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为什么会放弃停一天下的机会?原因是什么

曹丕为什么会放弃停一天下的机会?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26 更新时间:2024/3/14 19:33:5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曹丕的故事。

汉末三国时期有两次最好的统一机会,分别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可惜都因为各种原因被一一错过,巧合的是错失这两次机会的是曹操和曹丕父子两人,其中赤壁之战只要曹操获胜,统一天下则是指日可待,夷陵之战如果曹丕在关键时刻出兵东吴,虽然过程可能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统一天下的机会也不小,为何这么说?我们来分析一下。

220年12月曹丕正式称帝,221年4月刘备在成都称帝,表面看来刘备的蜀汉和曹魏是势不两立,其实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的大局之下却未必如此,220年3月曹操病逝洛阳之后,刘备曾派汉中王府军谋掾韩冉前往吊唁,刘备此时可能已经在谋划攻吴事宜,而且他也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曹操的去世,曹丕代汉称帝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刘备此举一方面是修复关系,另外一方面未尝不是试探有无和曹丕联手伐吴的可能,不过刘备的善意被曹丕断然拒绝了。

221年7月刘备大举伐吴,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入吴境,占领秭归后挺进到了夷陵地区并屯兵长江两岸,此后双方相持不下,222年8月吴军主帅陆逊在避而不战几个月后,抓住刘备百里连营和兵力分散的失策发动反攻,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大胜。

刘备伐吴历时一年多,这段时间曹丕在干嘛呢?

曹魏朝野上下对是否伐吴有分歧,侍中刘晔认为机会难得,力主曹丕乘此机会夹攻东吴,但是曹丕却有所犹豫,一方面曹丕称帝总摆脱不了纂位的嫌疑,孙权在这个时候主动向他称臣,曹丕感觉倍有面子,另外一方面十几年前的赤壁之战孙刘联手大败曹操也让他有所顾虑,如果自己出兵深陷其中,孙刘存在重新结盟对付他的可能。

战机就在曹丕的犹豫和顾虑以及孙权何时质子曹魏的扯皮之中错过了,那么如果曹丕在孙刘双方对峙之际大举伐吴结果又会如何呢?

夷陵之战刚刚结束的222年9月曹丕兴兵近二十万分兵三路伐吴,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的西路军是主力负责围攻江陵,朱然孤军镇守江陵达半年之久,因为东吴汛期将至曹丕只能撤军,如果曹丕伐吴提前几个月趁吴军主力和刘备对峙的时候突然出兵的话,那时刘备主力尚在士气也足,孙权要同时应付四个方向的进攻,特别是刘备攻夷陵、曹真等人攻江陵,两下夹攻即使陆逊也顶不住,东吴的溃败几乎是可以预见的,甚至被曹丕和刘备瓜分也有可能。

曹丕和刘备夹攻并瓜分东吴,刘备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拿回失去的荆州四郡(南郡南部、宜都、武陵、零陵),或者加上桂阳郡和长沙郡的一部分,其余荆州江夏郡和靠近江东的荆州部分以及整个江东肯定属于曹丕所有,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了十二个半州,刘备只是拥有益州和半个荆州,又没有盟友,几个方向都处于曹魏包围之中,绝对实力又远逊于曹丕,两强相争蜀汉最终肯定会败于曹魏之手,即使曹丕做不到,他的儿子曹叡也能做到。

曹丕本有机会统一天下,可惜却被自己白白浪费,那么换成曹操又会如何?

刘备伐吴势在必行,如果曹操尚在,以他的魄力和眼光肯定不会作壁上观,刘备这边一动,曹操就会暗中做准备,等时机一到曹操必定和刘备形成默契举兵夹攻东吴。

刘备伐吴是曹丕统一三国的最好机会,曹丕要了面子,输了里子,可惜了!

标签: 曹丕三国

更多文章

  • 于禁深受曹操器重,为何曹丕却对他冷嘲热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就像是那副让人恨不得扇自己耳光的牌。刚抓两圈就听张了,打到最后却点了个大炮。他的事情史书上写得很清楚,只是仔细琢磨时候会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儿。于禁最早是鲍信招募来打黄巾的,后来鲍信投了曹操,于禁也就跟过来了,归王朗管。王朗跟他一聊,发现人才啊,就推荐给了曹操,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于禁。于禁这辈子最

  • 汉献帝提出要禅位给曹丕,有哪些大臣是积极赞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东汉

    在历史长河中,汉献帝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三让,指的是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在曹操被封为魏公的时候,曹操就进行过三让的环节。当然,曹丕在受禅前也不免要经历这个繁琐的环节。其实这有一个固有传统,如果分一下工,权臣曹丕就是导演兼主人公,天

  • 曹丕在三让之前,收到大批“劝进书”后如何应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东汉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标志着东汉王朝195年、大汉王朝407年的历史走向终点。在我们现代提及曹丕受禅的过程,经常就会一句话带过,如果历史知识丰富的朋友们,即使不看裴注《三国志》也会想到曹丕会进行“三让”。其实,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这整个过程,在《文帝纪》中占了很大篇幅。因为在天子四次禅让

  • 曹丕为何年仅40就去世了?贪杯又好色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却并不好当。在两千余年的时间里,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尚不足四十岁。如果以平均寿命来衡量曹丕,或许他也算不上特别短命。当然,平均寿命的得出,掺杂了不少被暗杀或废黜的君主,在正常死亡的帝王中,曹丕的寿命并不

  • 曹丕本有机会灭掉东吴,他为何没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曹丕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建立曹魏政权,自此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历经六十年的战乱,直到280年,西晋灭掉东吴,三国时期才彻底结束。其实,在三国初期,曹丕是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灭掉东吴,结束三国纷争,

  • 曹丕,一个活在父亲光环下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对曹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魏武帝曹操可以说是天下闻名,在三国那个乱世,曹操凭借一己之力,统一了整个北方,其军事和政治能力有目共睹,所以说起三国时期的魏国,人们第一想到的必然是曹操(没办法人格魅力太强大),但殊不知,魏国的开国皇帝其实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而

  • 魏文帝曹丕采取了两大举措,为何却落为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曹魏

    说到魏文帝曹丕,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众所周知,曹魏承汉而立国。魏文帝曹丕作为魏国的开国皇帝,在继位不久后,便以东汉为鉴,而特意采取了两大举措。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曹丕至死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措却沦为了后人的笑柄。具体而言,曹丕以东汉为鉴而实行的两

  • 盘点曹丕逼死的那些魏国名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纵观曹魏历代帝王,论气量狭小,曹丕可谓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位。众所周知,曹丕为人极为刻薄,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事后还经常怀恨在心并伺机报复。故而,以这样的性格而继位称帝的曹丕,往往逼死了许多人。基于此,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被曹丕逼死的魏国名将。关于这一问题,后人往往都会想到作为

  • 三国魏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丕:《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丕,《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是在一次伐吴阅兵之时,盛大场面激起了曹丕的豪情壮志,让他充满了无比的自信,萌生了一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品全文浮舟[1]横大江,讨[2]彼[3]犯[4]荆虏[5]。武将齐贯甲[6],征人[7]伐[8]金鼓[9]。长戟[1

  • 曹丕让曹植写一首《死牛诗》,却没七步诗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植,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植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不少人为了能够成为皇帝,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斗争,就连亲情,也逐渐开始显得冷漠。而魏国的开国天子曹丕,他为了继承权,也不顾一切的想要开始铲除对手。曹丕继承曹操爵位,多少有些巧合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