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宦官 童贯曾拜在他门下,他还经常帮忙指挥作战

李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宦官 童贯曾拜在他门下,他还经常帮忙指挥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56 更新时间:2024/2/9 7:58:44

很多人都不了解宦官李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从而给国家带来祸患的例子可以说是史不绝书,北宋时期的大宦官就是其中之一,但童贯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不仅权势极大,气焰嚣张而且他手中还掌握具军队,亲自领兵打过仗,最后他甚至被宋徽宗册封为。童贯入宫净身之后拜在了一个叫做李宪的资深太监门下,这个履历在童贯的一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李宪不仅仅是个宦官,他还经常作为监军上前线。这是宋朝的时候,皇帝为了监控武将的一种措施,而这个李宪不仅仅是监军,他还经常帮助统帅指挥作战。

童贯跟随李宪做好太监,就要经常陪着他到军旅当中出入于西北前线,这就奠定了后来他的发迹基础。因为当时宋朝的边境,主要的边患实在西北,那么童贯跟随着李宪经常出入西北前线,就对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都有了一个很熟悉的过程,同时也见到了李宪是怎样参与指挥部队作战的,在李宪去世之后,就被追封为节度使,尽管这样,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机会,这个童贯还是不能出人头地。

童贯的发迹是从宋徽宗即位之后,徽宗即位是,要派人到南方收集古玩字画,就在杭州成立了一个“明金局”。这个“局”要派宦官去主持,而这个差事正好落在了童贯的身上,他的职位就升作了“供奉官”,在他入职之后,就开始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此之后,他的工作就变得重要起来,就被纳入了皇上的视野中,而这时候,童贯已经是48岁了,这个人生的履历对于处世的经验,宦海的沉浮,已经是很丰富了,童贯知道怎样利用这个机会,讨得皇上的欢心。

在童贯到了杭州之后,他主持这个“明金局”为徽宗就搜罗了很多他所喜欢的东西,引起了皇上的注意,而且由此他结交了蔡京。结交蔡京也是他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后来就是由于蔡京的推荐,在宋朝要征河湟的时候,童贯被任命为监军,由此开始了他军旅的生涯,也开始了他掌握军权的经历,此后他是步步高升,直到做到知枢密院事,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掌握军权最重,时间最长的宦官。

童贯被阉割的时候快20岁了,他感觉到自己的仕途文化等禀赋不如蔡京,由此童贯觉得在考科举,入仕,当官这条路他走不通,没有前途,所以他想了一条路,决定从宫中开始,净身当太监,因此才有了现在的辉煌成绩。而在宋朝以前的朝代,都出现过宦官干政从而祸国殃民的先例宋徽宗作为一个帝王,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仍然重用童贯,不仅让童贯手握大权,而且还把他封为王爷,一个太监封王,位高权重,这是整个宋朝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既然童贯能够带兵打仗,他也算是宋徽宗手下的一员干将,但童贯的人品不好,这样的人一旦得势,是非常猖狂的,加上童贯有手握兵权,还立过一些军工,所以他的气势十分嚣张,连大宋王朝的首席宰相蔡京,都要惧他三分,在朝中几乎没有真心效忠他的人,在他发迹后比蔡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最后的下场当然也是逼蔡京还惨,他下台也是在宋徽宗退位之后,蔡京是在被流放的途中病死的,而童贯是在流放的途中诛杀而亡,下场凄凉惨淡,没有一个人是同情他,最后也没有任何人出来为他收尸。

标签: 北宋李宪

更多文章

  • 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子:李宪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宪

    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本名李成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以皇孙,封永平郡王。武周时期,授左赞善大夫、寿春王。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迁员外宗正卿。唐睿宗

  • 作为唐睿宗的嫡长子,李宪为何心甘情愿让位给李隆基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宪,唐朝

    你知道李宪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自古以来,皇帝的儿子总是不容易的,因为权势滔天的皇位,多少亲兄弟自相残杀,“冷血无情”也成了皇子们身上常见的标签。再者,从商周时期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就已经形成,并随着历朝历代发展不断沿袭,“立嫡立长”早已成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多少人挤破

  • 李宪要将皇位拱手让人,他为什么不想当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宪

    你真的了解李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古代社会里,再没有谁的权力,比皇帝更大的了。很多人为了当上皇帝,不惜杀兄弑父、骨肉相残。然而在唐朝的时候,却有这么一个太子,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让位给自己的弟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他既不是为情所困,也不是想遁入空门,自然也不是

  • 李宪没有登基当过皇帝,为什么他会有帝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宪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产出了很多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等等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在古代封建社会,皇位一直是无数人都想要得到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杀兄弑父、骨肉相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的争夺,还有康熙帝儿子们的“九子夺嫡”,可以说这才是皇子争夺

  • 嫡长子李宪为何心甘情愿让位给李隆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成器,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成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宪,本名李成器。后人提起他的名字,多半是和“让皇帝”挂了钩。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从没做过半天皇帝,死后却被封为皇帝封号的王爷。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也曾给予他高度评价:“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

  • 唐朝历史:唐朝英雄万马救中原”的一代名将之李嗣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名将,李嗣业

    李嗣业是京兆高陵(今天陕西省三原县境内)人,身长七尺,也就是2.1米,膂力绝众,天生就是练武的好胚子,在盛唐崇尚军功的氛围下,从军入伍、建功边塞,成为他顺理成章的选择。年轻的李嗣业每次战役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很快升为昭武校尉,天宝初年,应募安西,在西域为大唐效力。当时,军中推广陌刀(一种长柄两刃刀

  • 大唐名将李嗣业的生平简介,李嗣业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威震西域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人,身高七尺,力大超群。 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李嗣业跟随安西都护 来曜征伐十姓苏禄,李嗣业首先登上城堡抓获俘虏,积累功劳授任昭武校尉。 天宝初年(742年),李嗣业受召募到安西,当时军队中开始使用 陌刀(一种长柄两刃刀),而李嗣业特别擅长

  • 勇猛无敌的李嗣业是怎么殒命的?唐肃宗是怎么指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李嗣业

    勇猛无敌的李嗣业是怎么殒命的?唐肃宗是怎么指挥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开元年间,安西都护府中涌现出一位猛将,他善用陌刀、骁勇善战,“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此人就是名将李嗣业!安史之乱爆发后,李嗣业率领精兵驰援,每次与叛军交战时,他身先士卒,“持大棒冲击,

  • 最早使用陌刀和推广陌刀的大唐名将,还真不是李嗣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

    最早使用陌刀和推广陌刀的大唐名将,还真不是李嗣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陌刀,唐军的骄傲、敌军的噩梦。一提起陌刀,人们就会想起大唐名将李嗣业:“陌刀如墙而进,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一刀断人,一刀断马,陌刀堪称当时唐军大杀器。凭借平定安史之乱的赫赫战功,李嗣业成了大唐第一

  • 李嗣业:唐朝第一猛将,他有何著名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嗣业,唐朝

    你真的了解李嗣业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当嗣业者,人马俱碎!”当这声怒吼在战场中扩散开来时,敌人无不噤若寒蝉,就连那紧紧握住武器的手,都开始止不住的颤抖。语罢,他挥舞着长刀闯入敌军阵中,陌刀翻飞间,人马尽化作粉齑。一场刀舞下来,敌军竟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样勇猛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