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历史:奇才诸葛亮也曾经三次中计

三国历史:奇才诸葛亮也曾经三次中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70 更新时间:2024/1/22 1:40:09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良似的足智多谋的“奇人”。他的才能有如“皓月之明”,他的计谋更是“神出鬼没”。

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之间,鲁肃三番两次的被他“忽悠”,司马懿甚至被他吓破了胆,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计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难怪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也有失算的时候,曾经四次中了别人的计,上了别人的当。

网络配图

第一次中计

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刘备固然是位“仁主”,是“皇叔”,自己辅佐刘备肯定能够得到重用,但当时刘备手下“文不过孙乾糜竺简雍,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况且没有牢固的地盘,没有强大的军队,实力太弱,基础太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难度确实很大,所以诸葛亮心里犹豫,拿不定主意。刘备第一次来访,诸葛亮躲了起来;第二次来访,诸葛亮出去“闲游”了。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干脆大白天猫在屋里睡大觉,不肯相见。

张飞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想出了一条计谋,故意大声对关羽说:“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张飞的嗓门高,诸葛亮自然能听得见,想到张飞是个粗鲁汉子,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况且自己的房子是“草房”,哪里能经得起用火烧,只好翻身起床,出来拜见刘备,并为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跟刘备出山。

第二次中计

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荆州,拜见刘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琦对诸葛亮说:“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诸葛亮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懦弱无能的刘琦会使出这么一招,如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刎”,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好为刘琦出谋划策,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不见兔子不撒鹰,刘琦在得到了自己能够“活命”的良策后,才命人安上梯子,送诸葛亮下楼。

网络配图

第三次中计

诸葛亮在北伐中遇到的最强硬、最顽固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为了拿掉司马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诱惑司马懿出兵对打。但是精明的司马懿却“吃一堑,长一智”,甘心“忍辱负重”,不管你诸葛亮再怎么羞辱、挑战,我就是坚决不和你交手。软硬都不吃,司马懿铁了心的坚守不出,诸葛亮即使谋略再深,计策再高,也着实没有办法。

无奈之余,诸葛亮只得运用“下三滥”的手段,派人把一套“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连同一封措词极度羞辱的书信送到司马懿面前。司马懿看了女人衣服和书信后,“心中大怒”,这可是对一名将军莫大的嘲笑,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司马懿转念一想,马上看透了诸葛亮的用意在于让自己出战。于是装着很高兴的接受了诸葛亮的“礼物”,并重赏了使者。使者起初看到司马懿生气的样子,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呢,想不到司马懿不但不杀他,反而对自己高标准的接待,未免心花怒放。

精明的司马懿揣摩透了使者的心理,于是不失时机、将计就计的向使者打听蜀军军情,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本来想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出兵,不料司马懿不但没中计,反而获得了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长久的最高军事机密,这一机密的泄漏,无论是对诸葛亮本身而言,还是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言,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网络配图

此刻,心理脆弱、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并由此而变的“神思不宁”,以至于旧病复发,最后死在了五丈原。诸葛亮被后人称为“中国历代贤相中第一奇人”。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遐想到他的足智多谋,他的鞠躬尽瘁,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聪明绝顶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即使像粗鲁野蛮的张飞、懦弱无能的刘琦,都能让满腹经纶的诸葛亮上当中计,更不用说遇到精明远虑的司马懿了。

没想到这么聪明的诸葛亮,也会中计,不知道中计的时候诸葛亮是什么心情。小编猜测一下,也许会觉得懊恼和无奈多一些。自己这么聪明,却还是有疏忽。只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让刘备追得最辛苦的人其实不是诸葛亮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皇叔信义著于四海,许多谋士以及良将都投奔了刘备。这才让他从一个编草席的人变成了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然而谁会嫌自己底下的人才多呢?就像考完试知道分数的时候你会嫌自己的分数高吗?赚钱的时候你会嫌自己赚的多吗一样的道理。刘皇叔对人才可谓是求知若渴 他三顾茅庐出了“卧龙”诸葛亮, 对法正

  • 司马懿因何判断出诸葛亮将命丧五丈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居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蜀汉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兵出斜谷屯扎于五丈原后,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

  • 刘备极其忌惮诸葛亮 临死给他戴了个紧箍咒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诸葛亮

    说起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一直以来世人都认为这是皇帝和臣子的典范,皇帝对臣子信赖有加,择其善者而从之;臣子多皇帝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至于积劳成疾,早早的就过世了。可是现在我们再仔细品味“白帝城托孤”里,刘备那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真的是刘

  • 诸葛亮选择刘备真正原因:被逼迫?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

    东汉成规,征辟本州本郡的大族做掾属。这种地方政权和世家大族的合作秩序,在东汉末年的纷乱后遭到扰坏。琅琊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堂兄弟)分仕于三家,便因乱世而宗族子弟流离。还有一例,颍川荀氏避乱冀州,仕于袁绍。网络配图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曲相伴而

  • 刘禅这么无能为什么诸葛亮为何不敢直接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基本上掌握了蜀国的大权,然而蜀国的灭亡,原因最重要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做君主,既然刘禅这么无能,那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何不取而代之?为何不敢自己去称帝呢?网络配图在刘备去世之后,给刘禅的遗嘱中说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地位之高。但就是这样一个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

  • 揭秘诸葛亮一生十大遗憾:诸葛亮为何事报憾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

    一代名相诸葛亮是中国古人的骄傲,他的运筹帷幄均胜千里,已为广大中国人所熟知。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榜样,不过看看中国历史,尤其是三国志,诸葛亮这位智者,其实也有遗憾。其一,早孤。诸葛亮从小就死了父母,依靠自己叔父生活。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妈的孩子像根草,诸葛亮小时候没能得到父母

  • 学者称:周瑜度量大 诸葛亮三气周瑜不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瑜,诸葛亮

    春节期间,在安徽省舒城县采访,得知争议两年多的“周瑜故里”商标注册案已有初步结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经过调查和审理,将这一商标权裁定给了安徽省舒城县周瑜文化研究会。这不禁引发了我“周瑜故里今安在”的兴趣,于是,专门拜访了周瑜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周瑜研究专家李卫生,并实地察看了多处周瑜遗址。网

  • 诸葛亮野史:廉洁背后有神秘监督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东汉的人品监督诸葛亮廉洁一生 得益于口碑监督我们读历史,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史上那些圣贤的美德是与生俱来的,却忽略了圣贤当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诱惑和堕落机会。他们能达到人品的高峰是如何地不容易?而且,他们的伟大人格又是由哪些元素铸成的呢?例如诸葛亮,后人往往赞叹他的清廉自守,却并不知道他当时面临多大

  • 天才英雄泪:揭秘诸葛亮为何抱憾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第一:因为关羽。据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对”中所计划,要刘备一统天下,必需先占有荆州,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再攻占西川一带,到时分兵两路夹击,一路从荆州一路从西川,可以说是当时统一天下的好的可行性方案,而且当时的天下是北方已被曹操统一,江东被孙权占有,而刘备还没根据,乘下可以图取的就只有荆州刘表和西川刘章

  • 不可思议!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四次被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

    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之间,鲁肃三番两次的被他“忽悠”,司马懿甚至被他吓破了胆,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计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难怪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也有失算的时候,曾经四次中了别人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