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承乾是个怎样的人?最后为何会被逼造反

李承乾是个怎样的人?最后为何会被逼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2:19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承乾,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如何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接班人。不管是圣主君明,还是昏聩之主,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的困难程度几乎差不多。按说一个明君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实则不然。比如我们一直称颂的大唐第一雄主千古一帝李世民,他在选择接班人上同样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骨肉相残的局面,想来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本来,李世民的接班人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早早就按照自古已有的规矩“立长不立幼”,立下了长子李承乾为太子。这一年,李承乾才不过8岁。那么根据李承乾的个人情况来看,李世民安排的这个接班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史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根据这些特点来看,李承乾不但聪明,长相俊朗,而且性格醇厚,孝顺父母,心怀宽仁,在后来还代替李世民处理过朝廷政务,都办理的井井有条,处理的非常得当,绝对是一块明君的好材料,李世民只要用心打磨,就肯定是一美玉。

李世民因为李承乾优秀的品质,对这个太子也非常喜欢,但是他们最终出现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李世民和李承乾本身的父子关系,其二是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

李世民和李承乾的父子问题:李承乾作为一个年轻人,在品味上可能比较另类,他曾经喜欢一位美男子,此美男子不但长得极美,而且能歌善舞,大概就类似于今天的那些奶油歌星。而且李承乾还给这个会唱歌的男宠取了一个露骨的名字,叫称心。

此事被那些大臣,也或许是不喜欢李承乾的大臣报告到了李世民那里,肯定会添油加醋一番,总之大概不会从李承乾这个角度看待此问题,而是从有伤风化、道德伦理等等方面来大说特说,导致李世民听闻之后非常恼火,直接也略去对李承乾的谈话步骤,令人就将那个美男子给杀了。

此事的矛盾点就在于李世民没有和正在叛逆期的儿子进行谈话教育,直接杀其所爱,这本身就不符合人情的规律,作为李承乾难以接受,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非常伤心,这种伤心如果认真去理解的话,就会发现,包含两方面的因素,第一确实是死了爱宠,第二大概也有父亲过于粗暴的手段伤了他的心。这件事,使得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在感情上产生了非常微妙的间隙。

说起来这个李承乾也怪倒霉,他自己的属官天天把他像对待一个小学生一样,稍有一点问题就非常苛刻地指责批评他,甚至有一个属官说宁死也要指责太子是为太子好,而且不论场合不讲策略和方式。这让太子李承乾承担的压力就非常之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官员,尤其是倾向李泰的官员,也整天没事在李世民面前列举李承乾的不是。这对李承乾的影响都非常之大。但是这还不算什么,真正对李承乾造成致命影响的是另一个人,即李泰。

魏王李泰虽然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但是他和李承乾的年龄相差仅一岁而已。但是李世民对这个李泰十分宠爱,准确来讲,应该是达到了溺爱的程度,以致于让群臣都感觉到了这种程度。但是李泰本李世民溺爱,也确实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这个李泰才华出众,而且聪慧绝伦,能说会道,能写会画。作为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出众,想不爱都不行。但是作为皇帝,儿子众多,尤其是有太子,有些爱是需要一个度的,但李世民虽然是千古明君,但却没有处理好这个家庭问题。

史载李泰编写了一本书叫《括地志》,在书稿完稿之日,李世民把这本书当做宝贝一样下旨收入皇家藏书阁,同时大赏李泰,赏赐的财物数量早已超过了太子。而且在很多事情的规格上也超过了太子。这既然能被朝臣看在眼里,那么同样作为李世民儿子的李承乾又不是傻子,他怎么会无动于衷?心里有落差感也是在所难免。但是问题是李世民这种对李泰的爱,最终不但引发的是心理落差,而是可怕的危机感,就像自己的职位早晚要被夺取的危险。

这种危机感加上李泰的受宠程度,使李承乾担心李世民会废掉他,立李泰为太子。于是,李承乾走了一步危险的险棋:起兵逼宫。这步险棋的因素有两个,第一是李泰也没闲着,他的小动作对李承乾构成了威胁和逼迫,第二是汉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动。单纯从李承乾这方面来看,他是没有这个野心的,所以说他是在逼迫和煽动之下被推向前去干了这么一件事。但结果很明显,失败了。

李承乾被逼造反失败,这被抓住可是死罪,但李世民爱子心切,不忍杀之,只是流放黔州。那么既然李承乾这个太子不存在了,那么最受宠的儿子李泰应该可以被立太子了,这也是李泰一直和李承乾斗的目的嘛。但作为太子李承乾的对手,李泰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原因很简单,只因李承乾在死前,对父亲李世民说的一番话。其实严格来说,此时李承乾来没死,但对于他来说,太子之位丢失,行动失败,其实他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所以说死前也不过分。

李承乾说:“儿子我已经是太子,尊贵至极,就是以后的皇帝,我还有必要去图谋什么吗?事到如今,我的所做不过都是被李泰所诱逼而已,倘若父皇真的立了他为太子,那么也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

李承乾这句话让李世民的内心也咯噔了一下。此后,再加上朝中重臣长孙无忌和诸遂良都反对立李泰为太子。最终结果是,李泰费尽心机把李承乾从太子之位拉了下来,但自己却没有爬上去,反而给软弱的李治做了一锅好菜。李泰不但没有获取太子之位,连自己本身的魏王也没保住,还被降为东莱郡王。这件事,说起来可笑,李泰聪明过头,机关算尽,坑了哥哥,也误了自己。

标签: 李承乾唐朝

更多文章

  •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子,,为何最后没能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承乾

    纵观唐朝的整个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皇位的继承打破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首先就是李世民这个人,在唐朝的开国之中,李世民的功劳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由于李世民的这些功劳,使得他对皇位产生了想法。加上太子李建成和李渊等人刻意的打压,最终李世民选择了谋反,这里说谋反可能不太好听,我们换一种

  • 李承乾作为皇位的不二人选 李承乾最后为何会被贬为庶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承乾

    你真的了解太子李承乾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但是意外还是来临了,他因多种原因被废,与皇位失之交臂。下面就说说他不得宠的几个原因:摔断了腿,缺少帝王之相李承乾小时候仪表堂堂,因为出生在承乾殿,所以李世

  • 最初聪明伶俐的李承乾为何被大臣搞的精神失常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李承乾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生于承乾殿。当时李世民忙于夺权,无暇他顾,就很省事地给他起名“承乾”。李世民登基为帝后,顺理成章地立八岁的李承乾为皇太子。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李承乾一开始表现得聪明伶俐,处事非常得体,颇得太宗的赏识。然而年岁稍大之后,就表现出严重的青春期叛逆倾向,行事十分荒唐怪

  • 雇凶刺杀老师和弟弟,李承乾还干过哪些坏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说到李承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唐太宗是名垂千古的伟大皇帝,他的接班人唐高宗也算得上文治武功显赫,可以说唐高宗得到了唐太宗的真传。不过唐高宗一个儿子厉害,不代表唐太宗在教育儿子方面成功。唐太宗的长子叫李承乾,是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所生,但这个既是嫡子又

  •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太子爷李承乾,为何要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承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承乾,是李世明亲自册封的太子。李世明对李承乾可以说是百般宠爱。可就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位置稳得不能再稳的太子爷,最终还是走向了谋反之路,导致自己被废。那么,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母亲去世李承乾这个人,他的所作

  • 贵为太子的李承乾为什么要逼宫?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唐朝

    李承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李承乾谋反是唐太宗教育皇子重大失败的体现,当然不止唐太宗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康熙帝等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在选择皇储时依然会十分头痛。康熙处理的还算不错,九子夺嫡的情况下尚未发生流血政变,而且也选了一位比

  • 李承乾母亲是长孙皇后又是嫡长子 李承乾选择逼宫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李世民

    对李承乾逼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于帝王之家,总是容易生出对权力的渴望,也常常引发皇位之争。无论是朱棣的靖难之役,还是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都是对九五至尊位置的争夺。唐朝的皇位之争尤甚,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父子、母子、兄弟、兄妹争斗不断。其中最为可惜的当属

  • 李承乾腿怎么瘸的 李承乾最后是怎么走上谋反的道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承乾,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子李承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世民,即唐太宗,生于武功之别馆,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

  • 李承乾为什么要赐杀,李世民派去辅佐他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玄素,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承乾为什么要赐杀李世民派去辅佐他的大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收到一个让他极为震惊的消息,东宫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在夜里被人刺杀,还好张玄素命大,侥幸躲过一劫。张玄素是李世民亲自给太子李承乾安排的老师,素来勤勉。有人针

  • 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血统真的很高贵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恪,杨妃,唐朝

    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八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晋封汉王。次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十一年,封为吴王,安州都督。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二年,加授太子太师。四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