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花样作死,刘禹锡写一次诗贬一次

古代花样作死,刘禹锡写一次诗贬一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347 更新时间:2024/2/15 16:46:53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几个有趣的作死历史故事。

文人篇

中国文人有一个传统说好听点是悲天悯人,情怀十足,说难听点就是矫情。这一矫情,作死的故事就开始了。

1、刘禹锡

刘禹锡很多诗作朗朗上口,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诗正好就是他作死的一大利器。刘禹锡开始在官场上混得并不好,因为站错队,被发配到老远的地方干了好多年。好不容易皇帝开恩让他回京。结果到了长安,他诗性大发,咏诗一首。

《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皇帝一看,老刘你几个意思?老子好心让你回来,你跟我说一切物是人非,还讽刺朝廷用人?个么都是我的错咯?好吧——滚!然后刘禹锡又被发配到了更远的地方。又过了十年,原来的唐宪宗死了,新来的皇帝觉得刘禹锡蛮可怜的,又让他回来了。刘禹锡毛病又犯了,又咏诗一首。

《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新皇帝一看,老刘你几个意思?老皇帝才死没多久,你就来一句“王者归来”的宣言?好吧——滚!

2、柳永

“奉旨填词柳三变”这个外号想必大家耳熟能详。柳永作为一个词作家,他的文学造诣无可指摘。但是你知道这个“外号”的来历是怎么一回事吗?事情是这样的。柳永名声在外,有人就向同样喜好音律的宋仁宗,推荐这位风流词人。

他那首著名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著名的词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看了之后,就提了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然后柳永就被从榜单中移除,去当他的奉旨填词柳三变了…

3、孟浩然

科举考试前,孟浩然和同样在山水田园造诣颇高的王维在同屋聊天。突然皇帝驾到要和王维聊聊。孟浩然出于礼节主动回避。王维也很上路,跟皇上谈着谈着就推荐起了孟浩然。孟浩然随后登场。唐朝无论是科举考试还是考察文人,总得要来两句诗作,皇帝就让孟浩然给念几首原创诗句来品鉴品鉴。

然后他念了,第一句: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恩,听着还不错。第二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神马?你几个意思?我这不在听你念诗么?哪里弃你了?你这不还没科举么?哪里弃你了?我都弃你了,还哪门明主?我都弃你了,你还给我不才?你嘲笑我是吧?于是,孟浩然当了一辈子的布衣诗人。

4、祢衡

小编心中最佳作死文人,当属三国时期的祢衡。这位把大他20多岁的孔融叫做“大儿子”的不世之材,几乎是目空一切,从山野村夫、地方大员到一代奸雄一个个喷了过来。整个故事简单概括就是:祢衡见曹操:“你这蠢货,有本事砍死我呀?”曹操:算你狠,我不砍你。去找刘表吧。祢衡见刘表:“你这低能,有本事砍死我呀?”刘表:算你狠,我不砍你。去找黄祖吧。

祢衡见黄祖:“你这二缺,有本事砍死我呀?”黄祖:老子忍你很久了,去死吧!祢衡卒,终年26岁。其实,古代的文人不仅自己热衷于作死,还特别喜欢创造作死的人物。类似祢衡这样的故事也不少。比如,《三国演义》里的魏延喊着:谁敢杀我?谁敢杀我?然后,他被马岱砍死了。比如,《水浒传》里的牛二喊着: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然后,他被杨志砍死了…

帝王篇

如果说文人的作死大多是话太多,那么皇帝的作死真的是花样作死,让你应接不暇了。

1、秦武王

秦武王有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嬴荡。史书有云,秦武王天生神力,孔武有力。这哥们有一爱好就是跟人比力气。比就比吧,还学别人举重,举就举了吧,他竟然举周王室的王鼎,当然还真给他举起来了——“看见没,你们大王我才是天下第一神力。”举着举着,这鼎砸了他的脚。然后,他死了。

2 、唐敬宗

唐敬宗这个人喜欢登山。一日,听说皇都边上有个骊山不错,就想去看看。一个老臣觉着不妙,谏议称:这周幽王去骊山,烽火戏诸侯,被犬戎给做了;秦始皇去骊山,回来二世而亡了;唐玄宗跑去骊山,回来安史之乱了。你千万不能去啊!“这么吓人!那我更要去一去了。”唐敬宗,被太监暗杀。享年十八岁。

3 、晋景公

小编强力推荐这位极富喜感的历史人物…《左传》记录,曾有一个跳大神的大仙给晋景公算命称他活不过今年吃新麦的时候。后来请来神医治疗(病入膏肓成语的来历),觉着自己的病是好了,还真活到了吃新麦的时节了。

于是他开了作死大法,熬了一碗用新麦煮的粥,把巫师叫到宫里:“你爷爷的,看到了么!老子吃上新麦了!”说着,就把巫师给砍了。还没吃上几口,晋景公觉得肚子里如江河翻滚,跑去茅厕蹲坑。左传曰:“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故事还没完,晋景公手下一个太监此前到处宣扬说,做梦梦见自己背着景公上天。结果景公掉坑里死了,好呀,你不是梦见背大王上天了么!去把大王的尸首从厕所里背出来。太监也掉坑里死了……

背锅侠

说完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人,还得提几个悲剧的背锅侠。他们的花样作死方式也是各个奇葩。

1 、杨彦洪

黄巢之乱时,李克用帮助朱温退了敌兵。朱温就请李克用吃顿饭。结果这李克用酒喝多了,开始胡言乱语说汉人都是一帮废物。此时朱温和一个叫杨彦洪的酱油人物愤然而起,决定干掉李克用。这个杨彦洪献出一计:胡人逃跑会骑马,一会我们就专射那些骑马的人。

但李克用的部下都骁勇善战,最后护送李克用逃走。而在另一侧埋伏的朱温,看到一人策马奔腾,呼啸而过,熟练搭起弯弓,一箭穿心,骑马人应声而亡。杨彦洪,卒。后来,李克用回家后对着朱温狂骂娘。朱温就说:我可没参与这事啊!都是这杨彦洪这货干的,他人都死了,要不就算了吧?

2 、刘荆

光武帝刘秀有个儿子叫刘荆。这货的花样作死,只能用孜孜不倦来形容。刘秀死了,刘荆的哥哥刘庄即位。刘荆冒充大鸿胪给一个封疆大王写信,请求造反。可惜,这大王当年连太子都不要当,明显是个不想找事的主,立马就把信给皇帝看。这皇帝看在自己和刘荆兄弟一场,放了他一马。

从此,刘荆开启了作死大法。他被贬后,天天问江湖术士:“啥时候天下会发生巨变?”这术士慌了,我就一算命的,给我条活路好吗?于是,这一切又被皇帝知道了,皇帝依然仁慈,刘荆再度被贬。

后来,刘荆到了封地,又找来了一个看相的,问他:我长得像先帝,我是不是可以举兵了?这看相的直接吓尿,赶紧告老师,哦不,告官了。这皇帝又知道了,继续心软,只是把刘荆所有的跟班给赶走了。后来,刘荆又找来一个巫师……这……结果,大家也应该猜到了吧?——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但他依然想放刘荆一马。可是刘荆自己都觉得自己真的是太作了,于是——自杀了

标签: 古代名人

更多文章

  • 北宋诗人刘禹锡的人物简介,刘禹锡的生平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宋真宗

    早年生活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在做诗

  • 安史之乱后,刘禹锡的这个制度,竟然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唐肃宗

    郑州的荥阳刘禹锡公园内树立着十二个牌坊,分别记载了一代诗豪,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从出生地嘉兴,做官地长安、扬州、和州、洛阳,到去世地荥阳,一段段丰富的人生经历。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洛阳,生于浙江嘉兴,曾在郑州荥阳生活过,晚年居于洛阳,逝后葬于郑州荥阳

  • 深情化豪情!刘禹锡一往情深深几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

    深情化豪情!刘禹锡一往情深深几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禹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禹锡大抵算是上承李白下启苏轼式的诗人。读他的诗,应当备上一壶老白干,再来点儿摇滚乐什么的,当他诗中的豪气扑面而来时,大饮一口,高呼爽!这个儿劲就对了,这才不枉顾刘禹锡“诗豪”的名号。刘禹锡还会让我

  • 刘禹锡游玄都观干了什么?为什么游完就被贬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

    刘禹锡游玄都观干了什么?为什么游完就被贬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王叔文实行永贞革新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

  • 刘禹锡最讽刺的一首诗,因此被贬到了岭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禹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禹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禹锡应当说是唐朝众多诗人中,最具有个性的一位,同时也是一位比较敢言,也同样敢写的诗人,但也正是由于他这种直率的个性,更是令他吃过了不少的苦头。要知道在唐朝那样一个封建的时代,虽然唐朝给我们一种很开明的印象,可是也依旧还是封建时代,

  • 刘禹锡被贬朗州,写下一首诗感叹世态炎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禹锡,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禹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代文人讲究不平则鸣,生活的坎坷、官场的失意,这些苦难都成了他们创作的绝佳素材。在遭受贬谪后,他们感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只是因个性、遭遇及时代的不同,诗歌中流露出的贬谪情怀自然也就不同。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时,就曾写下“莫

  • 为什么说刘禹锡是打不死的小强?被贬23年后刘禹锡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

    为什么说刘禹锡是打不死的小强?被贬23年后刘禹锡的结局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刘禹锡,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唐朝著名的诗人,读书的时光里还学过不少关于他的诗歌。若是要在唐朝找一位刚正不阿,藐视权贵,用自己豁达的态度在长达23年的贬谪之路上一直乐观地笑着面对各种逆境的人

  •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生死情!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怎么相识相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柳宗元,刘禹锡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生死情!柳宗元和刘禹锡是怎么相识相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怎样才算的上是朋友?其实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有对朋友的定义。庄子曾今说过:“君子之交淡如水”。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而亚里士多德则说:“挚友就如异体同心一般。”真正的朋友是以心

  • 仕途坎坷的刘禹锡写下一首诗,为何却遭贬?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禹锡,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刘禹锡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他刘禹锡,熬了十年,终于熬出头了!皇上让他回京了!本想着回京后能一展宏图的刘禹锡,看到朝廷中的场景,却是整个人傻眼了。长安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那些他看不爽的奸诈小人。无良宵小。日子过的

  • 做人要学刘禹锡却不能太刘禹锡!刘禹锡和牛僧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刘禹锡,牛僧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禹锡和牛僧孺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科举考试继承了隋朝初创的制度,在程序上尚不甚完美,尚未实行糊名等制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考生早已名满天下的话,金榜题名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张爱玲说 “成名要趁早”,唐朝的考生们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要在参加考试之前给自己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