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契丹族将领李楷固生平介绍,轶事典故

契丹族将领李楷固生平介绍,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3/12/6 15:58:44

圣历三年六月,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契丹余众,擒之,献俘于含枢殿。则天大悦,特赐楷固姓武氏。楷固、务整,并契丹李尽忠之别帅也。

初,尽忠之作乱,楷固等屡率兵以陷官军,后兵败来降,有司断以极法。狄仁杰议以为楷固等并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必能感恩效节。又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制并从之。及楷固等凯旋,则天召仁杰预宴,因举觞亲劝,归赏于仁杰。授楷固左玉钤卫大将军,赐爵燕国公。李楷固的女婿李楷洛就是唐朝名将李光弼的父亲。

及李尽忠反,大祚荣与靺鞨乞四北羽聚众东走,阻险自固。李尽忠死,武后使将军李楷固讨其馀党。楷固击乞四北羽,斩之,引兵逾天门岭,逼祚荣。祚荣逆战,楷固大败,仅以身免。祚荣遂帅其众东据东牟山,筑城居之。祚荣骁勇善战,高丽、靺鞨之人稍稍归之,地方二千里,户十馀万,胜兵数万人,自称振国王,附于突厥。时奚、契丹皆叛,道路阻绝,武后不能讨。唐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招慰之,祚荣遣子入侍。至是,以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令祚荣兼都督。”

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兵败来降,有关部门主张处斩之。狄仁杰认为李楷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节,于是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果然,李楷固等率军讨伐契丹余众,凯旋而归,武则天设宴庆功,举杯对狄仁杰说“公之功也”。由于狄仁杰有知人之明,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狄仁杰回答:“举贤为国,非为私也”。唐天后时,将军李楷固,契丹人也,善用搨索。李尽忠之败也,麻仁节、张玄遇等并被搨将。獐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搨之,百无一漏。鞍马上弄弓矢矛矟,状如飞仙。天后惜其材,不杀,用以为将。稍贪财好色,出为潭州乔口镇将,愤恚而卒也。

标签: 唐朝,李楷固

更多文章

  • 用女儿的尸体为自己谋求权势的萧至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我们总说,为人父母者,是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再说“虎毒不食子”,又更何况是作为腹有诗书的人。但历史上就出个这么一位为了谋求权势,不惜利用自己女儿尸体的无耻之人,他就是唐朝时候的萧至忠。唐中宗时,萧至忠官居宰相。萧至忠为人虚伪,平时外表严肃,总是说一些正直的话来标榜自己的德行,还时常向皇帝进谏,讲一些

  • 唐朝宰相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是在唐中宗和玄宗统治时期的一名朝廷大员,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依靠着武三思而成为御史中丞,并且在707年的时候成为了当朝的宰相,并且还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本来他在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然而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和他本人的做法有关的,那么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是

  • 朝廷大员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朝廷大员萧至忠

    萧至忠是在唐中宗和玄宗统治时期的一名朝廷大员,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依靠着武三思而成为御史中丞,并且在707年的时候成为了当朝的宰相,并且还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本来他在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然而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和他本人的做法有关的,那么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是

  • 唐朝宰相萧至忠人物生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

  • 唐朝宰相萧至忠依附于太平公主!萧至忠是忠是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萧至忠

    唐朝宰相萧至忠依附于太平公主!萧至忠是忠是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萧至忠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当时他依附于太平公主,成为刑部尚书、中书令。萧至忠出生于兰陵,早年在伊阙县、洛阳县担任县尉,后来因为弹劾宰相苏味道立下功劳,官品越级升为吏部员外郎。但在唐龙政变后,萧至忠选择站在太平公

  •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晁错,汉朝

    中国历史上有些时候皇帝在某种原因下,不得不杀一些大臣,比如盛怒之下,比如情急之下等等。结果有时候不该杀的也杀了,于是杀完后又后悔不已,比如下面这两位被皇帝错杀的大臣。第一位是晁错。晁错,这可能是死的最冤的大臣了。晁错,西汉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继位后,

  • 张蕴古献大宝箴,为什么在新唐书中删去全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蕴古,大宝箴

    唐太宗即位时,张蕴古献《大宝箴》一篇。所谓《大宝箴》乃是张蕴古上书给唐太宗的一篇劝诫书。帝王之位曰“大宝”,箴是一种文体,即劝诫讽喻的箴言。张蕴古献《大宝箴》就是希望唐太宗做个有为的圣明君主,并提出为此所要注意的各项事件的纲要。《新唐书》将张蕴古的姓名事迹附记在《文艺·谢偃传》后,没有记载这篇文字,

  • 张蕴古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蕴古,唐太宗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一个名叫张蕴古的人,专门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影响了人们上千年。张蕴古,他是唐朝相州洹水人,此人自幼聪慧不凡,长大以后更是博览群书,学识过人,记忆力尤其好。后来,张蕴古做了朝廷官员,他做事滴水不漏,在官场上名声很好。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张蕴古还专门作了一篇《大宝箴》献给李世

  • 贺知章《采莲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采莲曲,贺知章,稽山,镜,风

    古诗《采莲曲》年代:唐作者:贺知章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作品赏析这首诗作于越州(今绍兴市)镜湖旁,时间应是他告老回乡的夏天。他回乡后定居于镜湖边的“道士庄”,即今绍兴市五云门外,每天都能看到镜湖的水波,及镜湖上的采莲人与采芰荷的人。何谓镜湖?传说是大禹治水时

  • 贺知章《太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和,贺知章,唐,天,同

    古诗《太和》年代:唐作者:贺知章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作品赏析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其中第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注:以上七首《旧唐书·音乐志》作“玄宗开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