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唐朝宰相桓彦范的故事有哪些

关于唐朝宰相桓彦范的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41 更新时间:2024/1/16 12:24:56

桓彦范简介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宰相,字士则,古代润州曲阿人。那么桓彦范简介是怎样的呢?


桓彦范画像

桓彦范为人性格豪爽,早年因为恩萌被调任右翊卫,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因此青云直上,官位一度升任至司马寺主簿,后又被狄仁杰看中,又得以右迁为监察御史。

长安三年,桓彦范任职法司期间,发现当时担任司仆卿的张昌宗勾结奸人李弘,意欲谋反,然而御史中丞宋璟的数次弹劾都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桓彦范因此上书武则天劝谏,然而并未得到武则天的答复。

长安四年时,武则天病重。桓彦范联合当时的大臣,如袁恕己张柬之等人发动了唐朝历史上颇为著名的神龙政变,成功逼迫武则天退位,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废除国号周,迎立中宗李显复辟。

在中宗李显复位之后,桓彦范因为作为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功臣之一而被封侯拜相。不久,中宗恢复唐朝旧时制度,桓彦范也被改任为伺中。自中宗继位后,桓彦范一直尽心尽力辅助在帝王左右,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呕心沥血,披肝沥胆。

不过,在桓彦范身居要职以后,因为能力突出,遭奸人嫉妒。在劝中宗不能让皇后干涉政权未果之后,桓彦范就遭到了奸人韦皇后武三思等的陷害,桓彦范因此被剥夺了实权,不久,又被贬出了朝廷,后被人陷害而死。在景云元年至建中三年时,桓彦范才得以平反昭雪。

桓彦范的故事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大臣,作为神龙政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桓彦范一生的仕途跌宕起伏,升官,贬官,被陷害致死,而后又得以平反。关于桓彦范,他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桓彦范剧照

桓彦范是古代润州曲阿人,字士则,桓彦范早年曾担任过司马寺主簿,御史中丞等多个主要的官职。因为他出众的才华,优秀的个人品性,深受当时统治者的赏识。

桓彦范一生忠心于唐朝,对于武则天过分宠信奸臣张易之,张昌宗的行为,他自然是看不惯,因此在武则天病重之时,桓彦范及当时的一帮忠臣如袁恕己、张柬之等联合发动了神龙政变,逼退了武则天的帝位,国号周也被废除,唐中宗李显得以继位,大唐王朝又恢复了往昔李家的统治。

作为功臣,桓彦范被中宗委以重任,当时许多重要的官职皆是桓彦范担任。桓彦范深深明白身居高位,身上责任重大的道理,因此他对任何一件有关于国家的事,无论大小,都亲自操持。在看到韦皇后屡屡干涉皇帝政权之后,桓彦范担心中宗的政权被皇后左右,恐对社稷不利,就多次劝谏中宗不能让皇后干涉政权,不过,这个做法并未得到中宗的认可。

很快,因为桓彦范桓彦范的忠心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桓彦范就常常遭到陷害,终于,在韦皇后和武三思等人处心积虑的陷害下,桓彦范被中宗一贬再贬,最后赶出了朝廷,惨遭迫害后郁郁而死。

不过,历史终究不会辜负功臣,在景云元年,桓彦范被赐谥忠烈,后建中三年时,又被德宗追赠为司徒。

桓彦范的评价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宰相,发动神龙政变的五大功臣之一。那么关于桓彦范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桓彦范等人领导的神龙政变

桓彦范早年在武则天时期就备受皇帝重用,身居要职,在得到狄仁杰赏识之后,更是官运亨通,官位最高时曾任司马寺主簿之职。

长安四年时,武帝病重,隐居迎仙宫,宠臣张易之,张昌宗把守大门,不准其他人进入,因看不惯奸人弄权,不忍心眼看着大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局面,桓彦范联合张柬之,袁恕己等权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武则天交出了帝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从此可以看出,桓彦范等人身上对于家国的一腔热血,宁愿冒着死的风险,也要挽救于水火之中的唐王朝,用忠臣形容他,再合适不过。

中宗继位之后,每次临朝,韦皇后必在帐后听闻国家大事,并在要事之上常常干涉中宗,以致中宗不能客观的做决定。桓彦范知道此事之后,因为担心皇后左右政权,数次劝谏中宗不能让皇后干预国家大事,但中宗并未听从于桓彦范之言。为了国家的安危,桓彦范即使是面对当朝皇后也并未有丝毫怯懦,因为在他心中,家国天下早已是远超过个人安危的头等大事,为人臣子的忠义,良心在桓彦范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桓彦范不光为官忠义正直,平常对待朋友和亲人也都是慷慨豪爽,可以说桓彦范是一个君子,身居要职又豁然自达。正是由于这样优秀人物的存在,唐朝历史才可以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标签: 桓彦范

更多文章

  • 神龙政变的主要发动者之一唐朝名相桓彦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桓彦范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宰相,字士则,古代润州曲阿人。那么桓彦范简介是怎样的呢?桓彦范为人性格豪爽,早年因为恩萌被调任右翊卫,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因此青云直上,官位一度升任至司马寺主簿,后又被狄仁杰看中,又得以右迁为监察御史。桓彦范画像长安三年,桓彦范任职法司期间,

  • 如何评价桓彦范?唐朝大名相桓彦范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桓彦范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宰相,字士则,古代润州曲阿人。那么桓彦范简介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桓彦范为人性格豪爽,早年因为恩萌被调任右翊卫,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因此青云直上,官位一度升任至司马寺主簿,后又被狄仁杰看中,又得以右迁为监察御史。长安三年,桓彦范任职法司期间,发

  • 桓彦范为何被贬出了朝廷?桓彦范与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桓彦范

    桓彦范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宰相,字士则,古代润州曲阿人。那么桓彦范简介是怎样的呢?桓彦范为人性格豪爽,早年因为恩萌被调任右翊卫,后来因为其才华出众,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赏识,桓彦范因此青云直上,官位一度升任至司马寺主簿,后又被狄仁杰看中,又得以右迁为监察御史。长安三年,桓彦范任职法司期间,发现当时担

  • 有宰相之才的刘禹锡是因为恃才傲物两次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宰相之才的刘禹锡

    古代诗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纯洁善良,王勃不是,李白不是,元稹不是,刘禹锡也不是。说什么刘禹锡得到重用可以振兴祖国,但昏庸无能的皇帝任人唯亲,不可能重用他……这就属于受迫害妄想了。刘禹锡的才华自然不消多说,白居易称之为“诗豪”,便足以为其才学定性。唐顺宗是个病秧子,朝政托付给了王叔文,刘禹锡就是王叔

  •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柳宗元,刘禹锡,唐朝

    永贞元年(805年),已经当了25年太子的李诵终于得继大统,史称唐顺宗。他一登基,便重用东宫旧人王伾与王叔文,以及与二王交好的刘禹锡、柳宗元、韦执宜等人,想要革除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的旧弊。但是,朝政之弊积重难返,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何况所有举措均直指权贵,触犯了大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于是,这场革新在

  • 古代花样作死,刘禹锡写一次诗贬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名人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几个有趣的作死历史故事。文人篇中国文人有一个传统说好听点是悲天悯人,情怀十足,说难听点就是矫情。这一矫情,作死的故事就开始了。1、刘禹锡刘禹锡很多诗作朗朗上口,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诗正好就是他作死的一大利器。刘禹锡开始在官场上混得并不好,因为站错队,被发配到老远的地方干了好多年。

  • 北宋诗人刘禹锡的人物简介,刘禹锡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宋真宗

    早年生活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

  •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唐肃宗

    郑州的荥阳刘禹锡公园内树立着十二个牌坊,分别记载了一代诗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出生地嘉兴,做官地长安、扬州、和州、洛阳,到去世地荥阳,一段段丰富的人生经历。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洛阳,生于浙江嘉兴,曾在郑州荥阳生活过,晚年居于洛阳,逝后葬于郑州荥阳

  • 深情化豪情!刘禹锡一往情深深几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

    深情化豪情!刘禹锡一往情深深几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禹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禹锡大抵算是上承李白下启苏轼式的诗人。读他的诗,应当备上一壶老白干,再来点儿摇滚乐什么的,当他诗中的豪气扑面而来时,大饮一口,高呼爽!这个儿劲就对了,这才不枉顾刘禹锡“诗豪”的名号。刘禹锡还会让我

  • 刘禹锡游玄都观干了什么?为什么游完就被贬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

    刘禹锡游玄都观干了什么?为什么游完就被贬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王叔文实行永贞革新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