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史书是怎么记载的?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史书是怎么记载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41 更新时间:2024/2/16 22:22:13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争议比较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论及孙思邈年寿,认为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682年),享年101岁。

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认为,两唐书孙传所谓孙氏在周宣帝时因王室多故而隐居太白山,以及杨坚辅政时徵孙氏为国子博士,孙氏称病不起等史料,推论孙思邈在北周宣政元年至宣政二年(578年-579年)间至少年逾弱冠,如此,孙氏应在北周武成二年(560年)以前诞生,其享年应为120岁以上。史仲序、张志远氏亦主张类似此说。

一说孙思邈的生年在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左右,卒年仍为永淳元年(682年),享年125岁。依《旧唐书·孙思邈传》,北周宣帝时孙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文帝杨坚辅政,征为国子博士,但孙思邈称疾不出仕。

按周宣帝即位于建德七年(578年),次年禅位于周静帝,而杨坚辅政是在大象二年(580年),故孙思邈生于开皇元年的说法令人怀疑。魏徵等于唐太宗贞观时奉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曾屡次询访孙思邈,而他“口以传授,有如目睹”。

按修史人员如姚思廉生于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李百药生于北周保定五年(565年),他们熟知前代史事,难道还会一再询访比自己小一、二十岁的孙思邈?《旧唐书·孙思邈传》说:“询之乡里,咸云数百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百岁人矣。”据史推之,孙思邈当生于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左右,则列传中的有关史事大多可以讲通。若其的确卒于永淳元年,那么孙思邈的享年应为120余岁。

标签: 孙思邈史书

更多文章

  • 五石散是什么?为何神医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徒弟一定要毁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五石散,唐朝

    你知道五石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代人大多寿命都比较短,而神医孙思邈绝对是一个例外。这个人活了141岁,这种寿命就算放在现代,也绝对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了。孙思邈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和唐,他是一位神医,擅长使用中药材,同时还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献!提

  • 卢照邻和孙思邈是什么关系?卢照邻是孙思邈的徒弟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照邻,孙思邈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幼体弱多病,却有幸找到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并拜孙思邈为师,演绎了一段由医患而成师徒的传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病拜名师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卢照邻是一个神童,10岁时就以博学能文名满天下,年

  • 一个被世人热捧的药方,孙思邈为何批评了这个药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思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他不但医术精湛,常常能妙手回春,轻松解除百姓的病痛之苦,被人尊称为“药王”“药圣”。而且医德高尚,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都一视同仁,真正做到了“大医精诚”。他一生

  • 《千金方》:唐朝孙思邈所著,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千金方》,唐朝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

  • 《唐新本草》:唐朝孙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新本草》,唐朝

    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庆二年(公元65

  •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代

    孙思邈(药王,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

  • 孙思邈为什么能活到141岁?他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孙思邈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许多疾病都是绝症,只能看运去熬过去,所以古代的人寿命一般都很低。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统计,汉朝的平均寿命为22岁。到了唐朝,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才27岁。由此可见当时的医疗水平何其底下。汉唐盛世,可以说是,

  • 五石散有什么功效?为什么孙思邈临死前要徒弟毁了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对孙思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先跟大家强调一下,五石散又叫寒食散,并非孙思邈发明,而是汉朝的张仲景。中国民间读者,对历史的关注大多集中在政治史上,而非在文化史上,尤其是医学史这样的类目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继续往下说,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而孙思

  •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韦思谦为国家“明目张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目张胆,韦思谦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河南阳武(今新乡市原阳县)人,在唐高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御史大夫。他一生刚直不阿,以为国家“明目张胆”而闻名,史载“疑狱剧事,多与参裁”,甚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器重。唐代的监察机制呈现出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特点,形成了组织完备、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的御史台和谏官制度。监察御史肩

  • 【旧唐书·韦思谦传】原文及翻译,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韦思谦

    韦思谦,郑州阳武人也。本名仁约,字思谦,以音类(武)则天父讳,故称字焉。其先自京兆南徙,家于襄阳。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岁余调选。思谦在官,坐公事微殿①,旧制多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曰:“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尝谓人曰:“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