又怎么能相信他是一个有道德、值得托付的人?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固然不能像那位曾被老虎伤过的人一样去获取真知灼见,但的确应该如被老虎咬一样,多对道德问题多加思考体认,并坚定不移的相信:社会虽然复杂,但我们应该坚信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通行证——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社会是没有办法发展到今天的。只要带着高尚的理想择善固执,我们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标签: 宋朝,程颐

更多文章

  • “北宋五子”有一对是兄弟,“洛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程颢,程颐

    “二程”才高,却伤害了无数女性,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二程”指的是宋代程颢、程颐两兄弟,他们同为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其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都是以“理”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万事皆出于理”。哥俩曾先后在洛阳的嵩阳书院长期讲学,所以其学术思想被称为“洛学”,与周敦颐

  • 揭秘: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与青楼女子张彩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晏几道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北宋宰相晏殊一生富贵,被誉为贤相,意外的是,却跟儿子晏几道因一个青楼女子张彩萍,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晏殊初见张彩萍,就被她的蕙质兰心吸引,此时,他年逾五十,日暮西山。而晏几道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也和张彩萍有过一面之

  • 宋朝诗人晏几道的《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原文及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晏几道《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宋朝晏几道《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李商隐有一首七夕的诗堪

  • 晏殊与晏几道之间是什么关系?晏殊死后晏几道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殊,晏几道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

  • 宋朝诗人晏几道的《更漏子·柳丝长》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宋朝

    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更漏子·柳丝长》宋代:晏几道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译文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丛外漏声不断传向远方。塞雁向南归去令人惊心,杂乱的城鸟

  • 北宋著名词人,赏析晏几道的《六幺令·绿阴春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晏几道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南昌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第七子。晏几道一生仕途不顺,缘其个性耿直,不肯依附权贵,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晏几道

  • 晏几道最出名的一首词,把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在历史长河中,晏几道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词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到了北宋达到了鼎盛时期,而宋代的词人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仅唐宋八大家,宋朝就了过半江山。所以要想在宋词中站稳脚跟,也是当真不容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词人,作品不算特别多,但是却在

  • 史上最无耻的驸马——北宋词人王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词人,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这阙《蝶恋花》,出自北宋词人王诜。面对如此美景,流落归来后的王诜没有心情去欣赏,内心只有苦闷和凄凉。其实,王诜还有一个身份,即宋英宗的女婿、宋神宗的妹夫。原本在

  • 王诜借走了苏东坡画给米芾的画,再也没还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苏东坡,米芾,宋朝

    苏东坡画墨竹,文同是他的老师。文同是苏东坡的表兄,字与可,曾任湖州知州,因此世称文湖州。文同是苏东坡的兄长,是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李公麟《孝经图》卷上有一个场面,描绘两个文人在花园里相遇,彼此间行礼如仪,很符合苏东坡与文同彼此间的恭敬与揖让,尤其背景中的山石与竹子,更是对二人品格的暗喻。文同开创了

  • 北宋大文豪王诜:苏轼是他好哥们,还娶了公主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王诜,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真正的历史人物也不会像书中所描写的那般扁平,一个人一定拥有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人所作出的决策也肯定会有所不同。不过,在谈今天的故事主角之前说这些,并不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