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的著作都有哪些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的著作都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1/9 15:22:06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者,在医学方面的成就非高。而孙思邈的著作也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孙思邈著作大概有八十几种,不过其中很多都已经失传了。

孙思邈图片

现在我们所能了解的主要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还有《老子注》、《庄子注》、《福禄论》等等,其他的冠名孙思邈的著作还有四十多种,但是到底是不是孙思邈所写的已经不能确定,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更加不能考究作者到底是谁。孙思邈著作里面最为让后世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著作是中国古代中医的百科全书。

而孙思邈之所以成为医者,是因为他小时候体质不好,总是生病,所以他才立志作为医者。当然,孙思邈不仅仅是在医术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就是在医者的精神上也有颇多的研究,他的著作《大医精诚》不仅讲述了医术,也讲述了作为医者的精神,是两者的高度集合。

可以说,孙思邈注重的不仅仅是医术,同时也注重作为一个医者的仁心,是当之无愧的医学界大家,值得后世人敬仰。

孙思邈的著作非常多,而且都是医学方面的著作,他的一生可谓是完全奉献给了医学,不仅仅是对当时,就是在如今,他的著作也对医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惜的是,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失传了,留下来的也就寥寥几部作品。

孙思邈雕像为遭吐槽

孙思邈雕像遭吐槽说的是孙思邈位于大雁塔北广场的一尊雕像。那么这尊孙思邈的雕像为什么被吐槽呢?其实和孙思邈手里拿着的一本书有关系。

孙思邈遭吐槽的雕像

这尊孙思邈雕像手里捧着的书是一本类似于现代的装订本的书,众所周知这样的书最早也是在明朝中期出现的。但是孙思邈却是唐朝人。当时的书籍应该是卷抽形状的。所以这个雕像一落成就遭到了吐槽。这就是孙思邈雕像遭吐槽的原因了。当然,孙思邈雕像遭吐槽这一事迹表明了城市管理人的不用心,才会导致如此明显的错误。本来树立雕像是为了让民众更多的了解历史,但是雕像出错却造成了贻笑大方的后果。有些人认为孙思邈雕像遭吐槽并不是什么大的事情,毕竟只是一个失误。但有些失误可以有,有些失误却不行,像这样的失误虽然看起来影响不大,但是长此以往会给民众带来不好的引导,甚至一些还没有接受系统教育的孩子看了孙思邈这个雕像之后会认为装订本的书出现在唐朝是一个常识。众所周知,孩子从小带来的认知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这个雕像失误绝对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再者来说,负责孙思邈雕像的城市管理人,本来就应该严谨的对待历史,而不能想当然的去创作,这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化素养,所以孙思邈雕像遭吐槽追根究底反应的是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不够重视,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历史上的孙思邈怎么死的

孙思邈死因不详是历史上的一大憾事,跟据历史准确的记载,孙思邈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41岁,葬在故里孙原村孙氏祖坟。

孙思邈图

他小的时候就体弱多病,但是为人却是极为聪明早慧,通晓诸子百家,被人誉作“神童”。从前隐居在太白上中,对医学上的民间药方和经验十分重视,一生都在兢兢业业的研究医学,对医德特别重视,提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要分别治疗,特别是儿童和妇女要特别注意,是张仲景过后研究中医中药比较全面的人。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第一卷这样重要的位置来说明。他本人更是以德养身,以德养性的杰出人物。

出生于西魏时期(541-682)的孙思邈出生时间也是有好几种说法,有的人说他活了90多岁,有人说他活了102岁,还有说法称141岁或者165岁,虽然具体的年龄已经无法探究,但是他确实是个百岁老人,长寿之星。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卒于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那么孙思邈到底是如何去世的呢?

关于孙思邈的死亡,史书上只给了四个字——无疾而终。还有的野史上也说孙思邈最后得道升仙,长生不老,当然这也都只是猜测,具体的真实情况至今为止并没有任何记载和说明,历史上伟大而著名的人物,孙思邈死因不详。

标签: 医药学家孙思邈

更多文章

  •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史书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史书

    孙思邈到底活了多少岁,争议比较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论及孙思邈年寿,认为孙思邈生于隋文帝开皇元年辛丑(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682年),享年101岁。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认为,两唐书孙传所谓孙氏在周宣帝时因王室多

  • 五石散是什么?为何神医孙思邈去世前嘱咐徒弟一定要毁了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五石散,唐朝

    你知道五石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代人大多寿命都比较短,而神医孙思邈绝对是一个例外。这个人活了141岁,这种寿命就算放在现代,也绝对是一个非常长寿的人了。孙思邈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和唐,他是一位神医,擅长使用中药材,同时还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献!提

  • 卢照邻和孙思邈是什么关系?卢照邻是孙思邈的徒弟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卢照邻,孙思邈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自幼体弱多病,却有幸找到当时的名医孙思邈为其治病,并拜孙思邈为师,演绎了一段由医患而成师徒的传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病拜名师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人。卢照邻是一个神童,10岁时就以博学能文名满天下,年

  • 一个被世人热捧的药方,孙思邈为何批评了这个药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思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他不但医术精湛,常常能妙手回春,轻松解除百姓的病痛之苦,被人尊称为“药王”“药圣”。而且医德高尚,不论“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都一视同仁,真正做到了“大医精诚”。他一生

  • 《千金方》:唐朝孙思邈所著,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千金方》,唐朝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

  • 《唐新本草》:唐朝孙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新本草》,唐朝

    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孙思邈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庆二年(公元65

  • 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代

    孙思邈(药王,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开皇元年(581年),孙思邈隐居陕西终南山中,他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

  • 孙思邈为什么能活到141岁?他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孙思邈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因为医疗条件比较落后,许多疾病都是绝症,只能看运去熬过去,所以古代的人寿命一般都很低。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统计,汉朝的平均寿命为22岁。到了唐朝,人们的平均寿命也不过才27岁。由此可见当时的医疗水平何其底下。汉唐盛世,可以说是,

  • 五石散有什么功效?为什么孙思邈临死前要徒弟毁了五石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思邈,唐朝

    对孙思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这里先跟大家强调一下,五石散又叫寒食散,并非孙思邈发明,而是汉朝的张仲景。中国民间读者,对历史的关注大多集中在政治史上,而非在文化史上,尤其是医学史这样的类目更是冷门中的冷门。继续往下说,张仲景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而孙思

  • 明目张胆的成语故事,韦思谦为国家“明目张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目张胆,韦思谦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杰出代表韦思谦,河南阳武(今新乡市原阳县)人,在唐高宗时期曾任监察御史、御史大夫。他一生刚直不阿,以为国家“明目张胆”而闻名,史载“疑狱剧事,多与参裁”,甚为唐高宗和武则天器重。唐代的监察机制呈现出系统化和完善化的特点,形成了组织完备、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的御史台和谏官制度。监察御史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