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禄山反唐为何3年就被杀:易怒引众叛亲离

安禄山反唐为何3年就被杀:易怒引众叛亲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4/2/19 18:25:09

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不仅改变了大唐王朝的命运,甚至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向。

安禄山本姓康,他母亲是个突厥巫婆。安禄山的父亲死得早,母亲改嫁给突厥将军安延偃。后来,他继父的部族败落离散,他和几个哥们逃离突厥自谋生路,给自己改姓为安。

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造反。当时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叛军一路摧枯拉朽,高歌猛进,35天后占领洛阳。然后利用玄宗失误,攻破潼关,占领长安。玄宗皇帝仓皇出逃,逃跑途中士兵哗变,杀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

感染疮疽加失明

网络配图

安禄山的造反生涯很短暂,他第一年造反,第二年称帝,第三年,就被他儿子杀了。

安禄山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据《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

疮和疽,都是皮肤软组织的感染。根据这段记载我们知道,安禄山作乱时的健康状况其实非常糟糕,他身上常有各种皮肤软组织感染,以至于曾为此中途罢朝。更糟糕的是,他造反以后视力逐渐下降,最终失明。

在长期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失明的折磨下,安禄山变得非常暴躁易怒,动不动就打人杀人。甚至连他的丞相严庄和心腹宦官李猪儿也都随便打,令两人苦不堪言。

安禄山的大儿子安庆宗娶了唐朝的荣义郡主,定居长安。安禄山造反后,安庆宗被唐玄宗杀了。老二安庆绪一直跟着他南征北战,甚至还救过他的命,一直自视为安禄山的继承人。但安禄山宠爱幼子,这令安庆绪非常不满,而且很恐慌。

不堪安禄山毒打的严庄和李猪儿与安庆绪合谋,由李猪儿动手把双目失明的安禄山砍死了,之后在床下挖了一个几尺深的坑,用毛毯包着安禄山的尸体埋了。

300多斤的体重

网络配图

除了“长带疮”和双目失明外,安禄山还有一个很严重的健康问题:肥胖。安禄山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很胖了。他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手下的时候,张守珪常嫌他太胖。为了不让上司嫌弃,安禄山只好控制体重,不敢吃饱饭。到后来没人管的时候,他的体重就彻底失控了。

晚年的安禄山有多胖呢?史书记载他“腹大垂膝”。他体重三百三十斤,走路时只有用胳膊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动脚。每次换衣服,服侍的人得把他的大肚子抬起来,然后才能给他系上腰带。他骑马上朝的时候,中间必须换一次马,否则马会被压垮。给他买坐骑的时候,得买那种负重整整五石还能跑起来的,否则就不能用。

肥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失明,这三者综合起来,很明确地指向一种疾病: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微循环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很容易发生皮肤软组织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以免出现毛囊炎等小的皮肤感染病灶,一旦出现要及时处理,避免感染扩散。唐代没有空调,安禄山又是个大胖子,一到夏天肯定每天大汗淋漓。古代卫生条件比较差,人们的卫生习惯也不好,安禄山又是个四处征战的军人,很容易出现小的皮肤感染灶。

而糖尿病眼病,则是糖尿病患者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一般在患病十年左右出现眼底病变,从出血到视网膜脱落,直至最终失明。

网络配图

随着视网膜血管反反复复地破裂出血,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各种瘢痕修复过程被动,视网膜上会形成增殖膜。增殖膜的本质是一种瘢痕,它会逐渐挛缩拉紧。由于眼球内壁是一个球面,增殖膜一旦收缩得过于严重,就会扯破视网膜,甚至把整个视网膜给扯下来,造成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一旦脱落,除非及时给予医学干预,否则患者会彻底失明。(《八卦医学史2》,宁方刚著,鹭江出版社)

标签: 安禄山

更多文章

  • 唐朝历史上安禄山有免死铁券又是因何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扬国忠为名,率众15万,号称20万,在范阳起兵;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称“安史之乱”。唐朝自李渊立国一百多年来,内地长期没有战争,刀枪在武器库中生锈、腐烂。地方官员们一听说叛军来了,都吓得魂飞魄散,跑的跑,降的降。叛军势

  • 安禄山在叛乱的第二年就死了,为什么叛军还能坚持7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禄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唐玄宗末年延续到唐代宗初年,这场叛乱使唐朝人口锐减,国力严重削弱。事实上唐朝完全有能力更早扼杀安史之乱,尤其是安禄山死了以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他率领步骑兵15万南下。由于唐朝久疏战阵,河北望风而降,叛军攻占洛阳。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而此时颜真卿在河

  • 为什么在安禄山死后那么多年,安史之乱还是没有被平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的一大灾难。这个战争发生之后,唐朝的经济和各个方面的实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很多方面,正是因为安史之乱持续得时间这么长,所以才导致了唐朝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来,安史之乱自安禄山叛变开始,但是,安禄山很快就去世了,但是在他死了之后,安史之乱依然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那么,为什么这次的叛变

  • 安禄山,一个胡人是如何掌控唐朝大半精锐的?关陇贵族为何不来拯救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杨玉环,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的唐朝军事力量,虽然比起建立早期是有所退步了,但依然保持不错的水准。但在安史之乱开始后,仅仅拥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就很快占领了都城长安。很多人都说这是因为安禄山麾下有大量胡人兵马,战斗力较强。但唐朝在安西等地也还拥有足够的野战力量,其中自然包括不少外族精锐。可他们还是迅速的丢掉了关中,这是什

  • 如果安禄山没被儿子干掉,他能推翻唐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禄山

    安禄山已经攻破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获得了唐朝最主要的领土,并且在洛阳称帝,兵强马壮,原来唐朝的很多人都叛投了他。可惜最后却被他儿子杀死,最终“壮志难酬”,没能让他“大燕帝国”延续下去。这件事不能不让后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安禄山没有被他儿子杀死,他继续清除唐朝残余势力,让他大燕帝国稳定下来并延续

  • 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是怎么死的 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安庆绪

    安庆绪(?—759年),安史叛军首领,唐朝叛臣。安禄山次子,初名仁执,唐玄宗赐名庆绪,与兄安庆宗同为安禄山与原配康夫人之子。安史之乱的祸首元凶之一。安庆绪虽然性格内向,但骑马射箭都一流,于是成为其父麾下大将。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用一个月的时间由河北范阳打到东都洛阳,至德

  • 安禄山拿下长安后 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搞定唐玄宗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唐玄宗,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被贡献,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不过,在唐军即将掌握主动权的时候,唐玄宗听信谗言将高仙芝和封长清斩首,并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最终导致安禄山的

  • 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什么打不过只有三镇兵马的安禄山?具体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公元755年,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官安禄山起兵造反。笳鼓动,渔阳弄,唐玄宗惊惶之下,不得不避祸西蜀。然而,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为何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呢?一,兵役制度说起安禄山造反,首先要从唐代的兵役制度说起。唐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这是从北朝流传下来的一种兵役制度,简单

  • 唐代名将颜杲卿是怎么诠释忠臣的一生 他是怎么设计堵死安禄山退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本是安禄山部将的颜杲卿毅然带兵抗击叛军,尽管他势单力薄,没能抵抗多久,但却为唐朝赢得了调兵遣将的宝贵时间。可以说,李唐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初期没有迅速瓦解,与这位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关系甚密,而他忠心为国、临危不惧的精神品质,也永远值得后人尊敬。颜杲卿是长安人,字盺。他是唐代著名书

  • 安史之乱时,唐朝大军都去哪里了,为何会让安禄山兵临城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唐朝

    在唐朝这一历史阶段,安史之乱成为重要的转折点。也即安史之乱之于唐朝,好比长平之战之于赵国。根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在安史之乱前,唐朝还处在比较鼎盛的阶段,但是,在安禄山等人发起的这场大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