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狄仁杰一句话救了李楷固挽救了六十年后的大唐

狄仁杰一句话救了李楷固挽救了六十年后的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4/1/11 8:39:59

狄仁杰被传说演义成神探,但并没有人说他能掐会算——其实诸葛亮刘伯温也不会算卦,如果有人说他们会算卦,那是对他们的侮辱。

就是这个不会算卦的狄仁杰,不但埋下棋子,还能在自己死后用棋子(张柬之等人)推倒了武则天,恢复了李唐江山,更主要的是,他一句话救了一个人,而六十年后,这句话还挽救了大唐江山,要不然,六十年后的天下,不是姓安,就是姓史,而李家子孙必然被屠戮一空。

狄仁杰一手提拔起来的张柬之等人如何推翻武则天,咱们本文不做讨论,单说一说《神探狄仁杰》里一个桥段:李楷固王孝杰有仇,逃离军营又被李元芳先抓后放,并和李元芳结为兄弟,后来在崇州城下大破契丹叛军,受到了皇帝武则天的称赞并赐酒。

这事儿在历史上还真有点影儿。李楷固是契丹名将,史书上记载他与唐军作战,就像老鹰冲进鸽子群,所向披靡。但是大唐毕竟是大唐,还是打败了李楷固,走投无路的李楷固投降了,但是唐将没少他欺负——经常被撵得像兔子一样逃命,这回李楷固送上门来,纷纷要砍掉他的脑袋泄恨。但是这时候还真是狄仁杰站了出来,一句话平息了众将怒火并说服了武则天:“此人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节。”

事实证明神探就是神探,话说的真准,李楷固后来率军讨伐契丹(也没人说他是契丹奸)大获全胜,武则天设宴庆功,第一杯酒居然敬给了狄仁杰:“公之功也”!

李楷固虽然战功赫赫,但是他的画像并没有进入凌烟阁,但是他生了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女儿“有须数十茎,长五六寸”,这个长胡子的女儿生了个儿子,叫李光弼。这个李光弼的画像进了凌烟阁,跟大家熟悉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做伴儿去了。

要是没有这个李光弼,郭子仪独木难支,是平定不了安史之乱的。

说来有趣,这个李光弼跟郭子仪原先势同水火,就是同堂聚餐(当年不是大圆桌,每人一个小桌分餐制),也不会互相看一眼。安史之乱闹得不可收拾的时候,郭子仪主动捐弃前嫌,强烈推荐李光弼与自己一起平叛,弄得李光弼以为郭子仪想拿自己当炮灰。这时候郭子仪说了一句流传史书的心里话:现在不是咱俩赌气的时候,除了你,没有人能平定安史之乱!

事实证明郭子仪是对的,新旧唐书都说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或者说“自艰难已来,唯光弼行军治戎,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甚至认为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比起李光弼,也得害羞。

要是没有六十年前狄仁杰救了李楷固,当然也就不会有长胡子的李氏,没有长胡子的李氏,自然也就生不出挽救大唐江山,并被谥号“武穆”的李光弼了。

最后还要说两句话:第一,这个武穆和岳飞那个武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他最后胜利了;第二句很有趣,这个李光弼的亲爹叫居然叫李楷洛,是个契丹将领(也有人说是酋长),但跟李楷固没亲戚,否则也不会娶李楷固的女儿了。

标签: 唐朝,狄仁杰

更多文章

  • 契丹族将领李楷固生平介绍,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楷固

    圣历三年六月,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讨契丹余众,擒之,献俘于含枢殿。则天大悦,特赐楷固姓武氏。楷固、务整,并契丹李尽忠之别帅也。初,尽忠之作乱,楷固等屡率兵以陷官军,后兵败来降,有司断以极法。狄仁杰议以为楷固等并有骁将之才,若恕其死,必能感恩效节。又奏请授其官爵,委以专征。制并从之

  • 用女儿的尸体为自己谋求权势的萧至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我们总说,为人父母者,是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再说“虎毒不食子”,又更何况是作为腹有诗书的人。但历史上就出个这么一位为了谋求权势,不惜利用自己女儿尸体的无耻之人,他就是唐朝时候的萧至忠。唐中宗时,萧至忠官居宰相。萧至忠为人虚伪,平时外表严肃,总是说一些正直的话来标榜自己的德行,还时常向皇帝进谏,讲一些

  • 唐朝宰相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是在唐中宗和玄宗统治时期的一名朝廷大员,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依靠着武三思而成为御史中丞,并且在707年的时候成为了当朝的宰相,并且还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本来他在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然而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和他本人的做法有关的,那么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是

  • 朝廷大员萧至忠:错事虽多才能依然令人佩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朝廷大员萧至忠

    萧至忠是在唐中宗和玄宗统治时期的一名朝廷大员,他曾经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位,后来因为依靠着武三思而成为御史中丞,并且在707年的时候成为了当朝的宰相,并且还是当时的中书侍郎。本来他在朝中也算是重要人物,然而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和他本人的做法有关的,那么人们对萧至忠的评价是

  • 唐朝宰相萧至忠人物生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至忠

    萧至忠(?-713年),兰陵(今山东兰陵)人,唐朝宰相,秘书少监萧德言曾孙。萧至忠出身兰陵萧氏皇舅房,早年曾任畿尉,后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因依附武三思被擢升为御史中丞,改任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年),萧至忠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景龙三年(709年),升任侍中,依附于皇后韦氏。唐隆政

  • 唐朝宰相萧至忠依附于太平公主!萧至忠是忠是奸?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萧至忠

    唐朝宰相萧至忠依附于太平公主!萧至忠是忠是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萧至忠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当时他依附于太平公主,成为刑部尚书、中书令。萧至忠出生于兰陵,早年在伊阙县、洛阳县担任县尉,后来因为弹劾宰相苏味道立下功劳,官品越级升为吏部员外郎。但在唐龙政变后,萧至忠选择站在太平公

  • 史上被皇帝错杀的2位大臣,张蕴古和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晁错,汉朝

    中国历史上有些时候皇帝在某种原因下,不得不杀一些大臣,比如盛怒之下,比如情急之下等等。结果有时候不该杀的也杀了,于是杀完后又后悔不已,比如下面这两位被皇帝错杀的大臣。第一位是晁错。晁错,这可能是死的最冤的大臣了。晁错,西汉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为太子老师,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师。汉景帝继位后,

  • 张蕴古献大宝箴,为什么在新唐书中删去全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蕴古,大宝箴

    唐太宗即位时,张蕴古献《大宝箴》一篇。所谓《大宝箴》乃是张蕴古上书给唐太宗的一篇劝诫书。帝王之位曰“大宝”,箴是一种文体,即劝诫讽喻的箴言。张蕴古献《大宝箴》就是希望唐太宗做个有为的圣明君主,并提出为此所要注意的各项事件的纲要。《新唐书》将张蕴古的姓名事迹附记在《文艺·谢偃传》后,没有记载这篇文字,

  • 张蕴古是谁?唐太宗李世民为何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蕴古,唐太宗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因为一个名叫张蕴古的人,专门制定了一条法律规定,影响了人们上千年。张蕴古,他是唐朝相州洹水人,此人自幼聪慧不凡,长大以后更是博览群书,学识过人,记忆力尤其好。后来,张蕴古做了朝廷官员,他做事滴水不漏,在官场上名声很好。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初,张蕴古还专门作了一篇《大宝箴》献给李世

  • 贺知章《采莲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采莲曲,贺知章,稽山,镜,风

    古诗《采莲曲》年代:唐作者:贺知章稽山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作品赏析这首诗作于越州(今绍兴市)镜湖旁,时间应是他告老回乡的夏天。他回乡后定居于镜湖边的“道士庄”,即今绍兴市五云门外,每天都能看到镜湖的水波,及镜湖上的采莲人与采芰荷的人。何谓镜湖?传说是大禹治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