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皇帝都削兵权失败,为什么赵匡胤能成功

五代皇帝都削兵权失败,为什么赵匡胤能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43 更新时间:2024/1/26 6:36:41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皇帝削弱节度使的权利都没成功,而宋太祖赵匡胤用“杯酒”就成功了,这是为什么呢?要考量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首先得了解赵匡胤这个“杯”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酒”,是兔死狗烹的“毒酒”,还是香醇可口的“佳酿”?

赵匡胤自己就是通过兵变夺取的政权,所以,他对军人掌权过大有着深深的忌惮,尤其是他上位之初,就暴发了李筠和李重进等两位节度使的叛乱,更加深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忧虑,也更增加了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如何让自己的位子更加稳妥牢靠,如何消除五代以来不停重复上演的兵变,这是他上位后要做的头等大事。

凡有大事,赵匡胤就会想到赵普。所以,961年,也就是赵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七月的一天,他专门找来赵普,问他唐末以来,五十年间换了八姓十二个皇帝,如今我得天下,如何长久?赵普提出的对策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于是,赵匡胤依计而行。

赵匡胤的“释兵权”其实是分步实施的。他先从比较疏远的将领开始,如张光翰、赵彦徽、慕容延钊韩令坤,这四人既不是他的义社兄弟,也不是跟随他时间很长的,甚至私交也不很深厚。因此,对于他们,手段相对简单一点,但虽说简单,不过也没有亏待他们,先是,张光翰、赵彦徽分别罢去侍卫亲军司马军和步军都指挥使职务。接着,免去了慕容延钊的殿前司都点检一职,随后免去韩令坤罢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职务。对这些人,都作了较好安排,一律到各地任节度使,加使相头衔,给予极高的礼遇。

对于他那些义社兄弟,赵匡胤的手段柔和一些。961年秋的某日,赵匡胤叫来石守信王审琦等义社兄弟和开国功臣,大家一起喝酒。喝着喝着,赵匡胤忽然不乐起来,大家问何故,赵匡胤说,假如不是你们出力,我怎么会有今天,你们的功劳,我当铭记。只是如今做了皇帝,却老是睡不好觉。大家又问何故。他说,这原因,你们自然知晓,做皇帝威风八面,谁不想做?大家吓得立马跪倒,当面表达忠心。赵匡胤接着说,你们忠心耿耿,我不怀疑,但如果你们的下属贪图荣贵,到时候将黄袍披到你们身上,那时就由不得你们了。

这下可把大将们吓死了,赵匡胤话里有话,明显有猜忌,一旦皇帝开始猜忌,那说莫说荣华富贵,就是卿卿性命也难保。因此,他们磕头如捣蒜,请皇帝指明出路。赵匡胤见时机成熟,就直接说,人生短暂,有功劳不如有富贵,你们何不解去兵权,置产立业,为子孙谋福,又多买歌儿舞女,安心享受,这样,你们快乐,我也安心。

于是,石守信、王审琦等大将第二天就上书称病,请求解去兵权。赵匡胤立即同意他们的请求,同时,赏赐他们大量珠玉钱财,授他们节度使官衔,又与他们结为亲家,把长女嫁王审琦的儿子,次女嫁石守信的儿子,安排弟弟赵廷美娶张令铎的女儿。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之所以在“杯酒释兵权”上顺利,成功解除政权威胁,主要原因是,他没有给大将们取命的“毒酒”,而是给了他们香醇的“美酒”,所以释兵权释得平安无事,皆大欢喜,这充分显示了赵匡胤在政治上杰出的御人之术。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六合之战: 宋太祖宋赵匡胤以少敌多大破五千敌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代十国,宋朝,赵匡胤

    提起赵匡胤,不少人都会想到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这是在他“黄袍加身”以后担心其他大将效仿于是以酒宴威逼其他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故事,也是这次的杯酒释兵权使他最终能够问鼎中原建立了大宋王朝。其实除此之外,赵匡胤的一生中也是十分辉煌的,这位名将曾经以少敌多取得了巨大胜利。在建立宋朝之前,赵匡胤曾是后周的名将

  • 赵匡胤因为什么而传位给弟弟 赵匡胤为什么不立元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赵光义,宋朝,元佐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改名赵炅)能够做皇帝,得力于他母亲杜太后立下的家法。宋太祖建隆二年,杜太后一病不起,临终时召集她的儿孙以及宰相赵普说话。她先问赵匡胤:“你可知道你是怎么得天下的?”太祖呜咽着回答说:“儿臣之所以得天下,全靠祖宗洪福以及太后的功德。”太后说:“你错了!原因在于周世宗让一个七岁的幼儿

  • 赵匡胤死后 他的弟弟是怎么对待赵匡胤的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赵光义,宋朝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一个深夜,宋太祖赵匡胤叫来自己的弟弟喝酒,觥筹交错之间,太祖喝得很尽兴,然后美滋滋地睡觉去了。不料这一觉睡过去,竟然就此与世长辞。太祖第二天驾崩,弟弟赵光义第三天就登基,这便是后来的太宗皇帝。因为当时太祖死得蹊跷,况且太祖又是有子嗣的,所以赵光义这样上位名不正也言不顺,只不

  • 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都怎么样了?赵氏子孙今何在?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匡胤,宋朝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终年五十岁。赵匡胤死后,皇位由其弟弟赵光义继承,是为宋太宗。历史上关于赵匡胤为什么把皇位传位弟弟,而不传给自己儿子的说法有很多。由于这个话题超出了本文的范畴,所以这里就不进行详细说明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查找“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这两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溜掉自己的弟弟 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赵匡胤,赵光义,杯酒释兵权

    提起宋太祖赵匡胤,最先让我们熟知的便是他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当年在陈桥驿发起兵变,最后才荣登帝位,而他的生平经历也让他对身边武将们都没有绝对的信任!后来,在一次宴会中,赵匡胤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不能再等待了,于是借着这次宴会,他让手握重兵的几位大将们都荣归故里,将他们原有的兵权,统统握在自己的手里!

  • 宋太宗继位以后,是怎么处置大哥赵匡胤的年轻妻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太宗,宋朝

    在宋朝的历史上,有所谓的后宫三大疑案,分别是“金匮之盟”、“烛影斧声”和“宋皇后之谜”。由于历史久远,史料匮乏,当年的许多事情,恐怕除非穿越了才能够说得清楚。今天,我们利用仅有的史料,再回到976年农历10月11日那个早上,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在那以后,宋太宗又是如何对待赵匡胤年轻的妻子和儿子的。

  • 赵匡胤为什么轻易就夺了后周江山?只怪柴荣太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

    周世宗柴荣,可谓是五代十国时期第一明君。可是,就是由于太过聪明,在弥留之际,自以为是的安排,导致柴家江山被手下心腹大将赵匡胤篡夺,令人唏嘘不已。一.殿前司的崛起:禁军一分为二五代始于后梁朱温,朱温本为唐末宣武节度使,称帝后,就以自己的宣武镇兵为禁军,禁军长官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到了后唐,改为侍卫亲军司

  • “义社十兄弟”中最核心的成员是谁?他们都是赵匡胤的拜把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义社十兄弟,宋朝

    “义社十兄弟”中最核心的成员,都是赵匡胤的拜把兄弟,韩通虽然有“在京巡检”的头衔,但他们绝对不会听从韩通的指挥,韩通事实上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最重要的是,殿前都点检公署就在皇宫大内的左掖门边上,赵匡胤把石、王两员心腹大将和殿前军的精锐放在这里,既可以保护殿前军的大本营,保护殿前军将士家属们的安全,又可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真实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义社十兄弟,宋朝

    在历史现实中,赵匡胤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将领最终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在于他完全掌握了后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禁军,这一点我在《兵变也得讲学问-陈桥兵变的台前幕后》中已有详细叙述。其实在赵匡胤早年从军时,有一群与他有着相似的背景的“热血青年”先后参军,赵匡胤与他们结为兄弟,荣辱与共,而他们这群人先后成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要督建引水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宋朝

    开宝九年(976年)的十月,赵匡胤暴毙。此前的数月,赵匡胤依然忙于处理各项政务,根本没有患病的迹象那这短短几个月间,朝堂内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大变发生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金陵城虽然拿下,李煜虽然投降,可是南唐的许多州郡依然有一些死忠分子在坚持抵抗。宋军一部在先锋官曹翰的带领下奉命攻取江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