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显仁皇后韦氏被金人俘虏后,身为儿子的赵构为什么迟迟不救?

显仁皇后韦氏被金人俘虏后,身为儿子的赵构为什么迟迟不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63 更新时间:2024/1/18 16:12:01

赵构的母亲韦氏被金人俘虏,受尽屈辱,赵构为何迟迟不救?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贵为太后,丈夫和儿子都是九五之尊,这样的身份地位必然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大部分人的心理认知,但太后之中也有细微之分,九成得以金尊玉贵颐养天年,还有一成则受尽命运颠沛流离之苦,赵构的母亲韦氏就属后者之一。

韦氏出身并不高,只是皇后宫中一位貌不惊人的侍女,但她在做侍女时,与另一侍女乔氏两人交好,暗中结拜,约好日后若是有幸富贵,必定不忘姐妹。虽然韦氏一直没有机会飞黄腾达,但好姐妹乔氏却被皇帝宠幸,并且封为贵妃,乔氏一诺千金,果然皇帝推荐昔日姐妹,这才有了韦氏的得见天颜。

韦氏虽然已被皇帝宠幸,但却并不受宠,只是她运气极佳,诞下皇子赵构,在后来金人向宋讨要人质时,当时作为康的赵构自愿前往,韦氏才被封为贤妃。好景不长,震惊朝野的靖康之难发生了,两位帝王以及后宫一众妃嫔都被金人俘虏,韦氏也在其中,但此时身为康王的赵构因为不在京城而躲过一劫,并且在南京自立为王。

儿子贵为皇帝的韦氏此时日子却并不好过,被俘虏的妃嫔以及公主们性命都难以得到保障,被金人调戏更是常有之事。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靖康之难掠走的妇女有3400多人,到燕地时,仅存1900多人。可见韦氏的处境之险恶,尽管此时的她赵构遥尊为皇后,但她在金地却不得不入浣衣院充当官妓,虽然具体的情形已难以考证,但当时的皇后尚且受辱自尽,韦氏也定然受尽屈辱。

赵构此时贵为九五之尊,虽然有外患当前,但毕竟衣食无忧,性命无。为何不早将生母韦氏救出虎狼之地,而是等了十六年之后才把母亲救出来呢?这其中也有隐情。

其一,硬碰硬,救不得。

宋朝虽然是个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但是军事方面一直却为后人诟病,重轻武加之特殊的军事制度,让宋的军事实力一向难以和金抗衡,当时金攻打到汴京城外,宋徽宗急急传位给儿子宋钦宗,钦宗任命赵构任河北地区的兵马大元帅,护卫京师,但金人气势汹汹地一来,赵构就不敢迎敌了,即使靖康之难时,赵构已经拥兵十万之多,他仍不敢迎敌,就算金人传信让他去汴京,他也不敢动身。

赵构不敢和金硬碰硬,即使硬碰硬,也多半是一败涂地,毕竟当时宋朝多年安稳,士兵们大多缺乏实战训练,能与金对抗的首领也不多,最出名的莫过岳飞,他所依仗的也是岳家军,而非一般的军队。相较之下,民风剽悍善骑射的金人无疑更占优势。

其二,消息传播不便。

古时的交通较为不便,赵构知道生母的消息是在何苏出使金国后,其时距靖康之难已有十年之久,赵构才算真真切切地得到韦氏的消息,知道韦氏尚在人间,且受尽屈辱。决心要将韦氏接回来。

其三,贪恋皇位。

赵构若是意图接回韦氏,必须连两位被俘虏的帝王一起接回来,最起码宋徽宗是要接回来的,否则便要被天下人指责不孝,因为外人会认为能救回来母亲就能救回来父亲。但如果是一众皇族都不接回,天下人最多也就是说他无能。若是接回两位帝王,尤其是徽宗回来,就算赵构继续当皇帝,也必须要给太上皇面子。

赵构阴差阳错做了帝王,就不想再回到做王爷的时候。韦氏被从金地被救走时,宋钦宗曾哭求,只要赵构愿意救他回去,他宁愿做个太乙宫主,当时韦氏哭道,若不把他救回去,她宁愿眼睛瞎掉。后来回到宋,韦氏才知道赵构的担忧,此时宋徽宗已死,没有除他和钦宗之外的皇子可以争夺皇位,若是钦宗回来,恐怕对赵构的地位构成威胁。韦氏知道后,再也不敢说此事。

韦氏虽然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但不得不说她比起被金人俘虏的其他人还算是幸运的,韦氏1142年回到宋朝,1159年去世,享年八十岁,也算是得以善终了。然而赵构作为南宋皇帝,为了就回生母,答应了金国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诛杀岳飞。

标签: 显仁皇后宋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的哥哥李孝恭,最后靠装疯卖傻安度晚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李孝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李世民的带领之下,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不过贞观之治下的盛世王朝并不只是李世民一人的功劳,他在登基之前便一直广交朋友,重用人才,再加上他为人宽厚,性格也豪爽,所以,很多能人志士都愿意为他效劳,所以说,没有这些人才的帮

  • 李孝恭为唐朝打下半壁江山,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李孝恭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大唐立国之后,李孝恭被任命为山南道抚慰大使,领兵经略巴蜀之地,打败朱粲之后,因为妥善处理了朱粲的余部,在当地留下了不错的名声,为后期成功招降三十多个州做了铺垫。620年,平定天下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李孝恭也请求攻打江南的萧铣,经

  • 李孝恭一生战功赫赫,最后为何以谋反罪名被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李孝恭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由于隋炀帝的暴政,隋朝末年,民变四起,各地烽烟不断,隋朝境内的各路群雄纷纷率领活不下去的群众反对暴政,天下局势动荡不已。李渊父子经过精心谋划,起兵反隋,成为反隋武装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唐朝建国后,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七年,在平定各方割据

  • 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第二的李孝恭,到底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历史上,说起李靖、徐茂公、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等初唐名将,可谓家喻户晓,可是说起河间郡王李孝恭,知道的人却不多。可是,在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名中,尉迟敬德排名第七,李靖排名第八,程咬金排名十九,李勣和秦叔宝则包揽最末端的两个位置,分列二十三和二十四

  • 李孝恭为什么要装疯卖傻?晚年痴迷音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每当一提起李孝恭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唐朝的历史中,玄武门之变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秦王将自己的对手都杀死了,不过小编看了资料,发现李世民不只有李建成一位兄长,他还有一名哥哥。这人没有被李世民杀掉,反而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不得不说来头不小。今天就来个大

  • 李孝恭:唐初最厉害的王爷,凌烟阁第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孝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这位王爷,名叫李孝恭,后来的凌烟阁第二人。1.李孝恭的出身如果按辈分来算,李孝恭应该喊李渊一声堂叔,喊李世民一声堂弟。说起来,李孝恭和李渊家的这个关系,还真不算远。大家都知道,李渊的爷爷李虎,是著名的西魏八柱国之一。李

  • 解密:默默无名的李孝恭为何能排在第二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说到李孝恭,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表彰那些跟随自己多年,为唐朝建立丰功伟绩的大臣,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于凌烟阁挂起了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不过从这些功臣的排名中我们不免看出,大唐的军神李靖竟然排在了第八名,而默默

  • 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唐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有什么丰功伟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初年,说到李氏宗亲中的佼佼者,李孝恭绝对首屈一指。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曾经为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李孝恭是仅次于李世民的开国二号人物,此人之功绩,甚至可以和唐初名将李靖相提并论。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渊的族侄,太宗

  • 李孝恭是什么身份?凌烟阁功臣当中唯一的王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孝恭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贞观时期凌烟阁所陈列的二十四功臣当中,李孝恭的画像历历在目,他作为皇室成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个进入功臣行列的宗室大将。那么,李孝恭有什么样的功绩?他又是因何原因而进入功臣行列的?李孝恭是隋末唐初的名将,他是隋朝右领

  • 李孝恭凌烟阁为什么会排名第二?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孝恭,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存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孝恭战绩远不如李靖,也没有什么名气,凭啥在凌烟阁排第二?贞观十七年,天下已经基本平定,贞观盛世的雏形也显现了出来。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当年一起打下天下和开创盛世的功臣们,因此将他们的画像供奉于凌烟阁,史称凌烟阁二十二功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