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连累张九龄被罢免宰相之位唐朝宰相裴耀卿

连累张九龄被罢免宰相之位唐朝宰相裴耀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28 更新时间:2024/1/3 7:10:36

裴耀卿曾在唐朝玄宗年间担任宰相一职。关于裴耀卿简介,《史记》和《资治通鉴》等书有过详细记载。通过裴耀卿简介得知,裴耀卿生于公元681年,卒于公元743年,享年63岁。裴耀卿是山西稷山人,父亲是裴守真。裴耀卿自幼聪敏好学,在父亲的熏陶下,裴耀卿对文学、政治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裴耀卿

裴耀卿少年时期,便参加了童子试,并且考中童子举。等到裴耀卿二十岁时,他便担任秘书省正字,相王府典签等职务。当裴耀卿担任相王府典签一职时,相王李旦对裴耀卿十分器重,在李旦的提拔下,裴耀卿与韦利器、丘悦等人在王府担任学直一职。公元710年,相王李旦继位,成为唐睿宗。

随后,裴耀卿被唐睿宗任命为国子监主簿一职,不久之后,裴耀卿先后担任詹事府府丞、考功司员外郎、右司郎中等多个职位。公元713年,在唐玄宗的受命下,裴耀卿成为长安令。当时,官府实行配户和市法,在这种征购条令之下,长安县百姓深受其苦。等到裴耀卿上任之后,他没有征收百姓之家的财物,而是率先改征富豪之家的财物。

裴耀卿为了保证当地府衙欺瞒贪污的弊病,他积极出台相应措施,来杜绝贪污现象的发生。公元733年,长安发生了饥荒,在此情况下,唐玄宗积极听取裴耀卿的建议,缓解了长安的饥荒。随后,唐玄宗任命裴耀卿为宰相,帮助他处理国家政事。

裴耀卿的评价

后人了解裴耀卿生平经历后,也表达了自己对裴耀卿的评价。通过了解世人对裴耀卿的评价,有助于客观全面分析裴耀卿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学者刘昫曾评价裴耀卿说:“魏知古卢怀慎源乾曜李元纮杜暹韩休、裴耀卿,悉蕴器能,咸居宰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裴耀卿之所以能成为唐玄宗的得力助手,原因在于裴耀卿自身具备着不俗的才干。

裴耀卿剧照

裴耀卿在成为宰相之前,在多个地方担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裴耀卿都会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当地百姓谋福利。所以,每当裴耀卿任满离职时,当地百姓都很舍不得让裴耀卿离开。裴耀卿成为宰相之后,依然积极辅助唐玄宗处理国家政事。公元736年,李林甫告发了严挺之徇私枉法一事,时任宰相的张九龄为其辩护。正在气头上的唐玄宗认为张九龄在朝野结交朋党,便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之位。

当时,裴耀卿与张九龄交好,李林甫为了清除张九龄在朝势力,因此祸及裴耀卿。随后,裴耀卿的宰相权力被唐玄宗架空。经过此事之后,裴耀卿不但没有远离朝廷,反而积极上书给唐玄宗谏言。公元737年,夷州刺史杨浚因贪污而被告发,按当时的律例来说,杨浚应该被判处死刑。唐玄宗得知后,决定杖责杨浚六十大板,并将他发配到古州。裴耀卿得知轻判后,立马给唐玄宗上书,希望唐玄宗一切处决要考虑到当地的民俗风化。

标签: 裴耀卿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宰相张九龄为什么被称为张曲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

    张九龄,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任名相。在他之后,大唐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终引发了几乎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安史之乱”。在张九龄当政期间,唐王朝虽然繁华到了极点,但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暗流汹涌。张九龄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保持了开元盛世的最后几年的稳定。张九龄石像(网络图)唐玄宗宠爱武惠

  • 历史四大宰相系列:被安史之乱推向历史齿轮的张九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安史之乱

    武则天有个亲戚,是个小女孩,因为父亲很早去世,按照传统,进入皇宫,由武则天负责带大,随后在公元705年,到公元713年,风云变幻,各路人马都走到了台前。大唐的权力,从李显传到韦后,从李旦传到李隆基,最后打败太平公主,李隆基荣升新皇帝,搬入皇宫,和武氏第一次相遇。在茫茫人海中看了一眼,并没有引起波澜,

  • 唐朝宰相张九龄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李林甫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网络配图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显著。玄宗很赏识,想给牛仙客加官为尚书。张九龄不同意,他说:“尚书是古代负责向皇帝提建议的大

  • 唐朝宰相张九龄到底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宰相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网络配图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显著。玄宗很赏识,想给牛仙客加官为尚书。张九龄不同意,他说:“尚书是古代负责向皇帝提建议的大

  • 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是如何被李林甫构陷扳倒?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时担任宰相的人,张九龄以正直著称。然而,有两件事使玄宗对张九龄不能容忍,再加上李林甫的挑拨,玄宗最终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并贬出朝廷。这就是牛仙客事件和严挺之事件。牛仙客担任河西节度使时,政绩显著。玄宗很赏识,想给牛仙客加官为尚书。张九龄不同意,他说:“尚书是古代负责向皇帝提建议的大臣,牛仙

  • 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该如何理解?为何被称为“岭南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张九龄

    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译文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注释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

  • 唐代张九龄诗词之一,湘中作这首诗该怎么鉴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代,张九龄

    湘中作【唐代】张九龄译注赏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该诗着重抒写诗人赴湘水途中的感受。首句说:“湘流绕南岳”,展示出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水图画,同时在写景中暗寓行旅的路线。该句虽不事刻画,但着一“绕”字便可使人

  • 唐诗望月怀远如何赏析,张九龄在诗中描绘了有什么景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 唐诗感遇十二首·其四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十二首·其四

    感遇十二首·其四,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显然,诗中暗寓的是作者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孤鸿是自喻,而双翠鸟则指在朝中窃据高位的李林甫、牛

  • 唐诗感遇十二首·其一如何理解,张九龄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诗,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张九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