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谢良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谢良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9 更新时间:2024/1/1 2:52:55

程门四先生之一的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程门四先生想必很多人都听过这个称号,其中的很多人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如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就是其中之一,谢良佐。谢良佐,人称为上蔡先生或者是谢上蔡,他是北的官员,同时还是一名学者,谢良佐自己创立了上蔡学派,同时他还是心学的奠基人,更是湖湘学派的鼻祖,谢良佐在程朱理学的发展史上更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谢良佐著有《论语说》,可以说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贡献也是相当的大。

为什么谢良佐能有这么大的成就而不是别人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够吃的了很多别人吃不了的苦,他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对待学问和知识非的虔诚谦虚,在他29岁的时候,在学问上就已经有了一番不小的成就,在他去程颢请教的时候,程颢对待谢良佐非常的恭敬,待以客人之礼遇,但是没想到的是谢良佐却正色道“我是来向先生拜师问学的,甘愿做先生的弟子,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程颢听说了之后不得已只能将他安排在一个小屋里居住,那间小屋也是非常的简陋,而且屋顶经常漏雨,四面的墙壁也是常年透风,当时谢良佐前去的时候正值冬天,当时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因为屋子里四面透风又没有足够的取暖工具可以用来取暖,所以生活在这间屋子中非常的不容易,就连一日三餐也经常是难以吃饱,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他坚持了下来,就这样在这一个多月当中他学会了很多的东西,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这段经历带给他的收获远比苦难多得多。

除此之外,谢良佐还非常的严于律己,非常的自律,即使是生活再怎么不容易,过程再怎么艰辛,他都会坚持每天写日记,而且每次在做一件事之前都会经常对自己进行反思,就连日常的处世之道也是用礼仪很好的约束自己,如果一旦发现自己违背了日常的礼仪规范就会惩罚自己。

他说人性当中最难克服的就是自己本身,一定要从本性当中最难克服的地方克服,就是这样他总是用最严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他认为修身当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一个“矜”字,刚愎自用,自欺欺人的心态还有骄傲自大的姿态都是因为一个“矜”引起的,他和程颐分别一年之后再次相见,程颐问道他一年中有什么收获,谢良佐回答道只单单去掉了一个“矜”字,程颐听完后非常的高兴,称赞道这就已经是足够的用功,已经学会了自己独立思考。

谢良佐就因为这件事成为了“良佐去矜”的千古佳话,有这样的自我认识和严格的自我要求大概就是为什么他会成功的原因吧,谢良佐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潜心学习钻研,才能有很大的收获和成长。

标签: 谢良佐汉朝

更多文章

  • “谈虎色变”,程颐眼中什么才叫“真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程颐

    我们每个人对周围的事物都会有些看法。有些认识是较为肤浅、流于表象的,如和某人有一面之交,认得名字而已;有些经过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看法,比如你喜欢哪只球队,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赢得比赛;有些是自己非常熟知的,如自己从事的某种职业或朝夕相处的人。不同的认识层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也习惯性认为自己熟悉的知识

  • “北宋五子”有一对是兄弟,“洛学”的代表人物程颢、程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程颢,程颐

    “二程”才高,却伤害了无数女性,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二程”指的是宋代程颢、程颐两兄弟,他们同为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其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大体一致,都是以“理”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万事皆出于理”。哥俩曾先后在洛阳的嵩阳书院长期讲学,所以其学术思想被称为“洛学”,与周敦颐

  • 揭秘: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与青楼女子张彩萍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晏几道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北宋宰相晏殊一生富贵,被誉为贤相,意外的是,却跟儿子晏几道因一个青楼女子张彩萍,有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晏殊初见张彩萍,就被她的蕙质兰心吸引,此时,他年逾五十,日暮西山。而晏几道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也和张彩萍有过一面之

  • 宋朝诗人晏几道的《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原文及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晏几道《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宋朝晏几道《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李商隐有一首七夕的诗堪

  • 晏殊与晏几道之间是什么关系?晏殊死后晏几道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殊,晏几道

    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

  • 宋朝诗人晏几道的《更漏子·柳丝长》原文、译文及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宋朝

    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更漏子·柳丝长》宋代:晏几道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译文柳丝柔长春雨霏霏,花丛外漏声不断传向远方。塞雁向南归去令人惊心,杂乱的城鸟

  • 北宋著名词人,赏析晏几道的《六幺令·绿阴春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晏几道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南昌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晏殊第七子。晏几道一生仕途不顺,缘其个性耿直,不肯依附权贵,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晏几道

  • 晏几道最出名的一首词,把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晏几道,北宋

    在历史长河中,晏几道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词经过了唐朝的发展,到了北宋达到了鼎盛时期,而宋代的词人到底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仅唐宋八大家,宋朝就了过半江山。所以要想在宋词中站稳脚跟,也是当真不容易。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词人,作品不算特别多,但是却在

  • 史上最无耻的驸马——北宋词人王诜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词人,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这阙《蝶恋花》,出自北宋词人王诜。面对如此美景,流落归来后的王诜没有心情去欣赏,内心只有苦闷和凄凉。其实,王诜还有一个身份,即宋英宗的女婿、宋神宗的妹夫。原本在

  • 王诜借走了苏东坡画给米芾的画,再也没还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诜,苏东坡,米芾,宋朝

    苏东坡画墨竹,文同是他的老师。文同是苏东坡的表兄,字与可,曾任湖州知州,因此世称文湖州。文同是苏东坡的兄长,是老师,也是最好的朋友。李公麟《孝经图》卷上有一个场面,描绘两个文人在花园里相遇,彼此间行礼如仪,很符合苏东坡与文同彼此间的恭敬与揖让,尤其背景中的山石与竹子,更是对二人品格的暗喻。文同开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