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宰相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唐朝宰相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43 更新时间:2023/12/28 16:12:07

萧至忠是在唐中宗和玄宗统治时期的一名朝廷大员,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依靠着武三思而成为御史中丞,并且在707年的时候成为了当朝的宰相,并且还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本来他在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然而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和他本人的做法有关的,那么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萧至忠图片网络图

在萧至忠进入朝廷做官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朝堂上十分的混乱,许多官员不是贪赃枉法就是只求自保,而那个时候萧至忠却还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这样的举动让许多人都十分的敬重,所以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在那段时期还是很好的。不过后来也有人说萧至忠虽然保持着清廉俭朴,也算得上严于律己,可是他拿到的俸禄从来没有施舍给别人,在后来他被诛杀之后可以发现他的财产是颇为丰厚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很好。

另外萧至忠在做官之后,先是攀附于武三思,后来又跟随着韦皇后,韦皇后牝鸡司晨干涉朝政,萧至忠身为朝廷大臣却听候韦皇后的命令,后来又依靠着太平公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不仅不为皇帝和百姓着想,反而做出不轨的举动,实在是让人心痛,尽管他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被诛杀而死,然而唐玄宗却依旧十分敬佩和欣赏他的才能,由此可见萧至忠虽然做出了错事,但是他的才能还是令人佩服的。

萧至忠简介

萧至忠在唐朝的时候担任过宰相的职位,他是兰陵人士,出身萧氏家族的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曾经做过监察御史、员外郎等重要职位。然而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依附着别人生存的,开始的时候是依靠韦皇后,后来又依靠太平公主等人,最终因为图谋不轨而被诛杀。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萧至忠简介中有着相关的记载,那么萧至忠简介中是怎样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萧至忠图片网络图

萧至忠简介中介绍到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在洛阳等地区做县尉,后来又成为了监察御史,到了704年苏味道身为宰相贪污钱财,而萧至忠则抓住了这个机会弹劾他,因此萧至忠破例越级成为吏部的员外郎。

第二年他开始依靠着武三思,同时再次弹劾了朝中的一些官员,他在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到了707年的时候当朝太子进行兵变,讨伐武三思,但是却因为行动失败而去世了。而当时的宰相则认为唐中宗的弟弟也参与了这件事,最后在萧至忠的哭诉之下唐中宗才改变了这个想法。

萧至忠在成为侍中之后很快就成为中书令,当时朝堂上十分的混乱,而萧至忠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职责,这让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但是后来却逐渐依附了韦皇后。在韦皇后被杀死之后,李旦成为皇上,萧至忠的地位被贬低,他就投靠了当时权力强盛的太平公主,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很多人都表示反对。就在712年的时候唐玄宗登上了王位,然而太平公主和萧至忠等人却策划谋反,在被发现后遭到了诛杀。

标签: 萧至忠

更多文章

  • 朝廷大员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朝廷大员萧至忠

    萧至忠是在唐中宗和玄宗统治时期的一名朝廷大员,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依靠着武三思而成为御史中丞,并且在707年的时候成为了当朝的宰相,并且还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本来他在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然而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和他本人的做法有关的,那么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是

  • 唐朝宰相萧至忠人物生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

  • 唐朝宰相萧至忠依附于太平公主!萧至忠是忠是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萧至忠

    唐朝宰相萧至忠依附于太平公主!萧至忠是忠是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萧至忠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当时他依附于太平公主,成为刑部尚书、中书令。萧至忠出生于兰陵,早年在伊阙县、洛阳县担任县尉,后来因为弹劾宰相苏味道立下功劳,官品越级升为吏部员外郎。但在唐龙政变后,萧至忠选择站在太平公

  •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晁错,汉朝

    中国历史上有些时候皇帝在某种原因下,不得不杀一些大臣,比如盛怒之下,比如情急之下等等。结果有时候不该杀的也杀了,于是杀完后又后悔不已,比如下面这两位被皇帝错杀的大臣。第一位是晁错。晁错,这可能是死的最冤的大臣了。晁错,西汉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继位后,

  • 张蕴古献大宝箴,为什么在新唐书中删去全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蕴古,大宝箴

    唐太宗即位时,张蕴古献《大宝箴》一篇。所谓《大宝箴》乃是张蕴古上书给唐太宗的一篇劝诫书。帝王之位曰“大宝”,箴是一种文体,即劝诫讽喻的箴言。张蕴古献《大宝箴》就是希望唐太宗做个有为的圣明君主,并提出为此所要注意的各项事件的纲要。《新唐书》将张蕴古的姓名事迹附记在《文艺·谢偃传》后,没有记载这篇文字,

  • 张蕴古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蕴古,唐太宗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一个名叫张蕴古的人,专门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影响了人们上千年。张蕴古,他是唐朝相州洹水人,此人自幼聪慧不凡,长大以后更是博览群书,学识过人,记忆力尤其好。后来,张蕴古做了朝廷官员,他做事滴水不漏,在官场上名声很好。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张蕴古还专门作了一篇《大宝箴》献给李世

  • 贺知章《采莲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采莲曲,贺知章,稽山,镜,风

    古诗《采莲曲》年代:唐作者:贺知章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作品赏析这首诗作于越州(今绍兴市)镜湖旁,时间应是他告老回乡的夏天。他回乡后定居于镜湖边的“道士庄”,即今绍兴市五云门外,每天都能看到镜湖的水波,及镜湖上的采莲人与采芰荷的人。何谓镜湖?传说是大禹治水时

  • 贺知章《太和》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和,贺知章,唐,天,同

    古诗《太和》年代:唐作者:贺知章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作品赏析三年禅社首祭地祗乐章八首”,署名“太常少卿贺知章作”。其中第八首《灵具醉》为源乾曜所作,不录。注:以上七首《旧唐书·音乐志》作“玄宗开元十

  • 贺知章《咏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咏柳,春天,贺知章,树,丝,叶

    古诗《咏柳》年代:唐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品赏析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

  • 贺知章《回乡偶书》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贺知章,中唐,四明狂客

    《回乡偶书》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诗词如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前言】《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